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李連傑傳   》 第110節:武術電影展新姿(6)      廖小東 Liao Xiaodong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少林寺》,到九十年代的《黃飛鴻》、《方世玉》、《東方不敗》,再到近年的《狼犬丹尼》,李連傑的名字已經註定和功夫、武術、動作聯繫在了一起。
  非常巧的是,霍元甲死時是42歲,而李連傑拍《霍元甲》時也是42歲,冥冥之中和霍元甲似乎有一種緣分。
  《霍元甲》被李連傑稱作是自己武術片的終結,也是他對自己42年武術生涯的一個了斷。在這樣的“高手”面前,人們不禁好奇於他絶唱的內容,也不禁為這樣突然的了結而疑惑和惋惜。李連傑在對“武”字的解構中,回應了大傢所有的疑惑和不解。他說武術的最高境界,即“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手中無劍心中無劍那就是他常常提到的大愛、博愛。
  李連傑不但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幼年喪父的李連傑從小就非常懂事,4歲時就意識到了家庭的貧寒和母親的辛勞,從此便立志要做一個讓媽媽放心的好孩子。無論是上學還是習武,李連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優。11歲時,他就開始用自己學武掙到的5元錢貼補傢用了;當他拿到教授級的88元工資待遇時,他都從來沒有打開過裝工資的信封,所有收入都原封不動直接交給了母親。
  直到今天,李連傑仍舊是傢裏不可缺少的頂梁柱,家庭的重擔成了李連傑義不容辭的責任。2000年母親去世的前夕,李連傑站在母親的床邊說:“你放心走吧,你擔心姐姐哥哥們的生活問題,我能夠保證。我不可能保證他們每個人都變成百萬富翁,但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吃、住,他們下一代的學費,各方面的東西,我一定管定,你就放心吧。”這是一個鏗鏘有力的誓言,它從幼小的心靈萌發,並堅定地成為現實。
  李連傑的前妻黃秋燕在2004年11月21日又結婚了,李連傑以孩子的名義拿出5萬美元讓前妻選了一輛汽車作禮物。這都是大愛的表現。
  武術,正是這項已經與他水乳交融的運動,讓他擺脫了單親家庭的軟弱,認識了什麽是堅強和勇氣,什麽是真正的愛。
  李連傑覺得其實霍元甲跟他自己非常相似。“一個很簡單的人,一個從小成名成功,拿競賽第一,卻因為自己的盲目遇到很多挫折”,換句話說,霍元甲就是李連傑自己。《霍元甲》描述了霍元甲很個人的成長故事,霍元甲的武學思想痛苦地經歷從“以暴製暴”到“暴力無能”的蛻變,這正是李連傑對自己武術思想的投射。《少林寺》、《精武英雄》等功夫片塑造起來的李連傑也許衹是一個個經典形象,但《霍元甲》體現出來的是李連傑最成熟的武學思想:武術不是用來報復別人的手段,而是躲避危險的方式。 李連傑說,《霍元甲》是一部不同國傢、不同文化、不同年齡、不同信仰的人,看後感覺都會不同的電影。”
  曾經轟動一時的由黃元申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李連傑對這部電視劇非常着迷,但是他很自信地認為雖然霍元甲被許多人塑造過,自己塑造的霍元甲絶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且認為電影《霍元甲》是最真實的“霍元甲”。
  經歷了事業的輝煌、創業的艱辛,年近不惑的李連傑選擇以《霍元甲》結束自己的武術電影。他說霍元甲就是自己,後者的成長和蛻變折射着自己的成長之路,無論是人生的還是電影的,也讓功夫皇帝對個人經歷和功夫電影作了一次內省的總結。
  李連傑坦言,《霍元甲》就是講述他自己一生的電影。拍完《霍元甲》後,李連傑說:
  霍元甲在90多年前曾經提出學武有三種境界:一種是手中有刀,心中有刀;一種是手中無刀,心中有刀;而最後一種是手中、心中都沒有刀。我覺得暴力不是解决問題的手段,最關鍵的還是信念。我用自己42年的感悟來拍《霍元甲》。我的人生觀、包括我對解决問題的看法等都融合在這部電影中了,可以說這是一部講述我一生的一部電影。
  這就是《霍元甲》,講述李連傑的一生,傳達李連傑的武術精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出生(1)第2節:出生(2)第3節:出生(3)第4節:出生(4)
第5節:出生(5)第6節:出生(6)第7節:出生(7)第8節:棄武從影(1)
第9節:棄武從影(2)第10節:棄武從影(3)第11節:棄武從影(4)第12節:棄武從影(5)
第13節:棄武從影(6)第14節:師哥迎娶小師妹(1)第15節:師哥迎娶小師妹(2)第16節:師哥迎娶小師妹(3)
第17節:師哥迎娶小師妹(4)第18節:師哥迎娶小師妹(5)第19節:師哥迎娶小師妹(6)第20節:師哥迎娶小師妹(7)
第21節:師哥迎娶小師妹(8)第22節:事業愛情雙豐收(1)第23節:事業愛情雙豐收(2)第24節:事業愛情雙豐收(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