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111節:魯出聖人,東方之光破拂曉(3)      劉緒義 Liu Xuyi

  一次是孔子南之沛見老聃。有人認為這是寓言故事,因其出於《莊子·天運篇》:"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至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據《史記·孔子世傢》載,孔子"年五十一"時當為定公九年(公元前499年),這一年魯定公即"以孔子為中都宰"。孔子結束流浪生涯回到魯國,因而,孔子這一次見老子,就是在此前應楚國邀請至楚之時。至於因"《莊子》寓言十九,固不可信"(錢穆語),也過於絶對化。不能因為有這樣一句"寓言十九"的話,就全盤否定《莊子》中所載的任何史實,細節可以寓言化,而史實是想象不出來的。憑一點而斷言其"斷不可信"纔是真正斷不可信。
  一次是孔子西藏書於周室。此事也見諸《莊子》,因而同樣被人稱之為漢人附會之辭。《莊子·天道篇》載:"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如錢穆先生就說:"此則漢人之語,何者?藏書乃秦人焚書以後乃有此想。十二經乃六經六緯,皆非戰國時所有,則明非莊子書。"這種說法當否?其實也未必。十二經也不一定就是六經六緯,憑這一點也不能斷定非莊子書。
  孔子與老子的關係是顯而易見,後世的人們都誤以為老子和孔子是兩個不同的學派,其實大錯。孔子的思想中多方面受到了老子的影響,孔子嚮老子主要學習和請教的就是關於"道"。老子思想對孔子思想的影響之深,可見一斑。孔子也是老子的粉絲。
  其次是子産。
  孔子在洛陽會見老子的同一年,鄭國執政大夫子産死了,消息傳來,孔子哭了。
  孔子為什麽哭?他們又不是親戚,也不是老鄉,更不是師生,他哭哪門子喪呢?
  子産(前565-前522年)比孔子年長,一個地位顯貴,是鄭國的大夫兼執政,一個地位較低,僅僅是一個懂禮的青年後生。但孔子對子産的評價可謂相當高,他說:子産就是我非常懷念的"古之遺愛"啊。
  那麽子産到底哪些方面令孔子佩服呢?
  第一,子産是個懂得道的人。就在昭公十七年鼕,有彗星出現,當時有人預言將有火災發生,鄭國大夫裨竈建設祭神禳災,子産未聽。等到昭公十八年,大火星出現,宋、衛、陳鄭國相繼發生了火災,裨竈等一些政府官員就紛紛要求子産去祭祀求神,他們擔心火災再次發生。子産不同意,他說了一番著名的話:"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竈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豈不或信?"天道遙遠,人道切近,二者風馬牛不相及,我們還是要多講與百姓生活有關的人道,求神是免不了火災的,裨竈哪裏知道什麽天道呢?這種天道人道相分的思想表現出重人事、輕鬼神的傾嚮,深得孔子的贊同。
  同時,為了防止鄰國趁火打劫,子立"授兵登陴",派軍隊荷槍實彈守護邊境,並告誡大夫:"小國忘守則危,況有災乎?國之不可小,有備故也。"
  其次,在《左傳》的作者那裏,子産不僅知書識禮,善於積德,而且主政有道,治國有方。在後世史學家眼裏,子産頗有諸葛孔明之風。子産第一次出現在《左傳》中是在襄公八年,十多歲的子産就顯露出過人的才智。他的父親子國與子耳率師侵蔡,想討好晉國,俘虜了蔡國司馬公子燮,鄭國人都非常高興,衹有子産例外(唯子産不順)。子産這麽說:"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為什麽這麽說呢?小小年紀的子産就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茌是楚國的屬國,鄭國無故侵蔡,楚國豈可坐視不管?若楚國來問罪,鄭國怎麽辦?是附楚還是抗楚?抗楚,小小鄭國根本不是楚國對手,附楚,則晉國必然來伐,這樣一來就招致了晉楚的輪流打擊,所以子産預言:"自今鄭國,不四五年,弗得寧矣。"後來事態的發展正如子産所言,鄭國就在從楚和從晉之間搖擺不定,楚來從楚,晉來附晉,民不堪命。
  子産的見識和才能很快引起了鄭國高層的關註,襄公十九年,鄭國任命子展執政,子西聽政,拜子産為卿。
  襄公二十九年,鄭國執政子展去世,其子子皮繼任執政。此時的鄭國一方面正發生饑荒,民衆多餓死;另一方面,又發生了伯有與公孫黑(即子晳)之亂。正是天災人禍並緻,子皮及衆大夫無計可施,便有很多人呼籲請子産出來主政以安定鄭國。襄公三十年,子皮讓位於子産。子産一上任,即表現出大刀闊斧的改革風範。他采取了先定安大族,逐罪之輕者的辦法。昭公元年,公孫黑又與公孫楚爭娶徐吾犯之妹,徐氏本來已嫁公孫楚,公孫黑想殺了他壓其妻,公孫楚被迫自衛,並打傷了公孫黑,子産明知公孫黑無理,但因為其勢大,衹判其"幼賤有罪,罪在楚也",這樣寬嚴相濟的手段很快起到了應有效果,使得那些興風作浪、作姦犯科的不法之徒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等到條件成熟,子産對公孫黑這種大族不再忍讓。昭公二年,公孫黑又準備作亂,被衆大夫捉住,準備殺他,子産聞訊,立即前往,當即公開了公孫黑"專伐伯有"、"昆弟爭室"、"矯君位"三條罪狀,這等於給公孫黑算總帳。宣告完畢,子産令其自殺。這種以義逼死大族的做法,換來了人心,使鄭國擺脫了禍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