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 》 中国黄河调查 》
第111节:黄河调查(111)
张华侨 Zhang Huaqiao
王健 Wang Jian
清咸丰二年至三年(1852—1853年),山西商人就向清政府捐了160万两白银。将大量的银子用于官场而不是不投入到新产业扩张中,使他们后来在洋人的机器面前不堪一击,这同样可以说明为什么打开中国大门的洋人,将资本投入到一个又一个产业中,而山西商人还在原始的交易与小农意识中漫步。
清道光十七年至十九年(1837—1839年),中国经过俄国恰克图输出的茶叶价值大约800万卢布,山西太谷曹家大院的主人是该项贸易的商家之一。他们在长江一带收购、加工和包装茶叶,经自己的商号运往俄国,这为曹家带来了大量的收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无力抗击外来强大力量处于没落的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了令中国人感到耻辱的条约,如《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从而使俄国商人获得了打开中国市场的特权。
取得了特权的俄国商人很快打入了由晋商控制的长江茶叶市场,其销量迅速超过了晋商,而晋商还受到清政府许多限制,仅限陆路运输,税金比俄国人高出10倍。
运输不便成本又在上升,使晋商在与俄国商人的竞争中处在很不利的环境。他们开的茶叶行数量也急剧下降,清政府不但不支持,而且还以名目繁多的税收进一步压得晋商喘不过气来。
随着1905年西伯利亚铁路的全线开通,俄商凭借先进的机器便利的运输工具,进而控制了由晋商主导的长江茶叶市场。税金高于俄商交通又没有俄商便利的晋商,在国内与国外的双重打击下,从经营了200多年的茶叶贸易中败下阵来。
茶叶贸易被俄国商人控制后,晋商的茶叶行不得不跟着倒闭、破产,曹家的茶叶行就是在这种双重打击下蒙受了巨大损失,他们设在俄国的商行也跟着出现亏损,最终不得不关门回国。
1912年,外蒙古宣告独立,俄国乘此机会与蒙古签订了《库伦通商协议》,俄商取得了无税贸易自由特权。晋商与俄国商人的这种贸易特权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面对俄国商人的贸易特权与强大的资本,晋商面临的损失更加沉重。
如果说外国资本是伴随着他们国家征服清政府的炮声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那么,无能的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则对晋商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商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将承受这种不平等贸易下带给他们的损失。
《中英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为这种不平等条约支付的代价大约是12亿两白银,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就是在这种不平等条约中流入到外国人手中,一个国家的资源就是这样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打开了中国大门的外国资本家,利用他们的资本与先进机器,在中国兴办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借助不平等贸易,中国的资源变成了他们口袋中的财富。晋商在受到巨大损失后不是向他们学习,而是退回家乡躺在炕上抽大烟,以祖宗留下的财产为荣耀,并继续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以显示他们的尊严。
山西商人尽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但他们却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教孩子识几个字会打算盘就可以了,不像江南的商人以巨资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教育。他们按传统的商业道德培训孩子使后代没有走出他们阴影的包围,去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
曹家虽然请先生给孩子上课,但那散发出古董味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能给后代什么智慧?这种离现代工业文明那样遥远的教育,只能培养固守小农意识的地主,却不能产生走出农田跨过大海的企业家。
日升昌的主人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而走完了自己的商业历程,他创立的票号却在平遥的旅游中每年带来滚滚收入,利益之争再次在日升昌这样的老票号展开。这些票号成了旅游景点后有些已被平遥的私人买下,导游每天在向游人重复着晋商是如何将票号开拓到中国各地并取得了巨大辉煌的故事。
这些票号原来由平遥文物局管理,每个票号还成立了博物馆,由文物局统一经营管理。随着旅游收入的增加,有些人想取得一些文物景点的经营权。一位管理票号的人说,县政府批准让某公司来经营这些老票号的旅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黄河调查(1) | 第2节:黄河调查(2) | 第3节:黄河调查(3) | 第4节:黄河调查(4) | 第5节:黄河调查(5) | 第6节:黄河调查(6) | 第7节:黄河调查(7) | 第8节:黄河调查(8) | 第9节:黄河调查(9) | 第10节:黄河调查(10) | 第11节:黄河调查(11) | 第12节:黄河调查(12) | 第13节:黄河调查(13) | 第14节:黄河调查(14) | 第15节:黄河调查(15) | 第16节:黄河调查(16) | 第17节:黄河调查(17) | 第18节:黄河调查(18) | 第19节:黄河调查(19) | 第20节:黄河调查(20) | 第21节:黄河调查(21) | 第22节:黄河调查(22) | 第23节:黄河调查(23) | 第24节:黄河调查(24)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