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的等级主要是看用牲的情况,而不是看祭器。古代天子用太牢,诸侯用少牢,士用特牲(豕),所以礼书才有《郊特牲》《少牢馈食礼》《特牲馈食礼》等等的名目。但也不是一律的以多为贵,天子南郊祭天就用特牲——一头牛,《礼记?礼器》说:“祭天,特牲。”孔颖达疏:“特,一也。天神尊贵,故止一特也。”
由于上述的理由,祭祀黄帝的仪式用九鼎八簋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放在哪里都不是。如果把它当作祭器陈设在享殿正前,鼎内就必须盛牲体,但由于典礼没有牲,就只好陈设空鼎空簋,实在是不成体统。如果按照礼书的记载,将鼎陈设在门外,也很困难,因为祭祀广场根本就没有门;退一步而言,即便有门可以放鼎,簋也无法处理,簋原本是放在堂上的,里面必须有黍稷,现在将八个空簋放在堂上,其他什么也没有,显得十分尴尬。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主办者居然将九鼎八簋放在了祭祀广场的两侧,实在是出人意料。不知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由此得到的印象是:它们连正经的摆设都不是,而是如同戏台上的道具。
我认为,礼器的安排一定要前后照应。如果决定不按照传统的祭祀方式,就不必再陈设九鼎八簋,完全可以取消。
与祭者的服装
古代祭祀,参与祭祀者必须身穿祭服;若是国家大祭,则有更为严格的着装要求。《开元礼》规定:“诸享官以下,各服祭服。”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祭服。如今祭祀黄帝,当然没有必要再去穿旧时的祭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祭祀民族之祖的国家级典礼,与祭者理应身穿民族服装。韩国、日本等地祭祀孔子的仪式,主祭者或者穿祭服,或者穿民族服装。奇怪的是,黄帝故乡的祭祀大典中,站在主祭方队中的所有成员居然一律都是西装革履!有人或许会说:“这是顺应时代潮流,有什么不可以!”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
相传嫘祖发明蚕桑,黄帝制作衣裳,民众得以御寒抗冻,遮羞蔽体,渐入文明之境。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尚在披兽皮树叶之时,我们的先民已经穿上麻和葛类,甚至是丝绸的衣服,这是人类历史上何等骄人的大事。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琳琅满目,尤以汉、唐、宋、明最为绚丽多彩。《大明宫词》等电视连续剧,根据各种资料制作的中华古代服装,款式大方,色泽明快,曾经引起国内外观众的惊羡。因此,身穿民族服装祭祀黄帝具有特殊的意义。滑稽的是,2004年清明节,中央电视台直播祭祀黄帝大典时,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和嘉宾都身穿“唐装”出现在观众面前,表明他们都知道今天的祭典有特殊意义;而黄陵的主祭者对此似乎浑然不知,一个个身穿“洋服”站立在祭殿之前,并且时不时在镜头前整一整西服、领带。主祭者在祭文中还自称黄帝子孙,侈谈五千年文明,岂非绝大的讽刺?
早期的中山装
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的中国事实上已经没有统一的民族服装,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依我之见,祭祀黄帝大典的服装,至少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中山装。辛亥革命之后,满清服装不受欢迎,孙中山发明了著名的“中山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山装被作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服装,受到社会各阶层和海外华人的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总是身穿中山装接待外宾,出席各种盛大的典礼,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和自信。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服取代了中山装,成为中国官方活动的“正服”,民族服装遂归于虚无,令人扼腕长叹。二是“唐装”,这是在上一世纪中国民间服装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海外华人中多有穿着者,由于在2001年上海的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都穿着“唐装”亮过相,大众也可以认同,只是样式、用料等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以便为更多的人接受。三是综合各朝传统服装之长专门设计一套。我国服装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应该充分利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