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京劇大師程硯秋:戲劇宗師一生中的若幹片斷 》
第11節:聲名初起(4)
鬍金兆 Hu Jinzhao
早春三月,程結婚前夕,推出了程派早期著名代表作《紅拂傳》,首演於京中前門外華樂園。出演首日,大雪紛飛,道路泥濘,照京師戲園慣例,大多回戲停演,怕影響賣座。程一反常規,照演不誤。結果因戲好,上座甚佳,一創北京惡劣天氣照常唱戲之風。
此劇取材《唐人小說》,述隋末唐初風塵三俠義薄雲天、紅拂女扮男妝追奔李靖得配英雄的故事。程演紅拂女張凌華,郝壽臣(後為侯喜瑞)演虯髯客,郭仲衡演李靖。
紅拂本為楊素府中歌姬,是個"性好書捲,愛習兵書",慧眼獨具的女中豪傑。她不甘於侍宴陪舞的無聊生涯,渴望掙脫樊籠。所以手執紅拂塵首次出場的一段"二黃慢板",新穎別緻,抑揚抗墜,唱腔極清緻,聞係王瑤卿特別研究的,腔中抒發內心苦悶,卻貫穿一個"煩"字。當聽得傳令陪宴侍舞,不由皺鎖雙眉,滿腹愁煩緩步下場。及至宴前見李靖,睿目識英材,二人目光相接,紅拂女含羞低頭一笑,仍是緩緩下場,但與前次下場大不同:前者沉重,幾乎邁不開步;後者輕盈,飄然而去,從步伐節奏體現出感情變化。之後闖出相府,夜會李靖,遇虯髯客,一掃歌姬神態,儼然豪情義膽而又扶夫助友的俠女。
此戲載歌載舞,前有侍宴時的雲帚舞即紅拂塵舞,中有與李靖縱馬飛奔的"馬趟子"多種優美的舞蹈造型;後有送別虯髯客的雙劍舞。京劇旦角的雲帚一般做道具用,如道姑、仙女等,程卻精心設計了成套的雲帚舞,配以西皮二六唱腔,舉手投足,優美飄逸,表明紅拂技在諸姬之上,卻又不是興高采烈地盡情歌舞,而是強打精神奉命應景而已。後得識英雄,夙願得償,眉宇開朗,在"馬趟子"以及最後的舞劍中,英姿勃發,與前迥異,各種身段、招式,在優美高難中更賦有樂觀嚮上的生命力,給人以極大的欣賞美感。此劇一問世,即轟動九城。
上世紀20年代初,京劇旦角戲從單純重唱,嚮唱做念舞全面表演發展。梅蘭芳編演了許多歌舞並重的新戲,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西施》、《廉錦楓》等,尤其是1921年問世的《霸王別姬》,其劍舞更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尚小雲、荀慧生、徐碧雲、朱琴心等也有這類新戲創作。《紅拂傳》的編演,除了適應當時觀衆的喜愛風尚和劇壇上藝術競爭外,還同羅、程的個人性格有關。羅癭公性豪爽,有見地,不以名位、財帛為念;程豔秋性剛強,有主見,肯於艱苦奮鬥,使他們喜愛並選用風塵三俠的題材。在藝術處理上,由王瑤卿指導,新意頻出。另外以羅癭公為首,包括許多熟諳戲麯很有文學修養人士在程周圍,形成一個出謀劃策的智囊圈。這在梅、荀、尚周圍也同樣存在。這些人既有捧角傢的味道,又不同於視伶人為玩物以捧角為樂的達官貴人;他們深通麯律,熱愛藝術,想方設法幫助程出人頭地、一鳴驚人。《紅拂傳》的選材和排演中標新立異的藝術處理,同他們的期望建議也分不開。像紅拂的雙劍舞,其〔夜深沉〕伴奏音樂和南梆子唱腔,都與梅的《霸王別姬》相同,但在招式、腔調上卻迥然有異。程不僅武功基礎好,後來還從名武師高紫雲、醉鬼張三練武術、劍法、太極拳,很有造詣。他把一些武術的劍術套路,融入化成旦角劍舞的動作,先是邊唱南梆子邊舞劍,走出"鳳凰展翅"、"白蛇吐信"、"進步刺"、"大蟒翻身"、"蜻蜓點水"等招式,南梆子後,圓場起勢,采用太極劍的起勢動作"三環套月"變化而成,非常矯健挺拔。再在〔夜深沉〕伴奏下,運用了"懷中抱月"、"順風擺柳"、"枯樹盤根"等招式化成紅拂劍舞的英姿,最後以一個英武俊美的雙背劍收勢,真是翩若驚鴻,矯若遊竜,同中有異,別具風采。後來隨着他武術功力日深,把塗銀粉的道具劍改成真寶劍,舞起來沉重有力、寒光閃閃,為他人所不及。
《紅拂傳》出臺後,備受各界是揄揚。詩人樊樊山觀後,有《雪中觀程郎舞劍歌》長詩:
任教泥滿靴,來聽程郎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編者的話 引言 | 第2節:嚴酷的學藝生涯(1) | 第3節:嚴酷的學藝生涯(2) | 第4節:幸遇明師(1) | 第5節:幸遇明師(2) | 第6節:幸遇明師(3) | 第7節:幸遇明師(4) | 第8節:聲名初起(1) | 第9節:聲名初起(2) | 第10節:聲名初起(3) | 第11節:聲名初起(4) | 第12節:聲名初起(5) | 第13節:聲名初起(6) | 第14節:聲名初起(7) | 第15節:程派大成(1) | 第16節:程派大成(2) | 第17節:橫眉冷對(1) | 第18節:橫眉冷對(2) | 第19節:橫眉冷對(3) | 第20節:橫眉冷對(4) | 第21節:生活一變(1) | 第22節:生活一變(2) | 第23節:生活一變(3) | 第24節:生活一變(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