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我是湖南人   》 第111節:培育各種人才的搖籃(3)      王紀卿 Wang Jiqing

  中國目前需要縮小或消除三大差別:城鄉差別,東西差別,人均差別。不幸的是,湖南的三個差別都很顯著:湖南農村占地廣阔,城市化水平低;湖南與東部發達地區差距很大,與西部欠發達省份有些接近;湖南人均收入水平令人汗顔。農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相比是個什麽樣子,不說大傢也知道。
  曾幾何時,湖南南部的鄉民,總是議論粵北人日子過得多麽苦,逢年過節,會到湖南這邊的親戚傢打個牙祭,臨走還捎帶上臘肉米糧。
  現在,數以百萬計的湖湘子弟南下廣東打工謀生,學習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湖南人與南邊的這位高鄰過去是生死之交,現在又是現代化建設的同盟軍。
  率先對外開放的廣東,給了湖南人新的機遇。湖南的人才群在擴大,湖南有更多的人才離開鄉土,到外面廣阔的天地去鍛煉才幹,施展才華。
  湖南人有很多睏難,但是湖南人都有勇氣剋服這些睏難。
  要說勇氣,有什麽比在閉關鎖國、視西方先進科技為“奇技淫巧”的時代喊出“師夷之長技以製夷”更需要勇氣?
  要說膽量,有什麽比拋掉頭顱以堅持真理更需要膽量?
  要說睏難,有什麽事比二萬五千裏長徵更難?
  湖南人的字典裏難免“睏難”二字,但還有更多藐視睏難、排除萬難的字眼。
  湖南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品牌,湖南的人才正在自覺地成長。
  湖南人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狠抓教育,從事科學研究,發展科技産業。他們知道,湖南人的立身之本就是人才。
  人才的基礎在於教育。湖南近代人才群落的崛起,固然是風雲際會,但教育使湖南人做好了準備,才能抓住機遇。
  近代湖南的教育史,說明了湖南人才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嶽麓書院的千年講壇,在湖南形成了讀書育人的風氣,開創了實事求是、與時俱近的學風,造就了陶澍、王夫之、魏源、曾國藩這樣一批頂尖級的人才。
  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的崛起,喚醒了湖南人追求功名的野心和尚武的傳統,為維新運動開了先河。
  維新運動中湖南學會風起,南學會指點江山,時務學堂激揚文字,開創了湖南新學之風。
  到20世紀初,湖南的教育水平已經領先全國。1902年,長沙設立省城大學堂,全省各地相繼設立中小學堂。第二年,湖南在全國率先推行六至十四歲兒童的“強製教育”,明德、周南、雅禮等私立學校和教會學校陸續開辦。
  1906年,長沙設立了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湖南圖書館。到1907年,湖南全省已經擁有七百多所各類新學校,數萬名學生在校讀書,不少學校興起了外語教學。
  與此同時,湖南開始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留學風潮。數以千計的湖南青年東渡日本,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章士釗為代表的辛亥革命元勳集團由此誕生。
  到辛亥革命時期,湖南已經成為中國內地西化程度最強的省份之一,教育質量聞名全國。在一代名師楊昌濟和長沙教育大王徐特立的倡導下,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生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成立了新民學會,這個學會是五四運動的中堅組織之一。
  1920年,湖南文化書社開業,大量新思想涌入湖南。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幹,在新教育、新思想的熏陶下,開始凝聚。
  湖南人才終於邁入了鼎盛時代。
  湖南人才的鼎盛,在新時期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條件下,繼續延續下來。湖南作為人才搖籃,繼續在為國傢培育有用之材。湖南人要為湖南的振興造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造橋。湖南人為此感到榮幸。
  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湖南人願意鞠躬盡瘁,做中華民族的馬前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書海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湖南少年歌第3節:歡迎湖南人的精神
第4節:湖南人的尊嚴(1)第5節:湖南人的尊嚴(2)第6節:湖南人的尊嚴(3)
第7節:為什麽可以自命不凡?(1)第8節:為什麽可以自命不凡?(2)第9節:什麽是血性?(1)
第10節:什麽是血性?(2)第11節:什麽是血性?(3)第12節:風水育人才(1)
第13節:風水育人才(2)第14節:風水育人才(3)第15節:不重名利重功名(1)
第16節:不重名利重功名(2)第17節:不重名利重功名(3)第18節:吃辣椒成為精神的象徵(1)
第19節:吃辣椒成為精神的象徵(2)第20節:與國際接軌的先鋒(1)第21節:與國際接軌的先鋒(2)
第22節:霸蠻和靈泛(1)第23節:霸蠻和靈泛(2)第24節:霸蠻和靈泛(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