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论语正解 》
第11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4)
刘德江 Liu Dejiang
人们都觉得正人君子的世道已经过去了,又有谁会像孔子说的那样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做事呢?人如果离开了仁,心中只有自己,一心想着为自己谋利益,那么不义的行为将会接踵而至,这是毋庸置疑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第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盼望的,若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地位卑贱是人们所憎恶的,若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摆脱,君子是甘心接受而不逃避的。君子离开仁,怎么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呢?君子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离开仁,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一定按仁的要求去做,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按仁的要求去做。
人们喜欢富贵而厌恶贫贱是正常的,然而富贵的求取、贫贱的摆脱,都应用正当的手段走正道来实现。君子所应走的正道是什么呢?是"仁"。违反仁道而得到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违反仁道而摆脱贫贱,君子也应该拒绝。君子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必须随时随地不能离开"仁"。
富与贵的诱惑,摆脱贫贱的要求,其力量实在太大了,是许多人想用毕生的努力达到的目的。这样随时随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走正道,是很困难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抵挡不住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像赖昌星就是鲜活的例子,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极力提倡的"安贫乐道"并不是说要让大家都去做苦行僧,正当的生活还是必要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能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孔子才会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第七》)。那些通过不义手段而取得的荣华富贵,犹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与浮云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一些贪官污吏,贪赃枉法,最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都将被绳之以法。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能为财而不义。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说,做事一味地追求私利,就会招来很多怨恨。实际上,一味谋私的人不仅会招来怨恨,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据说,有一天康熙皇帝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到西北巡游,在这个"大漠孤烟直"的荒漠中,忽然出现了一片绿洲,河水青青,河旁有两棵参天古树,树上挂着金灿灿的皇冠、玉带,旁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池,真似世外桃源。梦醒后,随即命人绘图查访,后来真的在茫茫戈壁中找到了一个与梦境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那里没有金碧辉煌的城池。于是康熙拨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到此监督修一座城池,来与梦境相吻。城池用于加强西部军事防御,以团结少数民族。
没想到程氏父子领命到此后,见这里荒凉偏远,心想"山高皇帝远",康熙日理万机,哪能来此巡游,就将建城银款归为己有,只是草草修了一座小土城完事。五年后,朝廷某一钦差大臣到此西巡,想亲眼看一下这座耗巨资修建的城池,可是眼前却只有一座小土城。
回去后,他立即上奏圣上。康熙一查到底,降旨将程金山父子处死。之后还用他两个儿子的头盖骨反扣在一起,中间用白银雕刻成二龙戏珠镶成鼓架,再用他们脊背上的皮蒙制成一面人皮鼓,另外还用程金山本人的后脑勺做成一个人头碗。为警示后人,康熙皇帝在离桥湾城西北两百多米处修了一座名叫永宁寺的皇家寺院。在永宁寺里供着康熙皇帝的龙袍马褂,同时也把人皮鼓、人头碗悬挂在寺院上,让人每日击人皮鼓以警示后人:"做人要心正,做官要清正。"这两句话在当地百姓间广为流传。为歌颂康熙大帝的英明,老百姓写了"泽被无疆"四个大字献给他,意思是"康熙帝的恩泽遍布祖国大疆南北"。
虽历经数百年,陈列窗里的人头鼓、人头碗真品依旧保存完好。一旁的橱窗里还列出了清代贪官的名录及其下场的一览表,其中包括为人熟知的军机大臣和坤、云贵总督李侍尧等。这些人最终无一例外被处以死刑,有的还株连九族。而一块更大的展板上,则上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哲理",告诫国家干部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程氏父子那里,我们看到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现实写照。追求个人利益本是人的本性中应有的东西,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孔子并不反对这一点,因为他的理想社会并不是由禁欲主义者组成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孔子敏锐地看到如果人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就会产生灾难性结果,他们将不会顾及别人的利益,而变得不义。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会,人们行义必然能带来利,谋利又完全合乎义,这是最理想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言 | 第2节:第一节 何为仁(1) | 第3节:第一节 何为仁(2) | 第4节:第一节 何为仁(3) | 第5节:第一节 何为仁(4) | 第6节:第一节 何为仁(5) | 第7节:第一节 何为仁(6) | 第8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1) | 第9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2) | 第10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3) | 第11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4) | 第12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1) | 第13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2) | 第14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3) | 第15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4) | 第16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5) | 第17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6) | 第18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7) | 第19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8) | 第20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1) | 第21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2) | 第22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3) | 第23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4) | 第24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