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嚮共和   》 第十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六)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慈禧一直微笑着聽光緒說話,這時接過書,一邊翻動,一邊問翁同龢:“翁師傅,聽皇帝這樣一說,滿朝的大臣,好像一個也比不上這個康有為,他真有那樣的見識嗎?”
  翁同龢為難了,斟字酌句地說:“臣以為,康有為確有其過人之處,不過說滿朝大臣都比不上他,皇上好像並無此意……”
  “這麽說,是我冤枉皇上了……”慈禧還是微笑着說。
  翁同龢慌了,“微臣沒有那樣說……”
  慈禧:“你說了也不要緊!皇上剛纔把康有為誇成一朵花兒似的,我聽了是有些氣不順……皇帝你也不要在意!他康有為再怎麽個碩學通纔,能強過許多大臣去?遠的不說,起碼翁師傅的學問我們娘兒倆心裏是有底的吧?”
  光緒勉強點了點頭。
  翁同龢卻顫聲道:“太後這樣說,讓微臣不勝惶恐。”
  慈禧:“你也用不着惶恐,我這是說的事實。榮祿告訴我,當康有為說要完全仿效西法時,你卻道,‘西法不可不講,但聖賢義理之學尤不可忘’!你是這樣說的嗎?”
  翁同龢:“臣是這樣說的。”
  “說得好1慈禧贊賞道,“單憑這一點,你就比康有為高了許多去1她轉對光緒,“皇帝想重用康有為,這沒什麽。但千萬不能冷落了翁師傅這樣的元老重臣1
  光緒低沉地說:“兒臣記下了。”
  慈禧又對翁同龢說:“聽說這個月初八是翁師傅七十大壽?”
  一句話說得翁同龢熱淚盈眶,忙不迭地說:“微臣何幸?敢勞太後連臣的生日都記在心裏1
  慈禧笑着說:“這倒不是我記性好,而是翁師傅的門生故吏滿天下,他們都張羅着要給老師做壽,這動靜就大了1
  翁同龢忙道:“臣是一直不許他們胡闹的。”
  慈禧:“做做壽,圖個吉祥,這怎麽是胡闹呢?這不,我這兒還給你準備了一件小小的壽禮哩1
  她回頭吩咐:“小李子,你將福建進貢的那把紗葛折扇拿來,送給翁師傅1
  李蓮英:“嗻1
  五
  珍妃寢宮,依舊是紗幔低垂,燈光朦朧。
  光緒和珍妃的談話從紗幔後低低傳出來。
  珍妃:“皇上今兒個興致好像不是很高?”
  光緒:“翁同龢可惡1
  珍妃:“好好的,皇上怎麽扯到他身上去了?”
  光緒:“他陰執兩端1
  珍妃:“怎麽個陰執兩端?”
  光緒:“就是在朕面前一套,在太後面前又是另一套1
  珍妃猶豫了一下說:“臣妾覺得翁師傅不是那種人……”
  光緒:“怎麽不是?開始恭親王說他‘怙勢弄權’,朕也是將信將疑,後來試了他好幾次,可不就是‘怙勢弄權’1
  珍妃:“可他對皇上的確是忠心耿耿的。”
  光緒:“那要看怎麽個忠法?如果衹為自己獲得專寵而貽誤天下,這個忠朕不稀罕1
  珍妃:“皇上這樣說有依據嗎?”
  光緒:“康有為的事就是依據!朕準備重用康有為,而他,就是橫亙在朕和康有為之間的一塊巨石……”
  珍妃:“皇上這樣說,就不怕上人傢的當,毀了自己的臂膀?”
  光緒:“他自己不自重,怨不得朕……愛妃,你這是怎麽了?”
  珍妃:“沒什麽,臣妾衹是覺得皇上變了,變得刻薄而不近人情了。”
  ……
  養心殿西暖閣,光緒在看折子,越看眉頭皺得越深。
  旁邊剛毅還捧着厚厚一摞奏摺。
  剛毅:“這是御史王鵬運上的折子,彈劾翁同龢‘納賄不軌’;這是安徽藩司於蔭霖上的折子,彈劾他‘誤國無狀’;這是高燮的折子,這是李盛鐸的折子……”
  光緒:“都留在這兒,你跪安吧。”
  剛毅從西暖閣出來,早已守候在外的懷塔布便迎了上去。
  懷塔布:“怎麽樣?”
  剛毅:“我都沒弄明白,怎麽一下冒出那麽多折子對着翁同龢?
  懷塔布:“哼,平日衹見他的親信弟子,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今日也讓他嘗嘗被彈劾的滋味……”
  剛毅:“可別忘了他是兩朝帝師!何況太後也很相信他,前些天不還賞賜給了他一把紗葛折扇,作為他生日的賀禮嗎?”
  懷塔布:“嗨,你也不想想,這個季節,賞他一把扇子,那是什麽意思?太後老佛爺是讓他一邊涼快去1
  剛毅:“這個老傢夥靠邊站了,咱們就好辦了1
  懷塔布:“可別!老的去了,新的來了!你沒見康有為那個張狂勁?”
  剛毅:“別看他張狂,捏死他不就像捏死個小跳蚤1
  ……翁同龢宅邸外,大門口,張燈結彩。門前坪上,停滿了車馬轎子。
  大廳內,香煙繚繞。
  一個喜氣洋洋的“壽”字高懸。
  大廳上首正中,擺放着壽桃、壽面的案上,供奉着慈禧太後賜給翁同龢的那把紗葛折扇。
  大廳兩旁的祝壽的字畫和對聯已經滿得挂不下了,幾個僕人還在往上添挂。
  一個僕人小聲嘟噥,“別人傢過生日收禮都是收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就我傢老爺收這些不值錢的字兒畫兒1
  另一個僕人:“你知道什麽?我們老爺一輩子廉潔清明,莫不是老了你還想讓他做個貪官……”
  他們的小聲對話淹沒在滿廳前來祝壽的清流朝士,氣銳新進的一派高談闊論、笑語喧嘩之中……
  書房,與大廳熱鬧喜氣的氣氛對比,這裏過於沉重壓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第一章 修園子(一)
第一章 修園子(二)第一章 修園子(三)
第一章 修園子(四)第一章 修園子(五)
第一章 修園子(六)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