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成長之路上的堅實階梯   》 第111節:第八章 大師在哪裏?(18)      凌志軍 Ling Zhijun

  凌叔叔,如果你能收到這封信,請給我回覆,好嗎?哪怕衹有一句話。
  一個迷惘的大學生孫××2004年2月3日
  孫××:
  你好!
  無論如何,讓課程挂“紅燈”是不行的。據我所知,那會叫你拿不到學位甚至不能畢業。那你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東西。
  如果我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之間的衝突,我會給自己安排一個時間表,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應該做的事情”——時間表能激勵你集中精力並提高效率,然後去做“喜歡做的事情”。
  李開復的“給中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你可以找來讀一讀。
  凌志軍2004年2月4日
  凌叔叔:
  謝謝你的回信。其實我知道,生活的綫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再次感謝。
  祝凌叔叔工作順利!
  孫××2004年2月6日
  我不想拿孩子童年的幸福去賭人生
  凌老師:
  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讀者,也是一位母親。當讀完《成長》(本書第一版)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時,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謝謝您,真心地謝謝您寫了一本令人感同身受、獲益匪淺的好書。相信這本書不僅會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多孩子的命運。
  另外,如果您有時間和興趣,我還想跟您聊聊現在幼兒園裏的孩子們是怎樣為正式進入人生競技場而做準備、打基礎的,因為我有生活,更有感想。
  再過兩個月,我的孩子就滿6周歲,且秋天就要上小學了。自從他去年9月進入幼兒園大班以來,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那個非常時尚的“早期教育”在我們的幼兒園裏早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孩子每天早上8點到幼兒園。先吃早飯,然後上課。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出去玩的時間根本達不到幼兒園承諾的每天兩小時戶外活動,大概衹有半個多小時。與其說這是戶外活動,不如說這種“放風”真是太難為我們的孩子了。他們的整個上午幾乎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接下來中午11:30分吃午飯,飯後馬上上床睡覺,因為老師還急着吃飯。2:30分起床,吃水果,然後報興趣班的孩子繼續學習。這時其他孩子纔有一點兒時間跟老師做一些別的活動,下午幾乎不出去玩。4:30分吃晚飯,5點開大門。接孩子的傢長都急着往裏擠,一位傢長說:“快點,先解放孩子。”出了教室的孩子們像衝出牢籠的小鳥一樣,爭搶着往樓下跑,在操場上瘋了似地你追我鬧,一蹦三丈高。看着重獲“自由”的孩子們的那個高興勁,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是日托幼兒園,如果是全托幼兒園,晚飯後的時間也被安排好了。一位去考察全托幼兒園的傢長回來說,這哪裏是幼兒園呢,這更像現代化養雞場。
  據報道,意大利科學家發現,豬也有七情六欲,並且會哭。如果豬缺少關愛,那麽健康狀況就會下降,很容易生病。於是歐盟决定改圈養式為放養式,並規定到2012年如果還在圈裏養豬將是違法的。而且德國更具人情味道,鼓勵飼養員最好每天與每頭豬有20秒的接觸時間,還要發給它們兩三種玩具,以避免它們吵架。
  本來,人和豬是不具可比性的。但寫到這裏,就一下想起了這條新聞。
  我們這一代人,常常羨慕現在的孩子,他們真幸福。尤其是城裏的孩子,要什麽有什麽,可他們真的幸福和快樂嗎?學習、考試和升學這三座大山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了。他們的童年遠離自然,色彩單調。他們生來就是一部學習的機器,整天生活在別人的評價裏,寶貴的生命除了為別人的夢想做嫁衣裳,還有什麽是屬於自己的?
  想想一個纔五六歲的學齡前兒童,不僅在幼兒園要學漢語拼音、英語、珠心算,還有畫畫、書法、圍棋、遊泳……聽着都纍心。當然,除了漢語拼音,其他都是自願報的。更準確地說,不自願也得自願,而且除了每個月720元的托兒費,還要另外交納不低的學費,教育真是産業。我衹給孩子報了英語和畫畫,因為我覺得語言應該早點兒學,畫畫是孩子自己要報的,他非常喜歡畫畫。於是老師說:
  “孩子上小學是要考20個數以內的加減法的,不學珠心算,他能會算嗎?你不給他報畫畫班,也該報珠心算。”
  我不明白學珠心算和會不會加減法一定有什麽必然的聯繫。我說:“我看過一篇專傢寫的有關孩子學習珠心算的文章,上面說特別有天賦的孩子才能在四五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珠心算,一般的孩子要到12歲以後學習比較好。再說孩子自己也不願意學。”
  “你怎麽能聽他的。”老師的聲調明顯提高了,而且滿臉的不高興。
  我心想,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不聽他的我聽誰的。但怕因此更加得罪老師,纔沒有說出口。其實有的傢長也不太想給孩子報,但怕老師有想法,也就報了。難道我就不怕老師有想法嗎?衹是我更怕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別人的想法裏。老師說我是個很有“主見”的傢長,這個“主見”後面不知道有沒有老師的“偏見”。但我自知不是個人云亦的人,不是認為專傢比老師的水平高,就一定照着做,而是覺得專傢說的有道理。我覺得早期教育不僅有個“度”的問題,同時還有一個“心智”的問題。
  朋友知道我喜歡文學,就批評我不教孩子背唐詩,讓我好好看看人傢的孩子是如何倒背如流的。可我以為,一個從來沒有離開過傢、一個從來沒有獨處異鄉生活經歷的人,怎麽能深刻理解和體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心情和意境,更何況一個衹有幾歲的孩子。想來沒有一位傢長或老師糊塗到請位戀愛專傢來教一個10歲的孩子去如何吸引異性,可在孩子的功課上卻“時不我待”。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些課程的學習是需要生活積纍的。比如作文、比如歷史、比如政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第一章 “起跑綫”(1)
第4節:第一章 “起跑綫”(2)第5節:第一章 “起跑綫”(3)第6節:第一章 “起跑綫”(4)
第7節:第一章 “起跑綫”(5)第8節:第一章 “起跑綫”(6)第9節:第一章 “起跑綫”(7)
第10節:第一章 “起跑綫”(8)第11節:第一章 “起跑綫”(9)第12節:第一章 “起跑綫”(10)
第13節:第一章 “起跑綫”(11)第14節:第一章 “起跑綫”(12)第15節:第一章 “起跑綫”(13)
第16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1)第17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2)第18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3)
第19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4)第20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5)第21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6)
第22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7)第23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8)第24節: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聰明(9)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