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唐詩鑒賞辭典 》
姚合
劉學鍇 Liu Xuekai
袁行霈 Yuan Hangpei
閑居
姚合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
姚合極稱賞王維的詩,特別追求王詩中的一種“靜趣”,此詩就反映了這個傾嚮。
首兩句:“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姚合自稱“野性多疏惰”(《閑居遣懷》其八)。一個性格疏懶,習於野性的人,認為不適宜為官臨民,這在旁觀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瞭解這點,終年住在城裏,絲竹亂耳,案牘勞形,求靜不得,求閑不能,皆由於自己的“不自識”。本不樂於城市,今終年住在城裏,總得自己尋個譬解。古人說,大隱隱於市,因此認為在城市亦算是隱居。“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武功縣詩》)自己作這樣一番解釋,是明心跡,也見心安理得了。這兒寫身處縣城,卻透露了心地的靜趣。
景況也確是這樣:“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這第二聯寫的正是適應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從首二句一氣貫註而來。沒有馬跡過門,就是表明來訪者稀少,為官很清閑。蟬聲聒噪,充滿庭院,是因無人驚擾,反覺鬧中處靜;寫的滿耳聲音,卻從聲音中暗透一個“靜”字。上句寫出清閑,下句寫出清靜。正是於有聲處見無聲,反感靜意籠罩。
在這清閑、清靜的城中一隅,詩人是“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這第三聯從“脖寫性情。病,帶點小病,舊時往往成為士大夫的風雅事;病而不廢吟詠,更顯得閑情雅緻。現今“休官”,連小小的職務也不擔任之後,真是夢境也感到很清閑,很清靜了。寫來步步幽深,益見靜境。唐人由於受佛傢思想影響,有所謂更高一層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於“禪”,所以第四聯作者自問:“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何時能摒除一切縈心的俗務,求古先生(指佛)學這種禪觀呢?觀,即觀照。妄念既除、則心自朗然無所不照。這樣的境界,就是禪觀(即禪理、禪道),是清閑、清靜的更高一境。藉禪理說心境,表現了詩人對當時吏治腐敗、社會黑暗的鄙視厭惡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藝術上靜趣的境界。
姚合是寫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層層寫來,一氣貫註;詩句平淡文雅,樸直中寓工巧,而又暢曉自然,所以為佳。
(施紹文)
窮邊詞二首(其一)
姚合
將軍作鎮古州,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題一作《邊詞》。窮邊,意思是極遠的邊地。原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寫邊鎮的升平景象,藉以贊揚邊鎮守將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元和十年(815),曾以記室從“隴西公”鎮涇州(今屬甘肅),詩或作於此時。(qiān牽)州,今為陝西千縣。唐自天寶以後,西北疆土大半陷於吐蕃。州離長安並不算遠,但在作者眼中卻成了“窮邊”,國力就可想而知了。
全詩主要在寫景象,藉景象來顯示將軍防守之功,並不着眼於直接歌功頌德。首句“將軍作鎮古州”,點明本詩頌揚的對象,下面二句詩即介紹了將軍擔任鎮守之職後,古州出現的繁榮景象。詩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節氣和清夜的絲管,使人感到這裏不再有邊地的荒涼,不再有邊地的戰火氣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嚮榮的太平景象。“水膩山春節氣柔”,水膩,是說水滑潤如油,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態,和夏水的洶涌浩蕩有別。用“膩”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詩人的贊美之意。“山春”二字簡潔地描繪出群山萬壑山花爛漫的無限春色。節氣柔,是說節氣柔和,風雨以時。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青水秀;而明麗的春光,則正是“節氣柔”的結果。這是總寫春日白天的邊鎮風光。入夜以後的邊鎮,又是一番景象。詩人衹用了“滿城絲管”四字來描繪它,這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絲管之聲不是衹從高門大戶中傳出,而是大街小巷滿城蕩漾。一個“散”字用得極妙,把萬傢歡樂,沒有邊警之擾的景象烘托了出來。絲管之聲發自“清夜”,又說明邊鎮在歡樂中清靜而有秩序,雖然歡樂,卻不擾嚷。因此,地雖是“窮邊”,景卻是美景。難怪從內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這是邊塞之地。這種太平景象的出現,應該歸功於“作鎮”的將軍。但是詩人卻沒有對將軍緻邊地於太平之功直接贊美一詞,衹是把贊美之情暗含於對美景的贊揚之中,用筆顯得非常委婉。結句寫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說譽詞。“行人不信”,似乎是作為客觀現象來寫,然而,來來往往的行人不也包括詩人自己嗎?那種由衷的贊美之情寫得藴藉有味。
(孫其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虞世南 | 王績 | 王梵志 | 寒山 | 上官儀 | 盧照鄰 | 駱賓王 | 杜審言 | 蘇味道 | 王勃 | 楊炯 | 劉希夷 | 宋之問 | 瀋佺期 | 郭震 | 李適之 | 陳子昂 | 賀知章 | 瀋如筠 | 張若虛 | 張說 | 蘇頲 | 張敬忠 | 張九齡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