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演绎 》 定是紅樓夢裏人 》
第十篇 揭假究真
周汝昌 Zhou Ruchang
《紅樓夢魘》一書,收文七篇,首篇題目是《紅樓夢未完》。
雪芹之書未完,早成共識和常識,何待張女士又加論證?——問錯了,她根本不是從頭正式論證這個“未完”。她的思路與行文習慣也與常見的“紅學”論文不同。不同之處是:
一,對《紅樓夢》的基本概念、詞義不給規範定位,模模糊糊,似乎不“計較”八十回原著與四十回偽續,“都是”《紅樓夢》。
二,“未完”是作者本未完成?還是現存本殘缺不全?也無明文確說一句。三,既“未完”,又何必大費力氣去研究現今一百二十回本的“已完”?
四,曹雪芹因何“未完”?現行的“已完”,又是怎麽發生、産生的?沒有
講。
五,既然一百二十回“全璧”流行,這算不算“完”?如不算,怎麽樣纔算“完”?
亦無所交待。
大前提,都“省略”了。
然後,你若想從她筆下窺視一點兒她論的這個《紅樓夢》主要“未完”之內容大致是什麽?也休想找得見。
她不是講“未完”,而是大講“已完”的後四十回偽續的百般情狀!
她好像是說:那些“已完”都是假的,衹有將假的全部揭穿,纔可望“假去真來”——再究“真未完”的事情。
如鬧不清這一“理路”和“手法”,衹看這第一篇,就會如墜五裏霧中,可真叫“天昏地暗”,保管你衹看不多幾頁,就“承受”不了,擲書而興嘆了。
張女士的文章很有趣,開筆不久,即將“主題”集中在“三寸金蓮”上。這使我十分驚奇。“摩登小姐”式的她,怎麽會對這個話題如此關註?討論了一大篇之後,加上衣妝等事,方知她是要判明書中人物誰天足、誰纏腳,而由這看續書人是有意讓“全”書滿人化(或滿俗化),又由此判斷與高鶚的“漢軍”身份是否符合……。
她研究了半日,也承認曹傢本來也就是女眷半漢半滿,裹腳的也有,大腳的也有。但她很拘“金蓮”這個字眼,舉尤三姐、舉晴雯穿“睡鞋”,《芙蓉誄》有“蓮瓣無聲”之句,等等。細緻周詳,令人驚佩。
當然,若有心“擡杠”,其實“金蓮”不過是個指女人腳的藉詞雅稱而已。真正的“金蓮”是緊纏成為尖筍形的,腳趾壓在底下,已萎縮變形,早不成“瓣”;而走路時以腳跟為重心,有“聲”無“聲”,與“瓣”無涉了……。單摳字眼,會出誤解。
話要簡潔:她舉了大量的字例句例,說明“滿俗化”的跡象,其細其繁,其版本之精熟,其耐性之強,其細心之微,其記憶之確……,讓人“下拜”,自愧萬難企及!
反觀自己,我沒法與人傢比,哪怕是百分之幾也夠不上。因為我對後四十回的一個本子也看不下去、受不了!何況還要三個本子細校密勘!那我就折磨死了(註)!
她的心細如絲,可說已細入毫芒。她對本子異文記得如同電腦——她行文說理是“眉毛鬍子”在一起,不暇不屑像論文“分條析理”,讓你暈眩。我讀着(實際是聽讀)心笑說:這種文章,若入批判傢之目,肯定是不折不扣的“繁瑣考證”。別人就是甘願“繁”甘願“瑣”,也望塵莫及!
她是不講怎麽“未完”,是講何人、怎麽續書。
由她的考證加推測,這後四十回書有三個不同本,有初本,有修訂本,有再修本。“修訂”是小改加大改,由一二字到一大段。原續與修續不出於一人之手。破綻、漏洞、矛盾……,可笑之處不一而足。
但她的擅長是:不僅僅指出這麽煩瑣無聊的“修訂”,而且一定為之說出續修書者為何那般如彼作法的心理活動。
她對續、修者究竟是誰,還拿不準,但寫至篇尾時,分明還是傾嚮於判定高鶚是個重要人物。
她提出了很多相關的問題。如:元春是誰的妃?續者為何為賈珍等洗刷醜名淫行?又為何特別糟蹋襲人?妙玉結局究何似?鳳姐又怎樣?……
——大概這就是她講“《紅樓夢》未完”的一個方式吧?
是否她不太喜歡作正面性的評議和“結語”?
詩曰:
瑣瑣談來細比絲,不知誰續百方疑。
不條不理自成格,奇女奇思文又奇。
(註)有一回,華藝出版社邀請了王蒙、叢維熙、宗璞、劉心武等座談,我叨陪末座。當場我嚮這些名傢說了這麽兩句話:“我讀不了高鶚續的後四十回,如果用力量強迫我讀,那就是對我最大的精神折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緒引 | 第一篇 人傑地靈的豐潤 | 第二篇 天日無光 | 第三篇 第六官 | 第四篇 “百般無味” | 第五篇 《金瓶梅》的旁證 | 第六篇 定是紅樓夢裏人 | 第七篇 最壞的亞東本 | 第八篇 令人惋惜的錯誤 | 第九篇 一篇自序大方傢 | 第十篇 揭假究真 | 第十一篇 智者千慮 | 第十二篇 一尊菩薩 | 第十三篇 慣殺風景 | 第十四篇 新穎的插麯 | 第十五篇 英雄所見略同 | 第十六篇 金玉緣與金石緣 | 第十七篇 三部古抄本 | 第十八篇 曹雪芹寫自己 | 第十九篇 “破滅感” | 第二十篇 還是承認了自傳性 | 第二十一篇 上乘的探佚能力 | 第二十二篇 未能免俗 | 第二十三篇 怎麽讀詩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