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九十三
顧祖禹 Gu Zuyu
◎浙江五
◇金華府東北至紹興府四百五十裏,東南至臺州府五百七十二裏,南至處州府二百八十裏,西至衢州府一百九十三裏,北至嚴州府一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裏,至南京一千二百三十裏,至京師三千七百四十八裏。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越地。秦屬會稽郡。漢因之。後漢為會稽西部都尉治烏傷縣。三國吳寶鼎元年,置東陽郡治長山縣。晉以後因之。梁末,置縉州太平元年,以留異為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陳廢州,改置金華郡天康二年,討平留異。蓋是時改名。《玉臺新詠》:金星與婺女爭華,故曰金華。隋平陳,改置婺州亦以天文婺女之分而名。大業初,復為東陽郡治金華縣。唐復為婺州。天寶初,亦曰東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於吳越石晉天福四年,吳越升州為武勝軍節度。宋仍為婺州亦曰東陽郡武勝軍。淳化初,又改軍名曰保寧。元曰婺州路。明初改為寧越府宋竜鳳四年,元至正十八年也,尋曰金華府竜鳳八年改。領縣八。今仍曰金華府。
府控臨安之腰膂,當臺、紹之上遊,西臂信安,南肘括郡,所謂腹心之地也。引兵北出,則敵不知其所備,而錢塘失其險矣。若馬首南嚮,閩嶺雖峻,又豈足以自保哉?明初規取浙右,剋婺州而固守之,扃鑰東陲,鞭棰臣猾。明太祖嘗言,寧越為浙東重地,不信然歟?
金華縣附郭。漢烏傷縣地。後漢初平三年,孫氏析置長山縣。吳寶鼎初,為東陽郡治。晉、宋、齊因之。梁改置金華郡,亦治此。隋平陳,郡廢,改縣為吳寧。開皇十二年,改曰東陽。十八年,改今名,為婺州治。唐初因之。垂拱二年,改為金山縣。神竜初,復曰金華。宋因之。今編戶二百有五裏。
○婺州城《志》雲:舊城在今城東四十裏。一云:去府西南四十裏,今湯溪縣境內。唐開元中,始徙今治。舊有子城,周四裏,宋廢。今城,相傳吳越時築。宋宣和四年,因故址修治。元廢,至正十二年重築。明初亦嘗修治,後漸圮。萬歷三年,繕修完固。舊有十一門,今存七門。城周九裏有奇,南臨大溪,三面環濠,倚山帶水,東西長而南北短,險固可恃也。○長山廢縣,在府東。唐武德四年,析金華縣置,屬婺州。八年,省入金華縣。
○金華山府北二十裏。一名長山,山橋在焉。南去府城三十裏,山中諸溪匯流,其下兩崖對峙,高數百仞,登其上,則城郭聚落宛在目前。《志》雲:府北二十五裏有鹿田山,為北出蘭溪之間道,即金華山之鹿田峰也。相接者曰白望山、乾封山,而乾封山又為鹿田之門戶。餘見前名山金華。
銅山府南二十裏,下臨南溪。一名白沙山,舊産銅,下有銅山泉。又有銅山寺,景泰中,張楷討處州礦賊,駐師銅山寺,賊來戰,敗之,因招降其餘黨。又西南五裏曰石門山,山高三百丈,有石對峙如門,水乘高而下者三級,俗謂之竜門。
南山府南四十裏。高數千仞,周四百餘裏。脈自括蒼山來,南則遂昌、鬆陽、宣平,東則永康、武義,西則竜遊、湯溪諸山,皆相聯絡。深邃幽遠,千峰層矗,高入雲表,陰崖積雪,經春不消。其最高之,曰箬陽,去郡城百裏,上有竜湫,名三斷水。三斷之東,有大溪、小溪,流出為上幹、下幹,南合於梅溪。又白原山,在府南五十裏,《志》雲,高千餘仞,羅列二百餘峰,蓋亦南山之別阜矣。
東山府東五十裏。高千餘丈,周三百裏。東接東陽縣之大盆山,南為武義縣之八素山,山之高,曰齊雲岡。又有葛公山,五峰卓立,高千餘仞,東北入義烏縣界。《志》雲:山在府東七十五裏。○至道山,在府東南三十五裏,一名覆釜山,亦名積道山,連峰擁翠,石磴縈紆,山頂平曠,可列屯營。
太陽嶺府東北五十五裏。高峻若與太陽齊,逾嶺即浦江縣界。○黃姑嶺,在府東北五十裏,宋宣和中,方臘寇婺,邀敗官軍於此。又樟柏嶺,在府西二十裏,為陸走蘭溪之道。
○東陽江在府城南,即婺港也。亦曰雙溪。雙溪者,一為東溪,亦名東港;一為南溪,亦名南港。東港源出東陽縣大盆山,經義烏縣,西流入境,有航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鬆溪皆匯流入焉。經府東三裏之石崎岩,又西與南港會。南港源出處州府縉雲縣雪峰山,經永康縣、武義縣流入境,有鬆溪、梅溪、白沙溪皆匯流入焉,繞府南五裏之屏山,西北流,與東港會於城下,故曰雙溪。諸水匯流,波紋如,謂之氵溪,亦曰氵水,西流受白沙溪、桐溪、盤溪諸水,入蘭溪縣界,又名為蘭溪,此即浙江東南別出之源也。《唐·五行志》:鹹亨四年,婺州大雨,山水暴溢,溺死五千餘人,即群山之水,奔註溪,溪不能容也。《郡志》雲:雙溪經府西五裏,中有五百灘,盤亙甚大,舟行牽輓,須五百人,然後可渡,故名。
通玄溪府北十五裏。源出金華山巔徐公湖,經山橋下,又南經府北十五裏之東紫岩,環郡城後,至城東南之弘濟橋,入於南溪。又回溪,亦出徐公湖,分流西南出,繞城北諸山,至城西南,入於雙溪。又赤鬆溪,亦自金華山發源,東南流,至府東十二裏,入於東溪。
梅溪府南十五裏。源出武義縣大傢山,東北流,合南山之箬陽、上幹、下幹及下坂之水,又北會於南溪。又鬆溪,在府南四十裏,源出武義縣,入素溪,合諸溪之水,又北會積道山之水,西流入南溪。○航慈溪,在府東四十裏。其上源即義烏縣界小雙溪也。西南流,入於東溪。又黃湮溪,在府西二十裏,源亦出徐公湖,西南流,入蘭溪縣界。又有潛溪,出府西北三十裏之九竜洞,南流合黃堙溪,註於大溪。《志》雲:境內諸溪皆出山澗中,盤紆繚繞,群灘櫛比,皆合雙溪,為婺港,而會於衢港。
○雙溪驛在府治北。五代時,錢氏置金華驛,宋元因之。明朝改為雙溪馬驛。又有雙溪水驛,在府城西南。元置通波驛。明初,改今名。○孝順驛,在府東五十五裏,元置。為東出義烏之通道。今驛廢,亦曰孝順鎮。又有竹馬館市,在府西二十裏,驛道所經也。
通濟橋在府城西南。長七十餘丈,臨雙溪,與問津橋相望。元至正間,甓為梁,復就圮壞,乃比舟貫以渡行者,曰上下浮橋。今府東南三裏有弘濟橋,長三十餘丈,蓋即故問津橋矣。又鬆溪橋,在府南二十五裏,長二十五丈,路出永康。
蘭溪縣府西北五十裏。南至湯溪縣五十裏,北至嚴州府九十裏,西北至嚴州府壽昌縣七十裏。隋為金華縣地。唐鹹亨五年,析置蘭溪縣,屬婺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為蘭溪州。明初復為縣。《城邑考》:縣舊有子城,周不及二裏,相傳唐末築,久廢,其邑城周二裏有奇。元至正十八年,城歸於明,因舊址修築。越七年,城圮於水,復修築,後屢圮於水。正統九年,列柵為守,以備括寇。萬歷中改築,以磚石。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百六十九裏。
○大雲山在縣治東南。俗名大寺山,以下有佛剎也。山不甚高,而延袤數裏,名亦不一。西南臨大溪,其東南曰費隴山,兩崖夾峙,中通逵道,山口為五裏牌。正統中,括蒼盜起於此,設木寨以禦之。又天福山,在縣治右,今城址環其麓。又蘭陰山,在縣西南七裏,一名橫山,橫截大溪,周十二裏,山頂有塔,下有竜潭,亦名橫山潭,即蘭溪所匯也。縣東十裏又有銅山,接金華山西麓,舊産銅。
南住山縣南十五裏。祝穆雲:其山自閩中迤邐而來,至此截然而住,因名。又南五裏曰古城山,高阜中峙,兩山環其左右,山脊有城,周二三裏,缺處如門。
洞岩山縣東二十裏。一名靈洞山。高百餘丈。靈洞凡六,而著者三,曰白雲,曰涌雪,曰紫霞,餘為上中下三靈洞,亦曰小山洞。東麓有白坑,西有紅坑,長皆五六裏。又東北一峰,名小飛來,下有天池泉,流為洞溪,東南註於雙溪,山口又有天井岩,高亦百餘丈。又紫岩山,在縣東二十五裏,山上有岩,色紫,形如覆釜,穹窿深廣,可容百餘人,旁有玲瓏岩,其下為鷂窠岩,深廣皆數丈,容二三百人,八石溪出焉,流入婺港。○高眉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傑出群峰,石壁凌空,鬆陰蓋地。又東北五裏為十二麯山,山腰路有十二麯,飛瀑如練。
盤山縣北五十裏。頂平如盤,四圍纍石如城,相傳昔人避兵處。又北五裏有馬嶺,接建德縣界。《志》雲:山北十五裏有水山,山多流泉,下有三源,曰鮑源、盛源、繆源,各深十數裏。○硯山,在縣西五十裏,高數百丈,盤亙二十餘裏。山頂平正,有池如硯。其西為陳嶺,石路,千有餘丈,接竜遊、壽昌二縣界。《志》雲:縣西四十餘裏有白石山,一名玉華峰,山腰有洞,險不可登,前為道峰山,相對白仁山,山之左又有巨石、飛泉諸勝。縣西三十裏又有竜門山,狀若遊竜,夾道如門。二十五裏為柱竿山,平地突起,旁有高峰,俗呼將軍山。又大慈岩,在縣西北五十裏,岩洞深廣,自麓至巔約十餘裏,與壽昌縣接界。
萬鬆源縣西四十裏,山繞𠔌深,源口盤固,可以避亂。又縣西有慕塢、見坦、塔彈三峰,諸源皆山溪盤結,中寬平,可田可漁,深或數裏,或數十裏,居人保固其中,並擅桐漆材木之利。又木沉源,在縣北。其西為湛裏源,又西為魯源,皆大山相夾,深三十餘裏,居民盤布,物産甚饒。
○蘭溪在縣城西南。《志》曰:蘭溪亦曰大溪,其源有二。一自衢州府東北流至縣,曰衢港。一自府城西流至縣,曰婺港。二水合而匯於蘭陰山下,類羅文,又名水。經縣北三十裏香山下,亦名香溪,有香溪渡。又北五裏至金傢梁,五裏為白雁灘,十裏為三河,為望雲灘,北至嚴州城東南,與徽港合,是為浙江之上源。
靈湖縣東十九裏。長二裏,廣五十丈,中有泉穴三十六。又泉湖,在縣西北二十裏,廣百餘畝,中有泉穴十。縣北又有長湖,長十餘裏。《志》雲:縣境諸湖以二十計,皆瀦水灌田處也。
東溪縣東二十五裏。其上流亦曰雙溪,諸山之水所匯也。一名石匣溪,西流入於婺港。○大梅溪,在縣北五十裏崧山下,源出浦江縣之大洪嶺。又有小梅溪,出浦江縣之烏蜀山,經崧山下而合流,至縣西北三十五裏金傢梁,入於大溪,亦謂之竜門水。
赤溪縣西北十五裏。源出壽昌縣東南二十五裏之長嶺,流入縣界,合於衢港。又有乾溪,在縣西北二十裏,有二源。一出嚴州府西南二十五裏之馬目山,謂之芝溪。一出縣西北四十五裏之塔彈源,謂之社溪。經縣西北三十裏白露山下而合流,又十餘裏至湖埠,入於大溪。
○平渡鎮縣西北十二裏大溪北岸。下有女兒渡,溪流至此,東西闊二百餘丈,有巡司戍守。洪武六年置。○永昌鎮,在縣西北四十三裏。其地即古三河戍也。《志》雲:今縣治即孫吳時所置三河戍。似誤。唐亦置戍於此,其地與建德縣接界,今曰永昌鎮。有三河渡,為金、衢、徽、嚴四郡之要地。嘉靖間,礦盜竊發,設兵駐防於此。
氵水驛在縣城南。宋置蘭臯驛,在縣治西。元為蘭江水站,在河東岸,後皆沒於水。明朝洪武初,改為蘭溪驛,移於城南門外。十四年,改今名。又蘭溪遞運所,亦置於此。又香溪稅課局,在縣北三十裏香溪鎮。○普濟橋,在縣西北女兒渡上。宋紹聖中,維百艘以梁溪上,名普濟橋,後更名望雲,今橋廢,仍以舟濟。又縣西門外有悅濟浮橋,一跨衢江,一跨婺江。兩江相合,有洲渚橫亙,如月牙樹石,其端係鐵以維舟,兩浮橋相距不過百餘武,為水陸津要。《志》雲:悅濟橋,舊名中浮橋,宋紹興中始建,元末廢,洪武初復建。其後修廢不一,至今為民利。
東陽縣府東百三十裏。南至永康縣百十裏,西至義烏縣四十裏,北至紹興府諸暨縣百二十裏,東至天台縣三百五十裏。漢烏傷縣地。唐為義烏縣地。垂拱二年,析置今縣。五代梁開平四年,錢鏐奏改曰東場。宋鹹平二年,復故,仍隸婺州。舊有土城,周十裏,中為子城,相傳亦吳越時築,歲久堙廢。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突犯。三十七年,始築石城。隆慶元年,增修,周不及八裏。編戶二百有二裏。
○吳寧廢縣縣東二十七裏。漢末,孫氏分諸暨縣置,屬東陽郡。隋廢縣蓋置於此。其廢城周一裏,土人猶名其地曰城裏。今亦見諸暨縣。
○三丘山縣南八裏。高三百六十丈,周二十裏。晉義熙間,殷仲堪為守,嘗登此,郡人比之羊叔子,因名峴山,有東西兩峴峰。又夏山,在縣東南四十裏,上有禹廟,因名。高七百丈,周二十裏,四面峭絶,山頂有池,曰上湖,鼕夏不涸,山之西有西岩嶺,西至縣三十裏。○歌山,在縣東南七十裏,上有石室,容百餘人,山下有溪,舊通臨海,今堙。又鬆山,在縣南七十裏,相傳唐末有馬將軍者,立寨於此,以拒黃巢。
東白山縣東北八十裏。《志》雲:山高七百三十丈,周五十裏,峰巒層疊,與會稽、天台諸山相連屬,中有水,流入東陽溪。其西南有西白山,高四百五十丈,與東白相峙。《嵊志》雲:東陽有北白山,蓋即大白山也,隨地異名耳。又有嵬山,亦與大白相接,山凡六面,上有三十六井。《志》雲:西白山、嵬山皆在縣東五十裏。○金山,在縣北五十裏,自此迤邐而北。又二十裏至畢嶺,接諸暨縣界,俗謂畢嶺為窊錢嶺。
大盆山縣東南百三十裏,接臺州府天台縣界。其南為畫溪水所出,其北則東陽江之源也。《志》雲:山高五百丈,周百三十裏,形如覆盆。其傍有小盆山,東陽江別源出於此。
南午嶺縣南十裏。溫、處、臺、閩取途處也。嘉靖三十三年,倭賊自仙居來犯,官軍禦卻之於此。又馬騌嶺,在縣東南二百四十裏,嶺險峻,延袤三十裏,為臺、婺之咽吭。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由此窺犯,三十五年,復寇仙居,因築寨嶺上,以為防禦。○烏竹嶺,在縣東北四十裏。逶迤數折,與縣東北二十裏之大小嶺,三十五裏之蒿嶺,北七十裏之鸕鶿嶺相連亙,為北境之關隘。寇自粵至者,此為拒扼之所。又白峰嶺,在縣東北七十裏,高三百丈,石棧縈紆,東通嵊縣。嘉靖三十五年,據險立寨,以防倭寇。
烏舞岩縣南七十裏。高五百丈,上寬平,可容千人。唐末置寨於此,以拒黃巢。其相近者又有黃藤岩,下臨清潭,高三百餘丈,鳥道紆回。其頂平曠,可以避亂,旁峙者又有西明、馬鞍等岩,皆有洞穴,迂回環互為險。
○東陽溪在縣北五裏。舊曰吳寧溪。出大盆山,屈麯流二百裏殆然此,俗謂之河埠。又西入義烏縣界,亦謂之烏傷溪。《水經註》:吳寧溪出吳寧縣,下經烏傷縣,謂之烏傷溪。鬍氏曰:浙江有三源,其發於烏傷者,《水經註》謂之吳寧溪,即今之婺港也。按吳寧縣,舊分諸暨縣置,在東陽縣之東界,大盆山舊蓋屬之,故《水經註》雲然。《志》以吳寧溪為出義烏縣南之杳嶺者,非也。○畫溪,在縣西南三十五裏。亦出大小盆山,環繞縣南境,合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縈回,草木如畫,因名。入義烏縣境,合於東陽溪。
橫溪縣南四十二裏。亦出大盆山,匯縣南境諸溪之水入於畫溪。又荊浦溪,在縣南四十五裏,西流會於橫溪。縣南六十五裏又有檉溪,西流合荊浦溪。縣東二十裏有定安溪,東北流,入東陽江。《志》雲:縣境諸溪大抵皆出大盆山,惟檉溪出縣東南八十裏之楊溪竜湫。
○烏竹嶺寨在烏竹嶺上。嘉靖三十七年置,其北接鷺鶿嶺,達諸暨縣界之烏岩,其南接嵩嶺諸山,實為要隘。又縣東北有白峰嶺寨,在白峰嶺上,一名長樂寨,亦嘉靖中置。又馬騌嶺寨在馬騌嶺上,亦嘉靖中置。又夾溪寨,在縣東百裏,有夾溪橋。群山中斷,兩崖壁立,其水懸流而下,匯為十八渦,橋亙其間,如綴絶綆。嘉靖三十四年設寨於此,居然天險。
永寧鎮縣東五十裏,本宋之茶場,紹興十年,改為永寧巡司。元及明朝因之。今亦曰茶場市。又廢寧賓驛,在縣城南,宋置,元改畫溪驛,明初廢。又清潭埠,在縣東五十五裏,皆往來要道也。
義烏縣府東百十裏。南至永康縣百五十二裏,北至浦江縣六十裏。漢為會稽郡之烏傷縣,以秦時孝子顔烏傷其父而名。後漢移會稽西部都尉治此。孫吳屬東陽郡,晉以後因之。隋屬婺州。唐武德四年,置綢州,七年州廢,改縣曰義烏,仍屬婺州。舊有城,周三裏有奇,久廢。嘉靖三十四年,石為門,城不果築。今編戶百四十五裏。
○廢綢州在縣治北。《新唐書》:州以綢岩名。今縣北二十裏黃蘖山下有綢岩。或云州蓋置於岩下,誤。又華川廢縣,在縣西南三十裏。唐武德四年,分義烏置華川縣,屬綢州,尋與州俱廢。《類要》雲:縣西南有綉川城,即華川矣。《郡志》:唐初分烏傷置烏孝縣,與華川並屬綢州。七年,並入華川縣。今正史不載,恐未可據。
○雞鳴山縣東五裏。前瞰縣郭,傍臨大溪。又東四裏有石門山,連山中斷,兩石對峙如門。○南山,在縣東十五裏,蟠折縈紆,廣袤數裏,上有平土可耕,人多居之。鮎溪之水出焉,西流至縣東南二裏,入於大溪。又青岩山,在縣南十裏。其中高者曰齊山,下有雙澗,南曰前溪,北曰梅溪,俱西流,經縣西南三十五裏之吳溪渡,合吳溪以註於大溪。
鐵岩山縣東南二十裏,俗名郭公山。極高峻,山半有水簾,下垂數十丈,頂有曠土百畝,三塢一潭。又東南六裏曰竜門山。山峭拔,有平岡橫亙其上,傍皆平壤,民多耕桑其間。絶頂兩峰對峙,曰雙玉峰,俗呼雙尖。又南有繭嶺,俯瞰深𠔌,一名平山澗,水經其中,西入畫溪。又云黃山,在縣南二十五裏,亦曰雲橫山。一名鬆山,周二十裏,高百四十丈,俯臨畫溪。○石樓山,在縣東二十八裏,一名白岩山。四面孤絶,東西兩岩相峙,遠望若浮圖,層級高下,類重樓復閣。縣東三十五裏又有武岩山,高數百丈,周十餘裏。其東為滴水岩,北為祝公岩,一名竺陽洞,華溪縈繞,四顧軒豁。又蜀山,在縣南四十裏,高百丈,下臨蜀墅塘。又南十裏有葛仙山,其巔為雪峰嶺,高八百丈。又南五裏曰挂紙嶺,高九百餘丈。《志》雲:縣南五十裏有八寶山,本名八保山,以裏名八保也,俗誤為寶。嘉靖三十七年,訛傳山有礦,永康、處州礦徒聚擾於此,令趙大河督民兵討平之。
黃山縣北二十裏。本名黃櫨尖,後改今名。其北五裏曰綢山,峰巒綢疊,即綢岩矣。稍南曰東山,崇岩麯澗,竹木森鬱,稱為幽勝。《志》雲,東山在縣西北二十五裏。又清潭山,在縣北四十裏,下有清潭,山頂有鷹嘴岩。方臘亂時,居民多避於此。山之東曰箭山,上多竹箭。縣西北四十五裏又有黃山,甚高廣。山下有斷坑,路險峭。相傳邑人拒黃巢於此。宋元豐中,改曰黃山洞。○五雲山,在縣西四十裏。五雲溪出焉,東南流入於大溪。又西二十裏有覆釜岩,四隅孤絶,石芒峭發,上有平壤,土美可耕,高迥幽僻,杳非塵境。
杳嶺縣南九十裏。又西南五十裏即永康縣。一名豐嶺,石路崎嶇,此為徑道。又八嶺,在縣南十三裏,東南接石壁坑,入東陽縣界,或謂之八風嶺。○楓坑,在縣南七十裏,坑深二十裏,入永康縣界。又善坑在縣北五十裏,坑深五裏,北入諸暨縣界。
○東江縣南五裏,即東陽溪也。自東陽縣流入境,縣境諸山溪之水悉流合焉。至縣東三裏始有東江之名,稍折而南,經縣西南九裏,亦有九裏江之名。又西南四十五裏經金山之麓。其山屹立江中,又西入金華縣境,而曰東港。其在縣境者,亦謂之江水,亦謂之大溪。而出於杳嶺者,則謂之吳溪,亦西北流,合於大溪。或遂以為吳寧溪,謬矣。
畫溪縣南十五裏。自東陽縣西流至此,為洋灘渡,又西合東江入金華縣境。《志》雲:畫溪與東陽江合流處,為培磊市,在縣西南四十五裏。市蓋與金山相近。又根溪,在縣西北六十裏,源出覆釜岩,流合黃山江,亦謂之小雙溪。西流為航慈溪,入金華縣界合東溪。○深溪,在縣北五十裏,出縣北四十八裏之竜祈山。又有酥溪,在縣北三十裏,出清潭山,流合於深溪,又西北流入於浦陽江。
綉川湖在縣治西。周九裏有奇,灌民田百餘頃。群峰環列,燦如組綉,因名。自宋至今,築堤修閘,為遊覽之勝。
○竜祈鎮縣北三十裏。宋置巡司於此。《志》雲,縣西三十五裏有智者同義鄉巡司,南四十裏有雙林明義鄉巡司,皆元置,今皆廢。又雙柏驛,在縣治東,唐置,宋曰義烏驛。熙寧五年,徙置於縣治西,曰綉川驛。元並置綉川站,明初廢。又待賢驛,在縣北三十裏,唐置,宋廢。又北二十五裏有竜祈驛,元置,並置竜祈站,明初廢。○蘆寨,在縣東北四十五裏,舊為戍守處。又縣南八十裏有赤岸隘,又二十裏達永康之柴嶺,最為關要。
興濟橋縣東三裏,跨東江上。舊有浮梁。宋慶歷三年,縣令薛揚祖更造石橋,號薛公橋,自是以後屢圮屢建。成化十八年重建,改今名。弘治以後,屢經修治,長四十有二丈。又廣益橋,在縣南三裏,地名下埠,萬歷七年始造浮橋,為往來要地。
永康縣府東南一百十裏。東至臺州府仙居縣二百八十裏,西至武義縣五十五裏,北至義烏縣百五十二裏,南至處州府縉雲縣八十裏。漢烏傷縣之上浦地。三國吳赤烏八年,分置永康縣,屬會稽郡。寶鼎初,屬東陽郡。晉以後因之。隋屬婺州。唐武德四年,置麗州。八年,州廢,仍屬婺州。宋因之。舊有城,相傳三國吳築,周一裏有奇,後廢。宋紹興中,重築,周三裏有奇。元廢。至正十三年,環以土墻,尋復圮。今編戶百二十三裏。
○石城山縣南十四裏。四圍含岈,如雉堞然。《地記》雲:昔黃帝曾遊此,所謂三天子都,此其一也,俗名天馬山。又南裏許為白雲山,危峰百丈,延袤數裏。○絶塵山,在縣東南二十九裏,以山勢出塵而名,一名東溪山。又縣東南三十裏有石室山,緣崖而上,南北二穴相通,可容數百人。又釜歷山,在縣南三十五裏,高峰圓聳,狀如覆釜,一名歷山。《志》雲:山周四十餘裏,其巔有田、有井、有潭,皆以舜名,以其名同於冀州之歷山也。縣東南四十裏又有靈岩山,周五裏,四面壁立,架石梁麯折而上,至裏許,中有洞,甚高廣,謂之靈岩。
方岩山縣東二十裏。高二百丈,四面如削,駕飛橋石梯而登絶頂,二岩相峙為關,上有亭,曰透關亭。自亭而入,地皆平衍,約數百畝,中有池,池側又有井,岩石泉澗,爭奇競勝。又壽山,在縣東五十裏,中有石洞,高廣五六丈,旁有小石洞瀑布泉諸勝。相近又有竜窟山,山之陽為小空同洞,宋陳亮讀書處也。又銅山,亦在縣東五十五裏,宋元中,嘗置場采銅於此,宣和以後廢。
桃岩山縣東北五十裏。山有洞,可容千人。稍北為華釜山,周二十餘裏,上平曠,四圍頗高,狀如釜,因名。《志》雲:縣東五十裏有方山,最高,升其巔,縉雲、武義、東陽、義烏諸縣山川,皆在目前。○橫山,在縣北十裏,一曰山,自此夷為坡坨,起伏相因,南傅華溪而止,即縣治也。又霞裏山,在縣西三裏,一名竜虎山,盤旋環顧,為縣治水口之鎮。
八盤嶺縣東八十五裏。嶺高險,路通天台。《見聞錄》雲:縣東北四十五裏有紫嶺,與義烏縣接界,頗險峻。又有楓坑嶺,在縣東北五十裏,當紫嶺之西,路出義烏,險峻倍於紫嶺,蓋即豐嶺矣。亦謂之杳嶺,見義烏縣。○牛筋嶺,在縣東南十五裏,兩崖石壁,如犬牙錯峙,中間一罅,僅通溪流。又岡𠔌嶺,在縣南二十五裏,上平坦有泉。正統十四年,括寇竊發,土人設寨於此以禦之。縣南三十裏又有紫鳳嶺,路出縉雲縣。
白窖嶺縣西北三十裏。又三十裏至茭道口,北至府城五十裏,為往來之徑道。《見聞錄》雲:自縣抵茭道,路皆仄隘。茭道以北皆坦平,利於馳突。茭道雖屬武義縣,而實永康、金華之要隘也。又挂紙嶺,在縣西北四十裏,接義烏縣界。《志》雲:縣東北四十裏有白眉岩,岩中容數百人,相近曰石倉岩,亦有石室玲瓏,今皆為佛剎。又東北五裏曰五指岩,遠望插天,狀如探雲。
○南溪在城南。亦曰永康溪。源出縉雲山中,北流入縣境,繞縣東南,合李溪諸水至城下,與華溪合,西折而北,合銅川諸水,入武義縣界,即南港之上源也。
華溪在縣城東。出縣東北五十裏密浦山,西南流至城下,縣東之烏江、鶴鳴、雲溪、酥溪諸水皆流合焉,又南會於南溪。○大銅川,在縣西北十七裏,或謂之大桐溪,有小銅川流合焉,入於永康溪。
○孝義寨在縣東九十裏靈山下。山亦名翠峰山,元設孝義巡司於此。前朝洪武七年,改置鎮守百戶,後廢。道出仙居縣。又馬鬃嶺寨,在縣東二百四十裏,亦接東陽縣界,又東四十裏至仙居縣。
四路口隘縣東北六十裏。與東陽縣接界。《聞見錄》:自永康趨東陽,出四路口長戶坑,為往來之徑道。又華溪驛,在縣治西,元曰延賓驛。前朝洪武三年,改今名。
武義縣府南八十裏。東至永康縣五十五裏,東南至縉雲縣九十裏。本永康縣地。唐天授二年,分置武義縣,屬婺州,尋更名武成。天末,復名武義。宋因之。舊有城,周一裏有奇,相傳吳越時築,宋廢。今編戶九十三裏。
○八素山縣北四十裏。山延袤數十裏,有八素潭,迤邐而上。又有八潭,相去各一裏,亦謂之九井,流為八素溪,一名奈溪,亦曰鬆溪。西流入金華縣之南溪。○竹岩山在縣東十四裏。《志》雲:縣之鎮山也。又白革山,在縣南四十裏,麯折險峻,泉石頗勝。
銅釜山縣西三十裏。群山環列,至為阻險。正統間,括寇起,居民結寨於其上,曰銅釜寨。又燕山嶺,在縣西南十裏,正統間,樞臣石璞剿括寇至此,改名烏竜嶺。又西南二十裏有大門岩,正統十四年,鄉民避亂處也。
稽句嶺縣南五十五裏。一名稽較嶺。嶺路崎嶇,南至處州府九十裏,而近為往來之徑道。《聞見錄》:縣南四十裏,曰竜門嶺,有竜門關。東達永康,東南出縉雲,要隘處也。自嶺而南十五裏,即稽勾嶺矣。又大妃嶺,在縣南四十裏,其相接者曰小妃嶺,接處州府宣平縣界。又盛嶺,在縣東南三十五裏,接縉雲縣界。○劉岩,在縣西三十裏,一名金公岩。崖石峻拔,鑿石梯至岩頂。前有一山,陡峭若屏幄然,曰招聖峰。後一山廓然石室,深廣五十丈,曰仙都壇。正統十四年,避處寇於此者以萬計,皆得免。又雙岩,在縣西四十裏。自山下迤邐而上五六裏,頂有二石室,今為僧捨。
○永康溪縣東二十五裏。自永康縣流入。縣本永康地,因名。東流合熟溪,繞流經縣東北五裏,又北入金華縣界而為南溪。○熟溪,在縣南十裏,源出處州府遂昌縣界,流入縣西,又東南合永康溪。一云源出縣西南三十裏九峰山,流經南郊外,東合永康水,縣西境白姥、雙坑、苦竹諸溪,悉匯入焉。溪水溉田,歲常倍熟,因名。
八素溪出縣北八素山。流入金華縣境,為鬆溪之上源。又梅溪,在縣西北二十裏,源出縣西二十裏大傢山,北流入金華縣境,俱註南溪。
○茭道市縣東北三十裏。舊置道山驛於此。洪武十四年,改曰茭道驛。弘治十四年,遷於舊驛之東,相去僅數步。隆慶初,改為茭道公館。《志》雲:驛北至府城五十裏,亦曰茭道口。又白溪口市,在縣北五裏,永康溪東岸,南行者由此捨舟登陸,北行者由此捨陸而舟之處也。縣西南十五裏又有苦竹市,路出宣平、麗水,此其駐頓處。○小坑口隘,在縣北四十裏,從小徑可達府城,其西又有邵傢、青塘、馬鞍、遙路諸嶺隘,山高徑僻,蓋皆南山東麓出府城之道。
浦江縣府東北百十裏。東至紹興府諸暨縣百裏,北至嚴州府桐廬縣九十裏,西至嚴州府亦九十裏。本義烏、蘭溪、富陽三縣地。唐天寶十三載,分置浦陽縣,屬東陽郡。五代梁開平四年,錢鏐奏改今名。宋因之。舊有城,周不及二裏,相傳吳越時築,後圮。明朝嘉靖三十六年重築,周五裏有奇。編戶百有三裏。
○豐安廢縣在縣西南。瀋約雲:漢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豐安縣。是也。晉屬東陽郡,宋、齊因之。隋省入金華縣。劉昭曰:建安四年,孫氏分大末立豐安縣。誤。
○竜峰山縣治東。三峰相屬,環顧縣左,有浮圖在其巔。《志》雲,浦江倚山為縣,此縣治之輔山也。又仙華山,在縣北八裏,一名仙姑山,又名少女峰。岩岫層疊,綺綉妍麗,為縣主山。其並峙者曰寶掌山,亦峻險。○湖山,在縣東十裏,兩山峙立,浦陽江出其中,曰湖山峽。又東三十裏曰球山,聳峙水口,亦名球山峽。
雞冠山縣東三十五裏。勢極高峻,可俯瞰二百裏外。其相聯者有三十六岡,重巒復嶂,前後相屬。○烏蜀山,在縣南三十裏,其山突然中起,衆峰羅列,小梅溪之源出於此,流入蘭溪縣,或謂之烏燒嶺。又縣西南有大洪嶺,則大梅溪所自出也。梅溪,今見蘭溪縣。
深裊山縣西南六十裏。重巒復嶺,峭拔千仞。溪流清澈,即浦陽江之源也。又壺盤山,在縣西南五十五裏,當金華北山之北,高出衆山,接蘭溪縣界。○岩坑山,在縣西北五十裏,上有水二派,東曰岩坑,南流入於浦陽江。北曰湖溪,北流入於富陽江。又響岩山,在縣北五十裏,有大洑、檀溪,二水流其下,盤折萬山中,流入富陽江。《志》雲:縣東北六十裏有江公山,山形如雞足,高出群峰之表。又大孤山,在縣北四十裏,峭壁削立,清溪映帶。縣北三十裏又有小孤山,岩險峻,攀援莫至。
五路嶺縣南十裏。長五裏,自縣入郡所經也。又大陽嶺,在縣南五十裏,與金華縣接界。高千餘丈,長十裏。○竹嶺,在縣北五十裏,自趾至頂,凡十八盤,亦名淡竹嶺。縣東北九十裏又有嶺,一名竹斤嶺,嶺下有竹斤澗,介於富陽。又井硎嶺,在縣西四十裏,路出嚴州,亦曰井坑嶺。
密溪岩縣南三十五裏。岩下爽塏,寬平如堂宇,可容三百人。岩上有泉,四時如檐滴,相近者又有轉輪岩,上亦平曠。○竹塞坑,在縣南三十裏,兩山合翠,高入雲漢,行者戰懼。
○浦陽江縣治南一裏。自深裊山東流百二十裏,入紹興府諸暨縣界,既浣江上源也。詳見大川浦陽江。
左溪縣東二十五裏。源出縣南三十五裏之白岩嶺,與大陽嶺水合流,一名雙溪,東北註於浦陽江。又深溪在縣東二十裏,出義烏縣竜祈山,流入縣界,註於浦陽江。又白麟溪,出縣東二十五裏之金芙蓉山,亦曰香岩山,東流入浦陽江。又縣東一裏有東溪,源出仙華山,西一裏有西溪,源出岩坑山,俱南流入浦陽江。又有稿溪,在縣南十裏,出縣南十五裏之白石山,東流亦入浦陽江。
東湖縣西南三十五裏。又西南五裏曰西湖,迤南曰椒湖。宋天聖初,邑人錢侃築塘瀦水,為灌溉之利。大觀間,其孫重修之,邑人謂之三湖。
○楊傢埠縣東四十裏。路通諸暨,有巡司,洪武六年置。萬歷中革。又縣西南二十五裏有橫溪市,路出蘭溪。《志》雲:縣東北百裏有鬆山坑口隘,與嚴州桐廬縣接界。○浦陽驛,在縣治東。宋紹定二年置,明初廢。又南橋,在縣南跨浦陽江上,宋元符中建。元至元間重修,築堤三百餘丈以障水,堤盡處又建小橋,以泄支流。今橋廣丈九尺,長三十丈有奇。
湯溪縣府西六十裏。西至衢州府竜遊縣五十裏,南至處州府遂昌縣百二十裏,北至蘭溪縣五十裏。本金華、蘭溪、竜遊、遂昌四縣地。前朝成化六年,郡守李嗣以其地在金、衢、處三府之交,阻山界水,居民獷悍,請置為縣。從之,築土城,周四裏有奇。今編戶八十五裏。
○古城縣西五裏湯塘山上。《志》雲:此為婺州舊治。又縣西三裏有古城山。
○鐵甲山縣西五裏。嘉靖中,礦賊作亂,官軍討敗之於此。又九峰山,在縣南十裏,峰巒秀拔,岩洞玲瓏,一名風子山。○福民山,在縣東南四十裏,高數百丈,峰巒聳秀,林木蓊蔚,為縣之勝概。相接者曰屏風山,以矗立如屏而名。又東南十裏有香爐山,衆山環列,卓然特起,縣之望山也。
銀嶺縣南六十裏,與遂昌縣接界。舊有銀嶺寨,亦要隘處也。又縣東南七十裏有市聚嶺,山溪深險,商旅由此出遂昌,必群聚而後行,因名。
○氵江縣北二十裏。上接竜遊,下通蘭溪,即浙江上流也。又有琳湖,在縣北十五裏。
白沙溪縣東南三十裏。源出遂昌縣山中,北流經縣境。又東北至金華縣界,入於南溪。
○山口寨縣南十裏。又縣東南二十裏有大岩寨,縣南五十裏有蘇村寨,皆正統十三年築,以禦括寇。
附見:
金華守禦千戶所在府治東。明初吳元年,置金華、歸安二衛。洪武三年,改置今所。
◇衢州府東至金華府一百九十三裏,東南至處州府三百六十裏,南至福建建寧府五百裏,西至江西廣信府二百四十裏,東北至嚴州府二百六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六十裏,至南京一千四百五十裏,至京師三千八百四十裏。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越地。秦屬會稽郡。兩漢因之。三國吳屬東陽郡。晉、宋以後,皆仍舊。隋屬婺州。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析置衢州以州西三衢山為名,治信安縣。六年,輔公祏叛,州廢。垂拱二年,復置。天寶初,曰信安郡。乾元初,復為衢州。宋因之。元曰衢州路。明初曰竜遊府宋竜鳳八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也,尋改衢州府九年改,領縣五。今亦曰衢州府。
府居浙右之上遊,控鄱陽之肘腋,掣閩、粵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東南有事,此其必爭之地也。《圖經》雲:衢州川陸所會,四通五達,江浙閩廣之所輻輳,守兩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與敵也。爭兩浙而不爭衢州,是以命與敵也。雖然,攻守萬端,巧拙異用,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而已矣。
西安縣附郭。秦會稽郡大末縣地。漢因之。後漢初平三年,分立新安縣,仍屬會稽郡。三國吳寶鼎初,改屬東陽郡。晉太康元年,改曰信安,仍屬東陽郡。唐為衢州治。鹹通中,改今名。今編戶一百六十五裏。
○信安城相傳舊城在今城西。宋宣和三年,方臘作亂,始築今城。紹興十四年,以水圮增修。嘉定三年及十一年,皆營治。元至正中,嘗營築,後圮。前朝弘治十二年,增修完固。嘉靖三十九年,復營治。萬歷天啓間,皆經營葺。有門六,城周十裏有奇。
盈川廢縣府南九十裏。《志》雲:竜遊西有刑溪,陳時留異據東陽,惡刑字,改曰盈川。唐武後如意元年,分竜丘置盈川縣,因以為名。元和七年,省入信安縣。
○崢嶸山府治西北。三國吳遣徵虜將軍鄭平,以千人守崢嶸鎮,即此。王象之曰:昔有柴宏者,屯兵於此,後訛為崢嶸。其東南相連者,曰龜峰山,府治枕其麓。《宋史》:方臘陷衢州,州守高至臨於龜峰築城。是也。
岩山府西十裏。四面壁立,絶頂平曠,可數十畝,中有石井,鼕夏不竭,相傳黃巢常屯兵於此。又西十裏為屹石山,平地拔起五峰,下臨溪水。○烏石山,在府西四十裏,延袤十數裏,巨石周匝如城,石門可入,俗呼寨門,中蓄水田,有福應院,自府境趨江右者多道此,有嶽武穆題名石。
爛柯山府南二十裏。一名石室。《通典》謂之石橋山,以中有石橋也。《道書》謂之青霞第八洞天,即晉樵者王質遇仙處。又南裏許曰響𠔌山,崖壁峭立,水環其趾,崖半有穴,風噓則鳴,因名。○疊石山,在府南四十裏,以層岩纍疊而名。《志》雲:府南七十五裏有爵豆山,舊出銀礦,唐元和四年閉塞。五代時,錢氏復開,後仍閉。又有銅山,在縣西北百裏。宋時山出銅錫鉛,明朝産礦,徽、處二郡民,群聚取礦於此。嘉靖中,官兵蕩平之,因設兵戍守。
塘山府東三十裏。高百仞,頂有塘,深不可測,亦曰塘臺山。又東五裏曰烏臣山,有東西兩山連亙。其西山尤雄秀,高可六七裏。《志》雲:縣東二十餘裏有翠徽山,高十餘裏,上有平田可數十畝,旁為仙岩,中空可坐數十人。明太祖兵下江右,凱旋過此,御書仙岩洞天四字刻於石。○綉峰山,在府東五十裏。一名鵝籠山,有三塢、一池,稱為奧區。其旁為九仙岩,峻峭百仞,狀如屏,攀援甚艱,相對者為師姑岩,下容數百人。又紫徽山,在府東南五十裏,與鵝籠相接,一名迷茨山,峰巒際天,邈絶群嶺。
項山府北四十裏。山陡峻,內有桐岩,旁列諸峰,勢如奔馬,上有項羽廟,因名。又北四十裏有鳳山,上極平曠,可治田圃,芝溪出焉,南流合於衢港。又梧桐峰,在府北七十裏。《志》雲:與府東紫薇峰相對,號南北高峰。
大金竹嶺府南百二十裏,與處州府遂昌縣接界。又南至遂昌百五十裏。有馬嶺口,在府東南百三十裏,亦南出遂昌之道也。○灰嶺,在府北九十五裏,與嚴州府遂安縣接界。又北至壽昌縣百裏。或曰即遂安縣之猥嶺也,去縣五十裏。
○衢江在城西。源出仙霞嶺曰大溪,經江山縣東,又北流至城西南,而信安溪流合焉,曰雙港口。經城西,又繞出城北,東流至城東十五裏雞鳴山下,而定陽溪流合焉。亦曰衢港,亦曰信安江。《唐志》:元和十一年,衢州山水害稼,深三丈,毀州郭。即此水也。又東北流,經竜遊縣界,亦曰盈川溪,又東入金華府蘭溪縣界,與婺江合。鬍氏曰,浙江有三源,此其一也。詳見大川浙江。
信安溪在城西南二裏。《漢志》大末縣有水,即此。一名西溪,源出開化縣東北百際嶺,經常山縣東南流,至府城西南,合於衢江。又有柘溪,在府西十五裏,即西溪之支流也。一名扌縻溪,自常山縣流入界,閤府境之烏溪、石空溪、馬溪、儻溪、後溪諸水,皆匯於信安江。至城北五裏,溢為浮石潭。
定陽溪府東十五裏。一名東溪。源出遂昌縣周公嶺,入府境東北流,至雞鳴山下,合於衢江。《志》雲:東溪出紫薇山,沿周公源,過相思源口,循縣南二十裏之九竜山下,又緣響𠔌、石室諸山麓而東北出。昔人於此橫溪築堰,分派導流,迤邐而北,灌田五萬六千餘畝。
彭湖府東十五裏。廣數十丈,延袤五裏。《志》雲:府東三十五裏有井湖,廣百步,長亦五裏。縣東四十五裏又有木湖,乃竜遊清皎湖之表,匯流於此。又神塘,在府東五十五裏,唐開元五年,因風雷摧山,偃澗成塘,溉田二百頃。
招賢渡府西南三十裏,信安溪渡口也。路達常山。又魁星閘,在小南門外,蓄水灌入城內,環繞城河。○浮石潭,在縣東北五裏信安溪中,有石高丈餘,水大至亦不沒。潭下有帝王灘,相傳明太祖自江右旋師過此,嘗駐蹕焉。士民榮之,因以為號。
○柏固寨府東南四十五裏。有柏固巡司,又有嚴剝寨巡司,在府西南百二十裏,皆明初置。○上航埠頭驛,在府西三裏,舊為水驛。弘治八年,廢信安水驛,為上航埠頭水馬驛。
通和橋在城西朝京門外。萬歷三十九年,創置浮橋,長八十餘丈。又東磧浮橋,在府東十裏,為往來通道。又東二十裏曰安仁街,陸走竜遊,府東之要隘也。
竜遊縣府東七十裏。北至嚴州府壽昌縣百二十五裏,東至金華府蘭溪縣九十裏,東南至處州府遂昌縣百裏。秦置大末縣,屬會稽郡。兩漢因之。晉屬東陽郡。宋、齊仍舊。隋省縣入金華。唐武德四年,復置大末縣,又置州於此。八年,州縣俱廢,入信安。貞觀八年,改置竜丘縣,屬婺州。垂拱二年,屬衢州。後唐長興二年,吳越改曰竜遊。宋初因之。宣和四年,改曰盈川縣。紹興初,復曰竜遊。舊無城,明朝隆慶二年創築,萬歷元年增修,城周六裏。編戶二百十五裏。
○姑衊城在縣北。今府境,故姑衊地。《國語》:勾踐之地,西至於姑衊。又《左傳》哀十三年,越伐吳,吳王孫彌庸見姑衊之旗,是也。杜預曰:姑衊,今東陽大末縣,相傳溪之南即其故城。
大末城在縣治西。《漢書》註:大,音如闥。李留之曰:自杭而上,至常山六百九十五裏,逆流多驚灘,以竹索引船乃可上。大,讀如達,義有取焉。王象之曰:竜丘,故大末也。唐光化二年,淮南宣州將康儒敗兩浙將王球於竜丘,擒之,遂取婺州,即此。○白石廢縣,在縣南。唐武德四年,析大末縣地置白石縣,屬州。八年,省入信安縣。又南有武安廢縣,唐證聖二年置,尋省入竜丘。
○竜丘山縣東四十裏。有九石特秀,亦曰九峰。以狀若芙蓉,亦名芙蓉山。中有三疊岩,其相近者有方山,産茶。又石壁山,在縣東三十裏,下臨溪。
靈山縣南四十裏。其下為靈溪,有靈山市,路通遂昌。一名徐山,相傳以徐偃王名。其相近者有塔山,在靈溪中,孤嶼屹立,四水環流。又聖壇山,在縣南三十裏,山高五裏,鳥道縈紆,名十八麯,上有天生池。○岑山,在縣南十五裏。自金華望之,正當其面,因名婺女照臺山。俗呼筆架山。又白石山,在縣南四十五裏。《志》雲:唐初嘗以此山名縣。
梅嶺縣北五十裏。路通壽昌縣。又三元嶺,在縣南六十五裏。高三裏,路出遂昌。○白佛岩,在縣北三十五裏,其地險峻,人跡罕至。
○溪縣北五裏。即衢江匯信安、定陽諸溪,流入縣界,經縣西南三十裏,一名盈川溪,至縣北名溪。唐初置州,以此。又東入湯溪縣境。
靈溪在縣治東南。溪自遂昌縣北流經縣南靈山下,曰靈山港。繞城南,復折而東,又北達於溪。又築溪,在縣東二十五裏。《志》雲:溪源出處州府鬆陽縣界大方山,入縣境七十裏,合馬報溪,西北流入於溪。
五百人湖縣東北三十裏。周二裏,溪諸水所匯,溉田五百餘頃。又有西湖,在縣治西。宋令馬天驥鑿此,以擬杭之西湖。又有清皎湖,在縣西二十五裏,與西安縣接界。
○湖鎮市縣東三十裏。路出蘭溪,有湖鎮巡司,明初置。又豪嶺寨,在縣南五十裏。又縣東南七十裏有赤津嶺寨。縣南又有小蓮寨、上塘寨,俱接遂昌縣界。正統中置,以備礦寇。
坡亭縣北五裏。坡在水旁。唐武德四年,州蓋置於此。宋建亭於坡上,亭廢,亦曰坡岩。《志》雲:氵江南舊有波驛,弘治六年,徙溪北水次,尋圮於水,復徙溪南,地名泥灣,曰亭步水馬驛。○大虹橋,在縣南,路出遂昌,山崖高險,阻塞難行。天順四年,令王瓚鑿石構橋,遂為通道。又通駟橋,在城東,跨靈溪上,長百丈。宋紹興中建,後嘗修葺。
常山縣府西八十裏。南至江山縣五十裏,西至江西廣信府玉山縣七十裏,北至開化縣八十裏。本大末縣地。後漢建安二十三年,孫氏分新安置定陽縣。三國吳寶鼎初,屬東陽郡。晉以後因之。隋廢入信安。唐鹹亨五年,復析置常山縣,屬婺州。垂拱二年,屬衢州。乾元初,屬信州,後復故。宋初因之。鹹淳末,改為信安縣。元復曰常山。舊無城,明朝正德七年,以姚源賊亂,築城備禦,周三裏有奇。編戶一百有六裏。
○定陽城縣東南三十裏。後漢末,孫氏置縣於此,至隋始廢。《志》雲:今其地名三岡,遺址猶存。又縣東南招賢鄉有信安廢縣,相傳晉時置縣於此。
○三衢山縣北二十五裏。昔有洪水暴出,派山為三道,因名。峰岩奇秀,甲於一郡。唐取以名州。其相接者曰容車山,下有碧玉、蓮花二洞,山高三百丈,周環五裏。又有石門山,石徑僅容一人,下臨金川。○嚴𠔌山,在縣北三十八裏,石壁高百餘丈,山脅有洞,流泉不竭,下多嚴姓,因名。
常山縣東三十裏。縣以此名,一名長山。絶頂有湖,廣數畝,亦曰湖山。巨石環繞,儼如城郭。王象之曰,即信安嶺也。陳天嘉初,留異據東陽時,江、郢二州俱為王琳所有。異因與琳自鄱陽信安嶺潛通使往來,今自衢州經信州達於鄱陽,必由常山,所謂嶺路也。舊《志》雲:唐時常山縣城蓋治常山之麓。
菱湖嶺縣北二十五裏。《志》雲:自縣至開化凡八十裏,嶺為往來之衝。又木綿嶺,在縣南十裏,由此達江山縣之道也。○寶蓋洞,在縣西五十五裏,球川之上。正德七年,以姚源盜起,置戍於此。又縣西南三十餘裏有白石塢濠坑,亦是時置戍處也。
○金川縣北半裏。一名馬金溪,源出開化縣東北馬金嶺,流入界,經縣北五裏,有壘石突出溪中,謂之金川灘,縣北諸溪流皆由此匯入焉。其水最大,勝三百斛,舟繞縣郭而東合文溪,又東南流五十裏,入西安縣界,即信安溪之上流也。○馬溪,在縣西北五裏。自開化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十裏至石門,合於金川,亦曰雙溪。
文溪在縣東。自江山縣流入縣境,縣南諸溪流皆匯入焉,匯金川水入西安縣界。郡志,今縣南一裏有石空溪,自江山縣流入界,至縣南十裏有私溪,自縣西南流合焉,謂之新開溪,蓋即文溪矣。又有儻溪,在縣西北五裏,源出玉山縣境,沿流至縣北五裏入金川。○招賢溪,在縣東三十裏,東流三十裏入金川,與西安縣境相接。又浮河溪,在縣東北五十裏,亦南流入金川。
球川縣西五十裏。四山環抱,川經其間,險僻處也。
○草萍驛縣西四十裏。江浙於此分界。又西四十裏即江西玉山縣也。隆慶初,並入廣濟驛,置公館於此。今詳見玉山縣。○廣濟驛,在縣城東。舊在城內,嘉靖四十二年,遷今所。本曰廣濟水驛,後並入草萍馬驛,曰廣濟渡水馬驛。驛前有廣濟渡浮橋。又新站,在縣東五十裏。《聞見錄》:水南、浮河、新站三路,為縣境達府城之要口。
甘露鎮縣西北四十裏。五代梁開平二年,淮南攻危仔昌於信州,吳越攻淮南甘露鎮以救之,即此。或以為潤州之甘露鎮,誤也。
江山縣府西南七十五裏。南至福建浦城縣二百三十裏,西南至江西永豐縣百二十裏,西北至江西玉山縣八十裏。本信安縣之南川地。唐武德四年,置須江縣,屬衢州。八年,省。永昌初復置,仍屬衢州。五代唐長興二年,吳越改江山縣,宋鹹淳末,改為禮賢縣。元復曰江山。舊無城,前朝隆慶二年創築,周二裏有奇。編戶一百二十七裏。
○西山在縣治西。峰巒秀拔,下有須泉,一名梅花泉。又有騎石山,在縣西二裏,與西山相接。縣南五裏又有景星山,與騎石相對,本名突星山。宋紹興間,改今名。又航埠山,在縣東一裏,山勢逶迤,鹿溪經其陽。○湖山,在縣北二十五裏。《志》雲:山高百丈,周五十裏,山半有石城,內有腴田。
江郎山縣南五十裏。《志》雲:山高六百尋,一名金純山,一名須郎山。有石峰聳秀,俗呼江郎三片石,山頂有池,人跡罕至。錢氏以此山名縣。又浮蓋仙山,在縣南百裏,有岩洞泉石之勝。又南十裏曰覷心山。俱以峻拔而名。相近者又有箬山。志雲箬山在縣南百裏,高出仙霞之上,晴霽時可望衢城。○石門山,在縣南三十裏,往來者皆道出山麓,謂之石門街。
仙霞嶺縣南百裏。《志》雲:嶺長二十裏,高三百六十級,有二十八麯。又南十裏為大竿嶺,又二十裏為小竿嶺,皆閩浙之襟要,行旅必由之道也。今詳見重險仙霞。
璩公嶺縣東南六十裏,路出處州府遂昌、竜泉二縣。又東磧嶺,在縣東南百裏,與遂昌縣接界。○大陳嶺,在縣西北十二裏,路出常山。又有大嶺,在縣西北二十裏,亦出常山之道也。又紅旗嶺在縣南三十五裏,路出江西玉山縣。
○大溪在縣城東。一名鹿溪,亦曰鹿頭溪。仙霞諸嶺之水,至清湖渡,始通舟楫,北流經城下。又東北十八裏而為大溪灘,舊有浮橋,一名渡江頭,為縣境之衝要,又東北入西安縣境,是曰衢江,即浙江之南源也。
文溪縣西三十五裏。出縣南九十裏石鼓山,又合四境群山之水,匯為一溪,北流入常山縣,與金川會,復折而東南入西安縣界。○口溪,在縣東南十裏,自遂昌縣流入界,合於大溪。又縣境有青草洲。《郡國志》:由鄱陽郡東南至須江青草洲七百五十裏雲。
清湖渡縣南十五裏。官置浮梁,以濟行旅。有清湖鎮,為閩浙要會,閩行者自此捨舟而陸,浙行者自此捨陸而舟矣。○峽口渡,在縣南六十五裏。《輿程記》:自清湖渡至峽口渡,凡五十裏,渡闊三十餘丈,泛濫時,一望無際,淺涸則磷磷石澗耳,居人為竹筏往來,上下溪澗,輕捷如鷗。
○仙霞關在仙霞嶺上,有巡司戍守。舊名東山巡司,初置嶺下。成化間,徙於嶺上。又有小竿寨,在縣南百三十裏小竿嶺上,舊有小竿巡司,今革。俱詳見前重險仙霞。
白達寨縣東八十裏。又縣西五十裏有新塘寨,縣西南六十裏有馬鞍寨。皆正統中置,以備礦寇。又有峽石寨,在縣南七十裏,即峽口渡,路通江西、福建,為設險處。○禮賢鎮,在縣西三十五裏。文溪經其西,亦往來要地也。
開化縣府西北二百裏。東北至嚴州府遂安縣百二十裏,北至南京休寧縣二百四十裏,西北至南直婺源縣百七十裏,西至江西德興縣百四十裏,西南至江西玉山縣百四十裏。本常山縣地。宋乾德四年,吳越錢氏置開化場。太平興國六年,升為縣。縣無城,明朝正德六年,創築。嘉靖二十九年,以水圮增修。隆慶二年,復營繕。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一百六十裏。
○鐘山縣治北二裏。金溪經其下,一名覆釜山,縣之主山也。又蟠桃山,在縣東北五裏,岩壁峻立,山徑縈紆。其南曰王母山,在縣東五裏,山高而銳中有靈湫。《志》雲,縣東二十五裏有雅金嶺,周五十裏,路出常山,嶺勢壁立。山半亦有靈湫,名攝竜洞。
石耳山縣西八十裏。周回三百裏,連亙婺源、德興二縣界,中有竜湫。又古田山,在縣西百裏,與石耳相峙,高十五裏,中有田百畝,田畔亦有竜湫。
金竹嶺縣北六十裏,道出休寧縣。有開化巡司戍守。《志》雲:自嶺而北六十裏,至休寧縣界之江嶺。是也。又馬金嶺,在縣北九十裏,東接遂安,北接休寧,最為衝要。○百際嶺,在縣北五十裏。其相接者有風嶺,與婺源縣接界,明初下徽州,元將李剋魯退屯浙西紮溪源,既而前軍至界首百際嶺,元兵逆戰,大敗之,是也。紮溪,或云在嚴州府遂安縣界。
菱塘嶺縣西南八十裏。與江西玉山縣分界,自嶺至縣六十裏。又歇嶺,在縣西北七十裏,自嶺而西,由白沙以抵德興,為往來通道。《志》雲:縣西南三十裏有芹嶺,又有遁嶺,相連並峙,高皆切雲。○誾嶺,在縣東北七十裏,與遂安縣分界。又五十裏而繞遂安。又深山嶺在縣東四十裏,縣東南五十裏又有蓼嶺,皆路出常山縣。
○金溪在縣治東。有二源,一出馬金嶺,一出百際嶺,合流而南,繞城北而經城東,又南流至華埠,始容小舟,入常山縣境,曰金川,而流始大。縣境諸溪流皆匯入焉,亦曰馬金溪,即信安溪之上源也。《志》雲,信安溪水大抵從江西玉山縣懷玉山而分,自山以西,水皆西流入於湖,自山以東,水皆東流入於江,懷玉山蓋近縣西界也。
馬溪在縣東。發源縣東十五裏白馬山下,合大駛、小駛二澗,西南流三十五裏,至常山縣境,註於金溪。又竜山溪,在縣南三十裏,一出縣西南八十裏之壕嶺,一出縣南七十裏之梨嶺,回環十二麯,至華埠註於金溪。○聲口溪,在縣西二十裏。其上流為池淮溪,有兩源,一出歇嶺,一出縣西百裏大榕嶺,合流至縣西三十裏滕岩下之池淮畈,曰池淮溪。又東為聲口溪,復東南流十五裏,註於金溪。《志》雲:縣西三十裏有楊淮水,出江西樂平縣界,縣東北七十裏有誾嶺水,下流皆入馬溪。
○白沙關縣西八十裏。路出德興縣,自嶺而西七十裏,即縣治也。又白石寨,在縣西二十五裏,舊為戍守處。
馬金鎮縣北三十五裏。以馬金嶺而名。有巡司戍守,今革。○華埠鎮在縣南三十裏,自常山至縣,此為通道。隆慶中,設營於此以禦寇,曰華埠營。
附見:
衢州守禦千戶所在府治西。元置鎮守保甲萬戶府。明初,改置仁和衛,尋改為守禦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