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110节:鲁出圣人,东方之光破拂晓(2)
刘绪义 Liu Xuyi
孔子很高兴接受了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作弟子,这一年,孔子十七岁,也是孔子第一次在《左传》中第一次正式露面。
那么,为什么孟僖子对年青的孔子这么推崇,称之为"达人",而阳虎却要讥讽他呢?
这里的奥秘就在于两人的政治主张不同,阳虎作为季氏的家臣,季氏虽然在鲁国独揽朝政,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发生像齐、晋两国那样的取而代之的情况,而阳虎却是有野心的,他一直图谋背叛季氏。而孔子恰恰主张裁抑贵族奢僭非礼的做法。由此,阳虎对孔子的不满是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孟僖子和阳虎对孔子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在孔子的思想深处,他是以鲁国的开国之君周公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也许正是目睹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几件春秋史上的大事,孔子对周公所制定的礼乐是充满了向往之情。孔子多次谈到他对周公的崇拜。比如,《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泰伯》中孔子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孔子自然是以周公的粉丝自居。
其次是老子。
孔子三十岁那年,(公元前522年),南宫适向鲁昭公请求派他和孔子一起去考察周的礼乐,昭公给了他们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仆人,他们就到了洛阳,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老子。
《史记·乐书》索隐引《大戴礼》云:"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说苑·敬慎篇》载:"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鍼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这是说孔子入周问礼时,在周室太庙里看到"金人"的事。《孔子家语·观周篇》则说: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聘,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
老子是周王室的征藏史,也就是今世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之类人物。早年的老子身处周天子身边,对周礼自然非常熟悉,他留给后世的那部《老子》给人的印象却是反礼的,这正是老子对周礼的崩坏特别是周礼的形式化越来越明显之际,看到了在这个时候,周礼对于治世已经无能为力,因而,才主张废除周礼。孔子与老子明显是两类人,孔子没有受过正规的官学教育,而老子显然是官学的代表。
老子临别时,赠言孔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我想,这一次见面,孔子肯定与老子大谈周礼之好处,并表达了要克己复礼的决心。所以老子对他既泼了冷水,又提醒他注意保身。老子以"得时"二字提醒孔子不可鲁莽,以去骄与欲告诫孔子注意行事方法,这种关切,表现出一个长者对年青好学的孔子的关爱。
孔子对老子的崇敬,从孔子这次见老子回来后对他的评价就可看出来,他说:我见了老子,没法捉摸他,他大概就是一条龙吧。
此后,孔子又有三次去专程见了老子。
一次是从老聃助葬于巷党。《礼记·曾子问》载:?
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枢就道右,止哭以听变。即明反,而后行,日礼也。'反葬,而丘问之。"?
这里的"堩",是墓地的道路,"巷党"为地名。《论语·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高亨先生指出:"《论语》有巷党,《曾子问》也有巷党,都与孔丘有联系,当然是一个地名。……《论语》的巷党即在鲁国,《曾子问》的巷党也在鲁国,更是没有疑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 | 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 | 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 | 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 | 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 | 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 | 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 | 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 | 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 | 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 | 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