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揭秘“越炒越窮”原理:股路不歸   》 第11節:股路不歸(11)      王新平 Wang Xinping

  非常矛盾的我,在整整一個上午的煎熬中沒有找到任何思路,中午吃飯的時候,領導過來說和我一起去吃北方的麵條,我先是很奇怪地看了一眼這個南方的男人,今天怎麽會想到吃北方的麵條,但是我馬上意識到吃飯可能是藉口而已,於是就和他一起去吃飯,一路上大傢都沒有說話,在飯館等候麵條的時候,領導說:“你看,咱們是不是也考慮停止出貨,反手加倉可能更好一些。”說句實在話,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我無法說服自己內心的那種恐慌,這種恐慌不是無緣無故地産生的,而是來自對市場這種走勢的擔憂,由400點啓動,到現在不足三個月漲幅達到300%還多,我現在無法為這次要介入的資金確定贏利目標。我問領導:“那您看我們應該把贏利的目標定到多少?這恐怕不好說,你看定多少合適?”領導反問我。我說:“我不知道,首先,要是定到20%的話我們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前面的利潤早早就滿足了我們的贏利需求,但是要定到70%我實在沒有把握,在漲幅達到300%的狀態下,很難找到入場的新資金。”領導說:“我知道的幾個機構都沒有出貨,原來出貨的幾個在春節前反手加倉了,現在看來他們是做對了。”我沒有吭聲,這時候麵條做好了,我們就開始吃飯。
  吃完飯,我馬上回到辦公室,吩咐助手:“開始查一下最近新開戶人數,再查一下幾個比較有影響的大券商那兒的客戶交易情況,半小時之後把所有的數據給我。”我於是開始打電話,和幾個行業內的人物聊閑天,我發現每個人都對未來滿懷信心,人人都在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我感到脊梁骨發冷。
  半小時以後助手準時把資料交到我手,我開始對這些資料仔細分析,新開戶數增加了40%還多,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居然這麽厲害,看來股市確實漲了,漲得在傢坐着的人都坐不住了,我開始分析新開戶地域分佈情況和年齡結構,我發現在地域結構上最近增加的人數,外地客戶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上海、深圳、成都、這些熱門地區的客戶增加還是那個樣子,年齡結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從以上的開戶情況看,最近的股市上漲影響已經不是小範圍了,而且讓那些飽經滄桑的老人也願意來到這個市場了。幾個比較活躍的小機構還在增倉,幾個比較大的券商那兒的客戶幾乎全部滿倉,幾乎沒有人願意交易了,現在人們持股可以說一夜就賺一大節,傻瓜纔願意這時候進進出出。
  那麽就有一個奇怪的問題,有錢就買股票,有股票就持有,這時候到底是誰在出貨,沒有人出貨怎麽會有人可以買進?這時候我忽然清醒了,記得老師曾經說過:“當所有的思路和矛盾都歸於統一的時候,那麽新的裂變馬上就會發生,而且這種發生在戰場上的統一和寂靜過後將會産生更大的震動。”
  我急急忙忙的打開電腦,敲出brar以後,我大吃一驚,br的數值幾乎高於ar2.5倍,這就說明在大傢極為興奮衝動的時候,有一個比較理智冷靜的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在悄悄地給大傢提供入市的籌碼。但是我還是不能下定决心,於是我走出辦公室,嚮附近幾個券商的營業部走去,我想和大傢聊聊,看看這些和我一樣的普通的想發財的人們是什麽樣的想法,我和一個一邊看盤一邊在和別人津津樂道的人說:“現在這樣漲怕不怕?”那個人回過頭象看外星人一樣說道:“你腦子有毛病啊?纔漲了幾天啊,就怕成這樣子。”我再看看櫃臺前人們爭先恐後地在存錢,櫃臺後面的小姐根本談不上什麽服務態度,能讓你早早存錢就算幫你忙了,還計較什麽態度,人們確實瘋狂了。
  我决定無論如何必須全部出貨,走出大門,看到一個蹬黃油車的人站在一邊看窗戶上的行情,我心裏奇怪:“你也炒股?”他說道:“炒啊,幹什麽不炒,幾天就賺好幾百,傻瓜纔不炒股。”
  我轉過身,拿出電話,通知助手:“全部出貨,把手頭的股票在三天之內全部出完。”
  我挂了電話,又給領導打了一個電話:“我不同意加倉,把所有的貨全部出完,在原來計劃的基礎上減掉一半時間,三天全部出完。”領導憤怒地問:“為什麽?你沒有看到行情在漲嗎?你腦子有毛病啊!”我沒等這個豬頭再駡下去就挂了電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節:股路不歸(1)第2節:股路不歸(2)第3節:股路不歸(3)第4節:股路不歸(4)
第5節:股路不歸(5)第6節:股路不歸(6)第7節:股路不歸(7)第8節:股路不歸(8)
第9節:股路不歸(9)第10節:股路不歸(10)第11節:股路不歸(11)第12節:股路不歸(12)
第13節:股路不歸(13)第14節:股路不歸(14)第15節:股路不歸(15)第16節:股路不歸(16)
第17節:股路不歸(17)第18節:股路不歸(18)第19節:股路不歸(19)第20節:股路不歸(20)
第21節:股路不歸(21)第22節:股路不歸(22)第23節:股路不歸(23)第24節:股路不歸(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