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狂想曲
在洋机构或以英文作为样板语言的单位服务过的朋友,应知使用memo是日常工作日中挥之不去的一种现实。我出道以来,没在中式“衙门”做过事,不知memo为何物,以及用中文怎么称呼。求助于字典,也不得要领。备忘录?听来好像是机要秘书给日理万机的老板记下来的约会摘要。但事实上,memo之为用,大矣。领导给属下“各希知照”的通知或各部门领导有关业务的互相知会,均可托诸memo。既属内部参考消息,格式上就省了什么某某钧座或“臣本布衣”之类的八股落款。内文呢,以要言不烦者为上选。大家同事嘛,平日互挹清辉的机会多的是,不必在纸上问好。因此英文memo多言简意赅,把受文者、发件人和日期交代后,即可开门见山,依书直说。结尾潇洒自如,不必插科打诨,厚着脸皮“sincerely yours”一番。memo狂想曲第一辑写作这回事也许因为memo崇尚的是自由体,不必受什么开承转合那类守则的绳规,不少当年喜好文科,但因受妈妈之命而就范于商理工医农的同事,看准了这个不必引经据典、我手写我口就成落花水面、大块文章的机会,纷纷争着“补过”。这些朋友,只消给三分借口,包管说时迟那时快,一道memo飞剑就会凌空而来。如果受文者也好此道,那么,哎哟,端的是一拍即合。跟着投桃报李,共享互通memo之乐。世间事,只要两相情愿的,是天作之合。怕的是若有一方感受不同,那献殷勤的表现得愈热烈,对方愈觉得受迫害。这种“殷勤”,是行政上的,与人之本性无关,因可称做admi?nistrative harassment(行政骚扰)。如果收发两方对memo都无好感,但为了公事,不得不勉为其难,于是一来一往,形势险峻,恍如“冤冤相报”,是名副其实的reciprocal administrative harassment(相互的行政骚扰)。话虽如此,memo的往返,也有可爱的一面,尤其是对位高权重、有资格在原件上作“眉批”的首长级人物而言。古时天子,字体写得还工整的,爱在奏章上亲批“知道了”等字样。皇帝日理万机,如果不惜墨如金,怎应付得了?在民主时代,首长的权力,处处受到法律的制衡,要体验旧时万乘之尊的风流,大概只有选择当不设董事会的独资公司老板。这种老板,“一言而为天下法”。接到下属因要度蜜月而请求预支两个月薪金的memo时,大可仿效唐传奇《杜子春》中那个牛鼻子老道的口吻,眉批道:两个月怎生应付?拿三个月吧。一个月算是我送的,带小娘子吃法国大餐吧。人生苦短,为欢几何。唉!唉,真是的。上面说过,memo难有贴切的中译,事关要“制宜”的因素颇多,常会出现变数。譬如说,上述请求预支薪金的memo应是“陈情表”,而大老板眉批的是“手谕”。此中道理,一言难尽,有诗为证——memo,memo多如牛毛内里乾坤碍难demo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