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110節:魯出聖人,東方之光破拂曉(2)
劉緒義 Liu Xuyi
孔子很高興接受了孟懿子與南宮敬叔作弟子,這一年,孔子十七歲,也是孔子第一次在《左傳》中第一次正式露面。
那麽,為什麽孟僖子對年青的孔子這麽推崇,稱之為"達人",而陽虎卻要譏諷他呢?
這裏的奧秘就在於兩人的政治主張不同,陽虎作為季氏的傢臣,季氏雖然在魯國獨攬朝政,但終其一生都沒有發生像齊、晉兩國那樣的取而代之的情況,而陽虎卻是有野心的,他一直圖謀背叛季氏。而孔子恰恰主張裁抑貴族奢僭非禮的做法。由此,陽虎對孔子的不滿是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麽孟僖子和陽虎對孔子的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在孔子的思想深處,他是以魯國的開國之君周公為學習和崇拜的對象。也許正是目睹三傢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幾件春秋史上的大事,孔子對周公所製定的禮樂是充滿了嚮往之情。孔子多次談到他對周公的崇拜。比如,《論語·述而》中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泰伯》中孔子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孔子自然是以周公的粉絲自居。
其次是老子。
孔子三十歲那年,(公元前522年),南宮適嚮魯昭公請求派他和孔子一起去考察周的禮樂,昭公給了他們一輛車、兩匹馬和一個僕人,他們就到了洛陽,在這裏,他第一次見到了老子。
《史記·樂書》索隱引《大戴禮》雲:"孔子適周,訪禮於老聃。"??
??《史記·孔子世傢》載: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竪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已。'"
《史記·老子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歷鄉麯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己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纍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偽,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竜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竜邪!'"
《說苑·敬慎篇》載:"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鍼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這是說孔子入周問禮時,在周室太廟裏看到"金人"的事。《孔子傢語·觀周篇》則說: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聘,博古知今,通禮樂之源,以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對曰:"謹受命。"
老子是周王室的徵藏史,也就是今世的國傢圖書館館長之類人物。早年的老子身處周天子身邊,對周禮自然非常熟悉,他留給後世的那部《老子》給人的印象卻是反禮的,這正是老子對周禮的崩壞特別是周禮的形式化越來越明顯之際,看到了在這個時候,周禮對於治世已經無能為力,因而,纔主張廢除周禮。孔子與老子明顯是兩類人,孔子沒有受過正規的官學教育,而老子顯然是官學的代表。
老子臨別時,贈言孔子:"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己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虆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我想,這一次見面,孔子肯定與老子大談周禮之好處,並表達了要剋己復禮的决心。所以老子對他既潑了冷水,又提醒他註意保身。老子以"得時"二字提醒孔子不可魯莽,以去驕與欲告誡孔子註意行事方法,這種關切,表現出一個長者對年青好學的孔子的關愛。
孔子對老子的崇敬,從孔子這次見老子回來後對他的評價就可看出來,他說:我見了老子,沒法捉摸他,他大概就是一條竜吧。
此後,孔子又有三次去專程見了老子。
一次是從老聃助葬於巷黨。《禮記·曾子問》載:?
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樞就道右,止哭以聽變。即明反,而後行,日禮也。'反葬,而丘問之。"?
這裏的"堩",是墓地的道路,"巷黨"為地名。《論語·子罕篇》:"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高亨先生指出:"《論語》有巷黨,《曾子問》也有巷黨,都與孔丘有聯繫,當然是一個地名。……《論語》的巷黨即在魯國,《曾子問》的巷黨也在魯國,更是沒有疑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