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董耀會 Dong Yaohui

  為什麽明代長城又叫做邊墻?
  將長城稱之為邊墻,主要是在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為邊地。因為明代將長城築於這些地域,所以明代把長城又叫做邊墻。明朝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防衛,沿長城設立了九鎮,稱為九邊。
  明內外長城與內外三關是怎麽劃分的?
  明王朝為了加強京師的防禦能力,在北京北方修築了兩道長城防綫,即內、外長城。內、外長城由北京懷柔縣境內的火藥山分岔,內長城嚮西南經河北省易縣、淶源縣、阜平縣而入山西省界,經靈丘縣、繁峙縣至偏關縣老營堡柏羊嶺,並在此處與外長城相接。外長城西北行經河北省赤誠縣、張傢口市、懷安縣而入山西省界,又經天鎮縣、大同市至偏關縣老營營堡柏羊嶺,同內長城相連。內三關、外三關是設在內長城綫上的六座著名關隘,靠東側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稱為內三關,靠西側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關為外三關。這六座關隘彼此互為聯動,構成一個整體,成為拱衛京都的穩固屏障。
  明遼東長城大致分為幾部分?
  東起山海關西至鴨緑江岸的明遼東長城,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築年代,大體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遼河套長城,是三段長城中修築時間最早的,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其走嚮內凹,從遼寧黑山縣白廠門鎮起到開原縣鎮北關止,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墻外,其餘全綫城墻皆為夯土版築。二是遼河西長城,修築於明正統年間,由王翺、畢恭主持修建,從山海關外的遼寧綏中縣李家乡無名口起,至黑山縣白廠門鎮止,其間既有夯土墻也有石墻,還有山險墻,形勢十分險要。三是遼河東長城,修築於明成化至萬歷年間,由韓斌、周俊、李成梁先後主持修建。其行經路綫,從開原縣鎮北關起到丹東市鴨緑江的虎山,長城結構,有劈山石墻、土墻、木柞墻等。
  明清為什麽在湘西修築苗疆長城?
  長城之製,多是為防禦外敵而設。如中國北方明長城,即是用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防綫。湘西地處中華腹地,北接川鄂,西障滇黔,南有百越,東連湖廣,按理不應當視作“邊陲”,不應有“長城”這樣的“邊關”。但事實上,明清二代,卻一直將湘黔境視為化外之境。清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設“九邊總說”,其中就有“麻陽邊”,《清史稿·兵志》同樣設“黔楚苗疆”。湘西長城之興,正是明清政府為防範苗民而設置的。
  苗族在明清二代,並非均在王化之外,大部分苗民處在中央政府任命的土司統治或流官管轄之中,這一部分苗民叫“熟苗”。那些化外之苗民,則被稱為“生苗”,“苗疆”即指生苗聚駐的地方。明清二代,生苗所據苗疆,大致在湘西、黔東北的臘耳山脈一帶和黔東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而尤以臘耳山苗民“兇悍難馴”,因此,以臘耳山為主的“苗疆”,就成了明清二代軍事徵剿的重點。
  臘耳山不僅疆域廣阔,且地勢險要,又因其地西通黔貴,北連川鄂,一旦生事,則三省苗民必群起響應,聲氣相求,故在明清二代開闢苗疆的數次徵戰中,臘耳山往往是主戰場。而二代間苗民反抗民族壓迫,屢起義舉的,也多以臘耳山為據點和屏障。以臘耳山為中心,環其周邊設軍事據點,修築哨卡碉樓及關墻,自然便成為明清二代對苗疆實施軍事徵剿與政治經濟封鎖的基本手段。
  湘西苗疆長城修建情況怎樣?
  據地方志及相關報道均稱:“湘西長城”始建於明萬歷年間。這一說法衹能說是“部分準確”。像長城這樣的巨型軍事工程,本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更何況其間兵事連綿,戰事難斷,加上長城也非僅靠一堵墻即能自成防禦體係,還須在周邊輔以哨卡、碉樓、營汛,以構成內外防綫。正因為這樣,湘西長城的出現乃至成型,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經營,纔得以布點成陣,由陣連綫,由綫而形成包括哨卡、營汛、碉樓在內的防禦性軍事係統。
  這段長城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1405年,當時因苗疆答意等五寨生苗“出沒劫掠”,湖廣都指揮謝鳳“請於要害之地,築堡屯兵以禦之”。謝鳳的屯堡具體如何佈置,已難道其詳,但屯堡之製的出現,卻是湘西長城的先聲。
  1426年,湘西、黔東幹旱嚴重,苗民因饑荒起義,總兵蕭授統兵鎮壓;1431年,“臘爾苗叛,都督蕭授都御史吳榮率漢士兵十有二萬討平之”。蕭授在鎮壓臘爾山苗釁時,即在湘黔邊界先後共營建了24堡,稱“灣溪24堡”,留官兵7800多人,“環其地守之”,對臘耳山實施軍事包圍。考“灣溪”現在鳳凰縣竿子坪以北,距鳳凰縣城約45公裏,正處在“邊墻”綫上。但“灣灣24堡”的名稱及位置,已難以確考。
  明嘉靖年間,臘爾山苗再次起義,明王朝先後派萬鏜、張嶽統帥湘、黔、川三省漢兵進剿。張嶽在鎮壓苗民起義後,“疏罷灣溪等堡,更設哨所汛十有三,各哨以士兵仡蠻數百人,復召募打手數十人戍守”。以後又增設7營3哨,總計23營哨。根據這23營哨的基本佈局,可以看出,以臘耳山為中心,環臘耳山沿邊,“自西而東而北,即從現在的貴州銅仁、鬆桃、經鳳凰西南、麻陽、鳳凰東北,至吉首和古丈、保靖縣界,構成一個弧形防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