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戰國時代   》 公元前三一七年 甲辰      柏楊 Bai Yang

  (表略)
  1 秦王國(首都鹹陽【河南省鹹陽市】)跟韓王國(首都新鄭【河南省新鄭縣】),在修魚(河南省原陽縣)會戰,韓軍大敗,死八萬人。秦軍追至濁澤(河南省新鄭縣西南),生擒韓軍大將魏 、申差,各封國震恐。
  2 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國務官(大夫)跟蘇秦爭寵奪權,派刺客刺死蘇秦。
  3 魏王國(首都大梁【河南省開封市】)宰相張儀,嚮魏王(二任襄王)魏嗣建議說:“魏王國土地還不到一千裏,武裝部隊不過三十萬,地勢平坦,沒有高山大河的險隘,到處都要防備,力量自然分散,邊防軍分別駐紮楚(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縣】)、韓、齊、趙(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四國邊界,真正固守防地的,不過十萬人而已,不可諱言,魏王國已成為一個戰常各國曾經締結合縱同盟,組織抗秦陣綫,在洹水(河南省安陽市北安陽河)發誓結為兄弟之邦,看起來隆重盛大,好像真的一樣,其實不然,同一父母生的親兄親弟,為了爭奪財産,還互相砍殺。國際之間,再重彈蘇秦當年的老調,結局失敗,至為明顯。你如果拒絶臣服秦王國,秦王國必有反應,一旦大軍發動攻擊,在南方進攻河外(黃河以南地區),在北部占領捲城(河南省原陽縣西)、衍城(河南省鄭州市北)、酸棗(河南省延津縣),再襲擊衛國(首府濮陽【河南省濮陽市】),控製陽晉(山東省鄆城縣東)。於是趙國不能南下,魏王國不能北上,世界被攔腰斬斷,一分為二。‘縱’(南北)既不存,你們從哪裏‘合’呢!你的國傢想不陷入睏境都不可能,請大王三思。我這樣建議,不是為我個人的利益,所以請你准許我的辭職。”魏嗣被他說服,宣佈退出南北合縱同盟抗秦陣綫,請張儀擔任中間人,跟秦王國和解。
  張儀辭去魏王國宰相,回到秦王國,再擔任秦王國宰相。(一個人可以在兩個敵對的國傢,擔任掌握國傢命運的宰相,是戰國時代特有的政治市常不過,類似蘇秦、張儀這種縱橫國際、智慧型的宰相,可能衹有尊貴的名義,處理若幹特定的外交事務、國防軍事及內政上重大决策,恐怕不能參與。)
  4 魯國(首府麯阜【山東省麯阜市】)國君(三十四任景公)姬偃逝世,子姬旅繼位(三十五任),是為平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凡 例柏楊序(1)柏楊序(2)柏楊再序
趙頊序司馬光進呈《資治通鑒》表《戰國時代》導讀公元前五世紀
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1)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2)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3)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4)
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5)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6)公元前四○二年 己卯公元前四○一年 庚辰
公元前四世紀公元前四○○年 辛巳公元前三九九年 壬午公元前三九七年 甲申
公元前三九六年 乙酉公元前三九四年 丁亥公元前三九三年 戊子公元前三九二年 己醜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