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明珠緣   》 第二十一回 郭侍郎經筵叱陳保 魏監門獨立撼張差      李清 Li Qing

  詩曰:
  舉世忙忙無了休,寄身誰識等浮鷗。
  謀生枉作千年計,公道還當萬古留。
  西下夕陽難把手,東流逝水絶回頭。
  惟存正氣完天理,可甚驚心半夜愁。
  卻說魏進忠選在東宮監門,終日無事,衹供灑掃殿廷,每日支請俸糧,衹夠盤費,卻無多餘之錢。見那些管事的太監,大小品級不同,一個個錦衣玉食,前呼後擁,好不氣焰。
  光陰瞬速,不覺過了年餘,時值上元佳節,帝裏風光迥乎不同。但見:
  風鎖焰燭,露洪爐。花布光相射,桂花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閶闔齊開放,夜望千門如畫。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燈光燦也,見雙鳳六鰲齊駕。宮漏移,飛蓋歸來,尚歌舞休罷。
  是時神宗皇帝在位已久,仁恩洽於天下,四海熙恬,年豐歲稔。是年閏正月,又從新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怎見得閏元宵的好景?但見:
  三五重逢夜,元宵景更和。花燈懸鬧市,齊唱太平歌。衹見六街三市影,橫空一鑒升。那月似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銀花火樹。梅花燈,雪花燈,春冰剪碎;綉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蟠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挂;青獅燈、白象燈、燈樓高擎。蝦子燈、魚兒燈,棚前遊戲;羊兒燈、兔兒燈,山下猙獰。雁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並;犬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千萬傢燈火樓臺,十數裏煙雲世界。那璧廂索琅琅玉韉飛來,這璧廂轂轆轆香車輦過。看玉簫樓上,何着闌、隔着簾、並着肩、攜着手,雙雙美女交歡;金水樓邊,鬧吵吵、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隊隊遊人戲耍。滿城中簫鼓喧嘩,徹夜裏笙歌不斷。
  時人又有詩曰: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又喜翠華臨。
  宸遊重過三元夜,樂事還同萬衆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臣民盡上華封祝,四十餘年惠愛深。
  殿前搭起五座鰲山,各宮院都是珍珠穿就、白玉碾成的各色奇巧燈。至於料絲、羊皮、夾紗,俱不必說。群臣俱許入內看燈,各賜酒飯。嬪妃、彩女成群作隊的遊玩。內相閣中俱擺着盛宴,作樂飲酒。正是:金吾不禁,玉漏莫催。卻也各宮門添設人員,把得鐵桶相似。
  進忠職在監門,不敢擅離,雖不得出外玩耍,卻也與那些同事的備酒,在班房中賞燈、飲酒、猜拳、行令。飲至更深,進忠道:“咱們這悶酒難吃,來行個令兒,點到飲酒,酒幹唱麯,不會唱的吃一大杯,尋人代唱;會唱不唱者,罰飲冷水一大碗,明日再罰東道。”衆人於是鼓起興來痛飲。雖無檀板共金尊,卻有清謳與明月。照點數該到進忠,進忠飲畢,唱了幾個小麯。衆人見他唱得好,不會唱的都來央他唱。正在歡笑,忽見外面走進兩個小黃門來,說道:“好唱呀!”衆人住聲一看,卻都是穿大紅直身、腰係金扁縧的。衆人認得是文書房的人,齊站起來道:“請坐。”小黃門道:“好快活,有趣!”進忠道:“窮漢們吃杯淡酒,聊以遣興,不意驚動貴人下降。”小黃門道:“咱們監主陳爺聽見你們唱得好,着咱們來喚你們去耍耍哩!”衆人聽了,都各面面相覷,不敢回答。小黃門道:“不妨的。公公們也都在那裏賞燈吃酒,故來喚你們去唱。是那個唱得好的,就同去罷。”衆人說:“進忠唱得好。”進忠沒奈何,衹得跟着走。正是:不怕官,衹怕管。
  小黃門領他從廡下走進文華門,嚮東去一所公署。入門來,見上面花燈燦爛,光同白晝,廳上一字兒擺着四席:中間坐的是文書房陳保,左首是東宮掌班孫成,右首是東宮管傢王安,下首是秉筆的崔文升。小黃門引進忠上去,叩了四個內相的頭。陳保問道:“唱的是你麽?”進忠道:“是孩子們鬥膽胡亂哼了耍的,不知驚動諸位老爺,死罪!死罪!”王安道:“這何妨!如今萬歲爺與民同樂,咱們也在此看燈玩耍,聽得你們唱得好,故叫你來唱個咱們聽聽,也是大傢同樂。”進忠衹得站在檐前,唱了幾個小麯。崔文升道:“果然唱得好,小的們說的不差。”內官們是一窩蜂的性子,一個說好,大傢都說好。王安便叫小的們拿酒與他吃,隨即廊上擺下一桌齊整酒飯。先同來的個小黃門走上來,邀進忠到廊上,陪他吃了。進忠上去謝了賞,又取提琴過來,唱了套《弦索調》。陳保大喜道:“你又會《弦索》,唱得甚好。咱有幾個小孩子,明日煩你教導。”就叫拿坐兒,與他坐了好唱。進忠見他歡喜,又取提琴來,唱一套王西樓所作《閏元宵》。詞道:
  重開不夜天,再造長春境。復遊三市月,又看六街燈,連賀升平。閏月今番盛,元宵兩度晴。錦模糊,世界重修;光燦爛,乾坤又整。滄海上,六鰲飛,層層出現;碧天邊,雙鳳輦,往往巡行。喜新年更遇新時令,猜空詩謎,踏遍歌聲。醉翻豪俠,走睏娉婷。飲不竭春酒繩繩,扮不了社火層層。平添上,錦重重五百座琥珀歌樓;再涌出,紅灼灼三千珊瑚寶井;又碾開,紫巍巍千裏瑪瑙長城。前正後正,一年兩度元宵盛。酒有情,詩添興,催逼得雪月風花不暫停,運轉豐亨到那元宵盛,張燈燎斷銀河影。這元宵連迓鼓敲殘玉漏聲,更倩取天上人間兩重歡慶。喜天清地寧,愛風清月明。這的是太平年,夜夜元宵四時景。
  進忠唱罷,把四個內相引得十分歡喜,直飲到五更方散。
  回到班房裏,一覺睡着,不知天曉,醒來時,紅日滿窗纔起來。陳保也着人來叫他到宅裏,賞了十兩銀子,喚出十二個小內官來學唱。都一齊拜過師父,每年束■五十兩並四季衣服。進忠盡心教演,一二月間個個都可以唱得。陳保大喜,凡有酒席,都帶他一處坐。衆太監要他玩耍,都擡舉他起來,就如興時的姊妹一般,時刻都少不得他,賞賜甚多;又有鑽刺的送他禮物,身邊日漸饒裕。他平日本是揮灑慣了的,手筆依舊又大起來了。內裏大大小小都結交得歡喜,遇見宮人托他買東西,他便賠錢奉承,無一人不道他好,終日與衆內官一處行樂,吹彈歌舞的玩耍。
  一日,飲至更深,王安道:“明日小爺出閣講書,要起早伺候,咱們早些歇了罷。”衆人起身,吩咐各門管事的俱要打掃潔淨,說畢各去安歇。次日黎明起來,衹見天爭昏暗,北風凜冽,雖是二月初的天氣,北風甚緊,自覺嚴寒,冷不可當。門纔開,早已有太監領着校尉隨皇太子出閣,法駕伺候。進忠灑掃殿庭,同幾個小黃門到文華殿上,早已擺得十分齊整。但是:
  東壁圖書,西園翰墨。黃扉初啓,晉耆碩以談經;紫閣宏開,分儒臣而入直。牙簽錦軸,盡是帝典王謨;寶笈琳函,滿座聖經賢傳。玉墀下師師濟濟,佩聲響處集夔竜;御座上穆穆皇皇,扇影開時瞻舜禹。一堂喜氣,果然籲■都俞;萬國鹹寧,不外均平格緻。正是:聖德日新資啓沃,元良天縱賴熏陶。
  禦幾上燈燭輝煌,香煙馥鬱。孔子位前,金盤滿貯時新果品,清酒香茶,金爐內着百和名香。有侍班官、引禮官、日講官、侍講官、東宮師保漸次而來。天氣極寒,各官都凍得臉上青紫色,一個個渾身抖顫,口噤難言,都擠在東廂房內避寒。
  是日該是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郭正域值講,他卻後到,見殿上無火,也走到東廂房來,恰遇着文書房太監陳保也來值講。二人揖罷,郭公道:“如此天寒,殿上何以不設火?”陳保道:“舊例:春日講筵不設火。”郭公道:“禮因義起,物由時變,怎麽拘得成例?似此寒極口噤,連話也難說,怎麽進講?”陳保道:“祖製誰敢變更?”郭公喝道:“鬍說!若依祖製,仲春則當禦羅絹,你怎麽還衣重裘?”陳保見他發話,就不別而去。郭公對各官道:“此等寒天,殿上無火,怎麽開講?無論太子為宗廟社稷之主,即我輩一介書生,荷蒙皇上知遇,得列師保,也非等閑;今面色都改,倘受寒威,有傷身體,豈尊師重道之意?”便叫階下校尉:“去各內官直房裏,看可有火,都去取來。”衆官見他說得有理,齊聲稱是,都各領校尉去搜火。少刻,就搜出二十多盆火來,擺在殿上。兩旁衆官圍定烤火,纔覺稍和。
  過了一會,纔聞轆軸之聲,太子駕到。衆官出殿分班,打躬迎接。惟此日不跪班,亦尊師重道之意。太子到殿門首下輦,兩邊引禮官引至先師位前行四拜禮,復引至禦案前,從官排班行四拜禮。侍講官供書案,日講官進講章。太子道:“天氣嚴寒,諸位先生先各賜飲椒湯再開講。”衹見王安同三個玉帶蟒衣的內臣,各捧椒湯一盤上殿,先進一碗御前,其餘各官一碗,都是跪奉。衆官接過立飲畢,謝過恩,始覺遍體溫暖。太子也飲畢。郭侍郎走近禦案,先講《易經》復卦,辭理敷暢,解說明晰。衆官俱嘖嘖稱贊。仰窺聖容大能領略,忻忻有喜色。傳旨賜茶,衆官退入廡下,早擺下香茶點心,圍爐休息了一會。鴻臚寺喝禮,衆官復至,殿上班齊,翰林院官又進《論語》三章,太子反復問難。講畢,郭侍郎道:“纔講的巧言亂德,何以就亂德?”太子道:“衹是顛倒是非,移人視聽,故德被他亂了。”衆官叩頭謝講。謝畢,駕起,見竜袍下不過禦一尋常狐裘耳,衆官皆稱其仁孝恭儉。各官送至殿門外,候駕起,方退入直房。少刻,內官傳旨:“如此天寒,皇太子講書不倦,力學可嘉,着賜衣幣羊酒,衆講官俱着賜宴。”衆官謝恩,飲食畢而散。正是:
  儲聖臨軒受學頻,每從講《易》見天心。
  他年仁德齊堯舜,皆賴儒臣啓沃深。
  是日講延散後,時已過正,衆太監無事,纔來直房裏圍爐飲酒,禦寒休息。衹見陳保默默無言,崔文升問道:“陳爺何事煩惱?叫小魏來唱麯解悶。”陳保道:“怎耐郭傢那狗弟子孩兒,當面辱我,着實可惱!須尋個計策擺布他纔好。”進忠在旁道:“要擺布他何難。”崔文升道:“你也有些見識,可設個計兒來。”進忠道:“衹須啓奏皇爺,說他當殿辱駡,故違祖製,無人臣禮。輕則斥逐,重則治罪。”陳保道:“有理。有理,明日咱們去面奏。”旁邊一個內侍道:“不可。”崔文升道:“怎麽不可?”內侍道:“早間就有人奏過,皇爺對中宮娘娘說:‘郭正域頗識大體,通權變,有宰相纔。’中宮娘娘道:‘既有相纔,何不就用他入閣?’皇爺說:‘他是東宮的先生,就留與孩子們用罷,讓他們君臣好一心。’”陳保大驚道:“真有這話麽?”內侍道:“孩子在中宮上早膳,親聽見的,怎敢說謊?”崔文升道:“他們一黨俱是執固的,小爺既然喜他,皇爺又要用他,若大用了他,非我等之福也。”衆人俱悶悶不樂。進忠道:“也不在乎一時,慢慢的尋他破綻也容易。”衆人依舊歡喜道:“有理。”這就是他日害東林的禍基。後人有詩道:
  矯矯名臣正氣完,忠言直節鎮朝端。
  誰知惡黨生姦計,冤慘人聞鼻也酸。
  進忠終日同衆人行樂,不覺光陰迅速,轉眼風光又是一年。早已鼕殘春至,又是除夕。但見:
  殘臘收寒,三陽初轉,已換年華。東皇律管,迤邐到皇傢。處處笙歌鼎沸,會佳宴坐列仙娃。花叢裏金嫩滿■,蘭麝煙斜。此景轉堪評,深意祝壽山福海增加。玉觥滿泛,且自醉流霞。幸有屠蘇美酒,銀瓶浸幾朵梅花。試看取,千悶爆竹,歲火交加。
  是夕,衆內官有傢者都回私宅度歲,有事的都在宮中執役。惟有進忠獨自無聊,思念母親存亡未保,妻子生死若何,心中悶悶不樂,倒在炕上悲傷了一會,竟和衣睡去。猛聽得有人喚道:“快起來看門!”睜開眼,卻不見人,翻身又睡去了。少頃,忽又聽得有人叫道:“魏監!這是甚麽時候,你還睡麽,還不快去救駕!”猛然驚醒,跳起身來,冒冒失失的走出門來,也不見一些動靜,絶無人影。定了定神,帶上門去伙房裏討茶吃。
  剛走下臺基,衹聽得宮門外乒乓劈撲之聲,忙出來看時,衹見一條彪形大漢,手持一條粗棍亂打進來。進忠吃了一驚,要去攔阻他時,無奈手無器械,慌得倒退入來。那漢子隨後打來,進忠忙奔到儀杖架上,拿了一把鉞斧,上前擋住。那漢子一棍打來,把手中鉞斧就如折蔥一般打做兩三截,手都震得疼,衹得忙往殿上跑。那漢子也打到殿上來。進忠慌了,忙提到迎面擋衆來打他,雖沒有打得着他,卻也攔住那漢子的腳步。退了兩步,復又打上來。進忠沒處躲藏,那漢子早又打到身邊,急忙裏無處躲,衹得提起一把交椅來抵他。那漢子的棍重,一棍來把椅子打得粉碎,卻是銅釘釘住了棍,急切難開。
  二人你扯我拉,不肯放鬆。那漢子力大,進忠見勢頭不好,就連交椅用力一推,把那漢子推了一交,倒在地下。進忠正要去奪他的棍,那漢子早已跳起身來。正在危急之際,外面來了四五個火者,拿着棍棒迎上來。那漢子便轉身迎敵。進忠忙抽身下殿,到班房裏。進忠便拿那棍子來,見衆人漸漸抵敵不住,便大叫道:“你們快去傳人,等我來拿此賊!”挺着棍迎上來。這一場好鬥,但見:
  兩條竜競寶,一對虎爭餐。兩條竜競寶,萬千鱗甲總施張;一對虎爭餐,無數爪牙多快利。兩條竜競寶,翻翻覆覆,水晶宮擊碎珊瑚;一對虎爭餐,往往來來,摩天嶺驚傷■豹。兩條竜競寶,為雲作雨助威靈;一對虎爭餐,撼樹搖林施猛烈。竜戰敗血見玄黃,虎爭傷精凝彈石。竜爭虎鬥難分解,競寶爭餐兩不降。
  二人戰了多時,進忠原不會棍,況那漢子拼死的打來,他一人怎麽抵敵得住?正是聖天子百靈暗護。二人又鬥了一會,漸漸進忠又招架不住了。忽聽得外面喊聲大起,錦衣衛官校領着百餘人,手持兵器擁進宮來。那漢子見了,手慌腳亂,棍法也亂了,被進忠偷空一棍,打倒在地。衆校尉上前按住,捆起,押至午門外候旨。旨下,着法司嚴訊。
  太子也十分危懼,即過乾清宮問安。闔宮人役俱帶着愁帽子,恐聖怒難測。縱然恩寬,監門人役少不得要問罪。傍晚,小爺回來下輦,衆人見天顔和悅,王安喚隨身的小黃門來問。黃門道:“皇爺震怒,問‘監門的在何處?卻容人打進來?’小爺伏地不敢回答。中宮娘娘道:‘今日是除夕,想是有事去了,哥兒不要怕,回去將那不到的打他幾棍兒罷!那漢子着外官問來回話。’皇爺道:‘外人打進宮來,豈不驚壞了孩子?這人不必說定該死了,衹是監門的也該治罪。’娘娘道:‘那漢子敢於持棍打入禁城,定不是善良之輩,門上幾個人怎麽攔得住?哥兒起來,莫怕。’皇爺纔息了些怒,賜小爺坐,吃了茶,又說了半日話。小爺纔起身時,娘娘又分付道:‘可傳與外官,叫他們速問了來說,不可亂扳平人。’”方纔放了心。早有中宮着女官賜酒與東宮壓驚,又宣溫旨慰勞。正是雷霆之下,不得聖母在內調停,不知要貽害多少人!東宮領旨,着王安查不到的各打六十棍。進忠賞元寶二錠,並衣幣酒饌。衆人嚮進忠稱賀。
  次日元旦,百官朝賀畢,又朝賀東宮。太子傳旨道:“昨奉母後懿旨,着法司速問擬回奏,不許亂扳平人。”法司領旨。過了初三日,即會同嚴審。元宵後題覆。審得罪犯張差,大興縣人,素患瘋顛,發時好持棍打人,四鄰皆受其害,每被妻子鎖禁在傢。因除夕其妻有事,未曾防備,被他掙斷鐵繩,持棍逃出。不合打入皇城,誤闖進東宮,並無別情,亦無主使。
  次日旨下,道:“張差雖係瘋顛,但持棍打入東宮,豈無一人見證。該法司再行嚴訊,毋得故縱,有傷國體。”法司奉旨,又題出張差來細審,加以重刑,便招出:“是勳戚鄭國泰、內相龐保、劉成主使,有三十六個頭兒,商議三四年了。欲托紅封教高一奎做竜華會,便於中舉事。”又說:“正月初二日封我為張真人,教令使棍。昨到黃花山撞見馬三,道:‘李守纔、龐保、劉成俱說道:“來得好。”’遂同到石寺小奄內院吃茶,分付道:‘明日去罷!衹用你的名字,裏面老公便與你棍一條。’次日離山,龐公公騎着馬,我跟他走到一個大宅子內,有劉公公與我飯吃,說:‘你先衝一遭。’領我從厚載門入。又說:‘你的力大,逢一個就打死他一個。闖進宮,若能夠打死太子,便與你地土,你就吃不了,穿不了,富貴受用,還有大好處哩。’還給我紅封印票,今現收着,他的人多哩。”衆官聽了,俱各面面相覷,不敢言語。令將張差收監,即到方從哲相公傢,告以審問張差之事,將供詞呈上。
  原來方相公是結連鄭貴妃的人,看畢,便屏退左右,將座兒移近,附耳說道:“此事有關宮禁,不可輕動。皇上護局,必不肯認這題目,豈不反與儲君不便?”四人計議了一會,方相公道:“且具疏要這兩太監出來質審,探探皇上之意,看可肯不肯,那時再處。”法司辭出,果題一本道:“張差招出太監龐保、劉成主使,乞發出二人對理。”本上,留中不發。刑科又催一本,方下道:“張差既係瘋顛,何得妄扳太監。該部再嚴審,定擬具奏。”
  法司見不發出二人來,又來與方相公計議。方相公道:“即此可知聖意,你們可速擬罪處决為妙。段將口詞刪改作瘋顛口氣具奏。”太子又傳令催:“速審結,毋得停留滋事。”到後來訪得兩個太監,是鄭貴妃打死。法司不敢遲延,竟將張差擬了凌遲,其妻不行防守,擬流。本上去,奉旨依擬。
  不日提出張差來,衹見他以手拍地道:“你們同做的事,如今事敗了,他們都不問罪,衹教我獨死。”監斬官那裏聽他,押赴市曹,典刑示衆。此後那些科道聞此風信,便你一本我一本,俱說張差擅敢打入東宮,必非瘋顛,定有主使之人,分明妖書、梃擊同一綫索,無非欲謀害東宮。又有劾方相公故縱罪人,其中不無情弊。甚至詞中說皇上不慈愛。神宗見了,天威震怒,即刻傳齊文武大臣、九卿科道入乾清宮面諭。衆官齊集闕下,到巳牌時,司禮監傳百官進宮來。但見:
  宮殿宏開紫氣高,風吹禦樂透青宵。
  雲移豹尾旌旗動,日射螭頭玉佩搖。
  香霧細添宮柳緑,露珠微潤苑花嬌。
  山呼舞蹈千官列,喜起賡歌一統朝。
  其時神宗久不設朝,雖輔臣亦難得見。衆官此時得瞻天表,不勝之喜。衆官班齊,司禮監請皇上臨禦。其時有慈聖皇太後之喪,幾筵未徹,衹見皇上素服,立在幾筵東道,西嚮。皇太子並二皇孫立於幾筵西首,東嚮,稍下一肩。衆官行五拜三叩首禮。神宗面諭道:“張差之事,朕始而驚駭特甚。及法司奏係瘋顛,朕又着法司勘問,追他主使之人。後法司覆本道:‘委係瘋顛,更無他故。’朕思此非美事,不可使聞於天下,故將張差速速處决。昨科道官本上說:‘妖書、梃擊同一綫索。’妖書的事,空害了許多無辜,究竟沒有實據。朕因鑒前事,恐又妄板,故着速結,科道等竟加朕以不慈之名,不肯深究。今太子並二孫俱在此,且太子素常仁孝恭儉,朕不勝愛惜。前日恐驚了他父子,隨即差人寬慰。中宮又宣來撫慰了幾次。二孫今皆成立,讀書寫字,日有進益,朕愛之如掌珠。今忽以此言加朕,使天下聞之,以朕為何如主!”遂執二孫手與衆臣看時,衆臣見二皇孫豐厚莊重,一個個是:
  隱隱君王像,堂堂帝主容。
  儀容多厚重,行動現真竜。
  聖諭纔畢,忽班中一人面奏道:“父慈則子孝,乞陛下不必浮詞遮飾,惟祈真愛滂流,臣民均仰。”皇上聽了,天顔震怒,問:“是何人如此無理?”衆官看時,乃是山西道御史劉光復。旋命着緹騎拿下。其時錦衣衛官不敢入宮,沒人答應。天顔更怒,即着太監押赴工正司,重打問罪。這纔是:
  片語未能回日月,一身先已犯雷霆。
  畢竟不知劉光復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朱工部築堤焚蛇穴 碧霞君顯聖降靈簽第二回 魏醜驢迎春逞百技 侯一娘永夜引情郎
第三回 陳老店小魏偷情 飛蓋園妖蛇托孕第四回 賴風月牛三使勢 斷吉兇跛老灼龜
第五回 魏醜驢露財招禍 侯一娘盜馬逃生第六回 客印月初會明珠 石林莊三孽聚義
第七回 侯一娘入京訪舊 王夫人念故周貧第八回 程中書湖廣清礦稅 馮參政漢水溺群姦
第九回 魏雲卿金牌認叔侄 倪文煥稅監拜門生第二十回 達觀師兵解釋厄 魏進忠應選入宮
第二十一回 郭侍郎經筵叱陳保 魏監門獨立撼張差第二十二回 禦花園嬪妃拾翠 漪蘭殿保姆懷春
第二十三回 諫移宮楊漣捧日 誅劉保魏監侵權第二十四回 田爾耕獻金認父 乜淑英赴會遭羅
第二十五回 跛頭陀幻術惑愚民 田知縣貪財激大變第二十六回 劉鴻儒劫獄陷三縣 蕭遊擊戰敗叩禪庵
第二十七回 傅應星奉書求救 空空兒破法除妖第二十八回 魏忠賢忍心殺卜喜 李永貞毒計害王安
第二十九回 勸御驾竜池講武 僭乘輿泰嶽行香第三十回 侯秋鴻忠言勸主 崔呈秀避禍為兒
第三十一回 楊副都劾姦解組 萬工部忤惡亡身第三十二回 定天罡盡驅善類 拷文言陷害諸賢
第三十三回 許指揮斷獄媚姦 馮翰林獻珠拜相第三十四回 倪文煥巧獻投名狀 李織造逼上害賢書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