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考古 图说北齐高洋墓   》 第11节:朱雀门中睡国宝(图)      朱岩 Zhu Yan

  壁画的揭取是一个非常复杂艰苦而又专业的过程,当时,考古研究所派王振江、左崇新工程师来进行这项工作。他们制定出的揭取方案是:首先对壁画进行适度烘烤,使一部分水分蒸发,然后把加固壁画本体的化学试剂慢慢注入,再在壁画表面粘贴上棉纸和纱布,等到壁画基本固定以后进行切割,再把切割下来的壁画编号,固定在事先订做的大型木头托板上。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那近2米高的壁画局部最终还是没能按计划揭取下来,原因是那天夜里出现了长时间的停电。第二天我来到停电的发掘现场,看到的是一汪清亮亮的地下水汇集在发掘面的底部,墓道中局部壁面已经被浸泡得向内侧倾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一片一片的壁画溅落水中……
  后来,我赶到供电局,冲着他们大发一通脾气。但不管我怎样发火,文物的损失再也无可挽回了。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透过这桩事件可以一览无余。每一个国民都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的文物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再高级的商品都可以复制,而唯独古代文物一旦被破坏或意外损失,就将永远消失掉。那么我们保护今天的任何文物古迹,实际上是在尊重自己的历史,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
  3.朱雀门中睡国宝
  当你来到墓道北端的尽头,即将跨入砖砌甬道的时候,在墓道、甬道衔接处,有一道封门墙挡住去路。这是湾漳墓的第一道封门墙,用4层青砖筑成,在墓道中有3层,甬道中有1层,厚度达到了1.6米。
  封门墙上方、甬道南端的券顶之上,建造了一面高5米的挡土墙。也有人把这个处于墓葬进门位置的墙称为"门墙"。挡土墙上部宽约6米,下部与墓道宽度契合。门墙南侧抹出白灰壁面,壁面上绘有以朱雀为中心的大幅壁画。
  挡土墙的实际功能主要是起装饰作用。如果没有这堵挡土墙,位于墓室南侧送葬的人们,抬眼就可以看到墓室外侧不太规则的青砖,或看见填埋墓室顶部的新土;而有了这堵挡土墙,站在墓道中的人们,如果抬眼向墓室方向望去,只见两侧是威风凛凛真人般大小的皇家仪仗和神奇飘逸的各类天国神兽,正前面则是挡土墙上高大华丽的朱雀图案,顿时便会被这帝王的威风所震慑。
  门墙上的壁画构图左右对称,正中的大朱雀高5米,正凝神伫立,傲视前方。它的身高体量,它的凛然神色,都足以让人愕然止步,盛气顿消。这一蔚为壮观的景致,让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沉默了下来,久久地伫立不语。朱雀左右各有三个神兽,在画面上铺以彩云、莲花等装饰图案,望上去华丽而富贵,充盈着皇家的气度。
  甬道全长6.7米,为直壁券顶砖砌结构,地面铺设正方形磨光青石。甬道内的东西两壁上,亦绘有人物壁画,券顶部位绘着朱雀等神兽,周围散布有莲花、忍冬、彩云等图案,但由于甬道长期浸泡于地下水中,再加上盗墓时烟渍的熏染,壁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结构上看,整个甬道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甬道略宽大,高4米多;北段甬道略窄小,高度为3.9米。
  在并不算长的甬道中,还出现了第二道封门墙和第三道封门墙。第二道封门墙位于甬道南北段之间,有封砖两层,厚0.88米;第三道封门墙在甬道北端,有封砖三层,厚1.25米。
  在第二道封墙和第三道封墙之间,有一座石门,石门由半圆形的门楣、门框和门扇组成。石门楣上施有彩绘,正面中央绘有火焰宝珠,左右各有一朱雀;背面绘画保存不好,中央似绘有神兽,左右对称地绘着忍冬纹。门框、门扇均遍涂朱红色,门扇正面的朱红色用减地的手法,表现出门钉的位置。门钉共四排,每排七枚。门扇上的铁门鼻、铁门环尚存,其上鎏金。
  
  1湾漳墓(15):湾漳墓甬道、石门
  石门外东西两侧,各站立着一个高大的陶俑。陶俑是文吏形象,高1.42米,是迄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发现的最大陶俑。2湾漳墓陶俑(3):1566号大文吏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第1节:通往湾漳之路第2节:七十二疑冢第3节:北朝陵墓群调查第4节:最高大的坟丘天子冢(图)
第5节:开进湾漳村(图)第6节:初见帝王威仪(图)第7节: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图)第8节:墓道壁画人物
第9节:两侧的仪仗队列第10节:地下水出现了(图)第11节:朱雀门中睡国宝(图)第12节:被侵扰的武士(图)
第13节:墓葬部分被盗掘(图)第14节:墓室顶部的天象图(图)第15节:锁定陵墓主人第16节:苍狼出世(图)
第17节: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第18节:双面皇帝第19节:既征伐四克,威振戎夏第20节:乍现盛世曙光(图)
第21节:华丽时代(图)第22节:色彩纷呈的时代(图)第23节:画家的线条老到纯熟第24节:迷雾重重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