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十五、苏轼(8)      Min Zeping

  最后判定的结果是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司马光等人或贬谪,或交纳罚金。“乌台诗案”为什么雷声大雨点小呢?很多文人庆幸说当时的皇帝不够昏庸,还有爱才之心、怜才之意,在一片喊杀声中护住了苏轼。叶梦得《石林诗话》就记载:
  元丰间东坡系大理狱,有《咏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时相进呈,以为有不臣之意。神宗问何以知之,对曰:“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神宗曰:“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神宗幸无经生之愚,使东坡免蒙不白之冤。
  另一种说法则是仁宗的皇后对苏轼很有好感。此时,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对神宗皇帝说,当年苏轼兄弟二人高中进士,先帝异常兴奋,说他为子孙物色到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被羁押受审,显然是小人嫉妒陷害。这样的遗言,神宗皇帝自然得遵从。
  不过,皇帝、皇后的这些好心肠都是传闻,他们的情绪是靠不住的,我们不必对他们表示感激。苏轼逃脱牢狱之灾,还是靠他自己,靠他在文坛上在社会上闯荡出来的巨大声誉。北宋有不杀上书言事的士大夫的传统,即使那些恶贯满盈的奸佞,也鲜有被直接处死的,充其量只是流放而已。仅仅以文字狱来论处苏轼,毋庸说那些旧党人士,就连新党中的核心人物如章惇也觉得滑稽可笑。事后,据说苏轼还写文章歌颂圣上的英明,叙述他在监狱时,皇上偷偷派太监去考察,发现苏轼睡眠很好,鼾声如雷,于是断定他心中无愧。这样的故事,我们还是不要轻易相信,苏轼这才子有故弄玄虚的癖好。假若碰上一个睡眠状态不好的敏感诗人,不就是一大冤假错案么?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清贫,主要是工资收入急剧下降,一家老小要动用积蓄过日子,向来不为阿堵之物劳神费心的诗人也开始了精打细算。在与友人的书信中,他开始哭穷:“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某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凛禄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
  而在给秦观的一封书信中,他得意地介绍了自己节省的技巧,即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个大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个钱,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取一份,即藏起叉子,将挑下的钱当作一天开销,如有盈余,则放置一大竹筒内存起来,以待来了宾客招待之用。如果手头积蓄尚可支撑一年有余,就再做其他筹划。想想潇洒的诗人过着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不能不报之于同情。好在黄州的物价很低,据说米一斗只要二十文钱,照此算来一天伙食费可买七斗半米,大约有七十来斤,一家十余口包括七女、三男及两个女婿基本饮食无忧。此外肉食价格也相当低,牛肉、獐、鹿及鱼、蟹之类基本上不太值钱,尤其是猪肉价格低得让人吃惊。看看诗人的这首诗: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作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肉,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出来的。除了节流之外,诗人想方设法进行开源,拓宽收入途径。在穷书生的帮助下,他从官府那里得到了一块数十亩的荒地来补贴家用。他亲自下地,种植了一些粳稻栆栗。与孔平仲的诗中,他描述了劳动场面: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这块荒地在黄州城旧营地的东面,他便给它取名为东坡,自己也拥有了“东坡居士”的别号。诗人在东坡的高处还搭建了几间草房,命名为“雪堂”,在堂边种树挖池,做好了长期生活的准备。专家说“东坡居士”的实际上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步东坡》一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