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周易今註今譯   》 《周易今註今譯》凡例      南懷瑾 Na Huaijin    徐芹庭 Xu Qinting

  徐芹庭
  (一)本文將《易經》賦予新的註釋和新的翻譯,其中有融會漢儒、宋儒及王弼、孔穎達等歷代註易專傢的解說,也有獨排衆意,而用自己的新解說處,總在會通先儒的長處,發揮一己研究之心得。
  (二)本文所用的《易經》版本,以《十三經註疏》王弼註孔穎達《正義》本為主,李鼎祚《周易集解》本為輔,再參考先儒如程子、朱子、來知德等諸傢的易本,務求合於《易經》的本字。
  (三)本文的次序,也依照《十三經註疏·周易正義》,及李鼎祚《周易集解》本的次序,分《周易上經》、《周易下經》、《係辭上傳》、《係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項目,分別註釋、翻譯。至於《文言》,則並釋於乾坤兩卦之中。
  (四)本文《係辭上傳·大衍之數》一章的次序,則不采用先儒之說,而用最近考證的次序。這個次序,與漢石經相同。
  (五)本文《係辭上下傳》及《說卦傳》的分章,多依照明儒來知德《周易集註》的次序。
  (六)本文對六十四卦的註釋的翻譯,先標卦名、卦畫,並將各卦的錯卦(漢儒叫旁通)、綜卦(漢儒叫反卦)分別列入各卦之下。依照卦辭、彖辭、象辭(先儒謂之大象)、六爻之辭、六爻象辭(先儒謂之小象)的次序,將原文一一標出。
  (七)凡《易經》的生難辭句,本文用“今註”註出它的意義及聲音。對《易經》的翻譯,則有“今譯”一項依照次序,分別翻譯之。對義理象數,說有未盡處,一律在“今釋”以下說明。
  (八)本文時引漢儒的象數之學以相印證,其下並有解說。如不易瞭解可並參徐芹庭所著《易經研究》、《易來氏學》、《漢易輯述》、《虞氏易述解》、《漢易》及《漢易十六傢註闡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敘言《易經》與“三易”易名的定義《易經》的作者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易學的傳承及其他兩派十宗及其他易學的精神
本書譯事的經過《周易今註今譯》四版序《周易今註今譯》凡例上經(1)
上經(2)上經(3)上經(4)上經(5)
上經(6)上經(7)上經(8)上經(9)
上經(10)上經(11)上經(12)上經(1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