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 第111节:德国边防第九大队(7)      王军校 Wang Junjiao

  我试着对地形进行侦察,并靠近了飞机。当时天空有点雾气蒙蒙,这个纬度地区的黑夜来的特别快。为了越过一段沙丘土路靠近飞机,我必须穿过一段1 500米的开阔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我们不能使用人工照明。当一切都侦察完毕后,我又回到了基地。
  此前,指挥部的飞机搭载的边防第九大队成员已飞抵距摩加迪沙半小时飞行距离的吉布提。我用无线电通知他们,在黑夜来临前必须到达摩加迪沙。同时,我们让索马里空军的飞机起飞,以免我们的飞机到达时让劫机犯感到突兀。大约19时,边防第九大队的人来了,我们的队员热情高涨,一下飞机就急着向我请命。‘是的。’我回答,‘你们已经看到这里发生什么了。’”
  边防第九大队总是保持着高昂的士气,这一点毫不夸张。任务极为崇高:保护生命。魏格奈尔上校已经为行动做好了准备,队员们完全信任他。在这样的行动中,自己总会有损失。每个人都会说:好了,让它发生好了。你可以当个旁观者,但人们也会说:首先你是自愿的,其次,这是一件好事。正如一位同伴形容的那样:我们就是那些绝不手软的理想主义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能救人于水火的机会。
  当行动被允许时,还有几个障碍必须解决。魏格奈尔上校继续谈道:“期间,我已经与维什涅夫斯基谈过,他也向危机指挥部和施密特总理做了汇报。施密特总理同意开始动手,他让我接听无线电话并亲自向我下达攻击命令。我感到很兴奋。我向他说,我不能保证没有损失,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点,但我们都受过良好的训练,坚信可以百分之百地成功。这句话对他是个极大地安慰。他说:‘我负政治责任,你们做你们该做的事情,做你们学到的东西,我们也相信你们可以做到。’就这么简单。整个行动没有人向我指手画脚,甚至连维什涅夫斯基也没有这样做。从一开始他就讲,那是你们的事情,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趣的是,边防第九大队中也丝毫觉察不到浮躁的气氛,相反他们都保持着最好的状态,每个人都准备好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我的司机还说,但愿行动开始时不会再出现一个冒失鬼。我让副大队长带一个组埋伏在山丘的阵地里,执行狙击和观察任务。这样,飞机上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根据与观察队员的无线电通话联络,我们随时都掌握着每个劫机者的位置。此外,我们还和我们边防第九大队的心理学专家萨勒夫斯基一道制定了一套谈判方案,我们要让劫持者相信,联邦德国政府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会释放‘赤军’的成员和另两名关押在土耳其的人。
  劫机者中为首的穆罕默德是个飞机行家,曾受过培训,熟悉飞行时间和空间计算,非常清楚一架飞机从法兰克福到摩加迪沙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同样也经过了精确计算,并把对时间因素的考虑纳入整个方案中。
  下午,形势突变,穆罕默德变得有些狂躁不安。他让手下将乘客绑起来,并往其中几个让他感到讨厌的乘客身上浇白酒,威胁要将他们烧死。他叫喊道:‘都结束了,结束了!’此时,机舱里的空气顿时凝结了。然而,当听说‘交换程序’正在按计划进行(当然是假的)时,他又恢复了平静。到了晚上,他甚至兴奋地谈论起交换的细节。对我们来说,这自然是一个良好的迹象,我们正巴不得他们这样。
  我们认为,最好能在午夜后实施攻击行动。我们已经探明,在飞机前部的驾驶舱及一等舱内有三名恐怖分子,但第四名的位置我们尚不知晓。我请求塔台上的谈判小组尽可能把他们拖累。这点很关键,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太集中。”
  事实上,在解决这场危机的整个过程中,谈判小组和边防第九大队心理学专家的工作是极为关键的。沃尔夫冈?萨勒夫斯基说:“我们和魏格奈尔制定了一个计划,让恐怖分子集中在驾驶舱里,重要的是阻止他们炸毁飞机,这种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有时,同恐怖分子的谈判是非常激烈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和我们保持通话,然后就此拴住他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节:英国特种部队(1)第2节:英国特种部队(2)第3节:英国特种部队(3)
第4节:英国特种部队(4)第5节:英国特种部队(5)第6节:英国特种部队(6)
第7节:英国特种部队(7)第8节:英国特种部队(8)第9节:英国特种部队(9)
第10节:英国特种部队(10)第11节:英国特种部队(11)第12节:英国特种部队(12)
第13节:英国特种部队(13)第14节:英国特种部队(14)第15节:英国特种部队(15)
第16节:英国特种部队(16)第17节:英国特种部队(17)第18节:英国特种部队(18)
第19节:英国特种部队(19)第20节:英国特种部队(20)第21节:英国特种部队(21)
第22节:英国特种部队(22)第23节:英国特种部队(23)第24节:英国特种部队(2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