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记书信 》 一個農民的生存實錄:農民日記 》
第11節:農民日記(9)
侯永祿 Hou Yonglu
1960年11月21日陳書記在公社召開的常委擴大會上,又傳達了上級精神,即要自力更生,不嚮上要。用"核、壓、挖、清、節"5個字的辦法來解决睏難;要少支出一些,以不餓死人為原則;要多購一些,以不購過頭糧為原則。今後要安排好群衆的生活。安排後8個月的糧食標準的思路是:"三低"、"二平"、"三提高"。最低15斤,最高18斤。"三低"的"三"是指11月、12月和1961年元月這三個月;"二平"的"二"是指2月和3月這兩個月;"三提高"的"三"是指4月、5月和6月這三個月;共分8個等級。
1960年的11月、12月和1961年的元月,每個人平均一個月衹有15斤糧。後來"以人定量"的標準,把口糧一壓再壓,一月比一月低,尤其是人口多,勞力少,大人少,小孩多的戶,睏難就特別大。如果衹按人口,不分大小,那還可以小孩成協大人,現在不行,我傢7口人,4個娃,都在10歲以下。按3個月口糧的低標準是:1~2歲的娃每月3斤,3~5歲的娃每月9斤,6~7歲的娃每月11斤,8~11歲的娃每月16斤。12歲以上的大人也分了四級口糧標準:輕體力勞動者每月18斤,一般的人每月20斤,重體力勞動者每月23斤,特殊飯量大、幹過重體力勞動活的人每月28斤。
我和菊蘭按一般人的口糧標準對待,每月20斤,母親年老做傢務,不參加集體勞動,口糧標準為每月18斤,引玲、勝天都為16斤,西玲11斤,豐勝9斤,全家7口人,每月共分口糧110斤,每人平均不到16斤。3個月共有92天,每天3頓,共276頓。全家人每頓飯共吃1斤2兩糧,每人吃不到2兩糧。
這時候受餓少的人是:食堂的炊管員和飼養員。社員有句順口溜:"牛哭哩,豬笑哩,飼養員偷料哩!"社員說:"糧食吃到口,先要過五關:場裏打下,入到隊內庫房,交給保管員,秤高秤低,損耗庫溢,這是第一關。再由隊裏領回食堂,由管理員負責庫溢庫損,這是第二關。然後加工碨面,入水剝麩,出粉率有高有低,由碨面人負責,這是第三關。然後交給做飯的,將面蒸成饃,做成飯,這是第四關。最後由掌勺的人舀給社員飯,發給社員饃,碗有大小,勺有寬窄,相好的、對勁的,見面低頭不問的,這纔過了第五關。"社員還說:"狼吃鬼掐,給社員剩個瓜把!"又說:"社員不怕標準低不夠吃,衹害怕吃不夠這低標準。"四隊有個單身小夥子,實在餓得撐不住了,就把食堂印的"飯票二兩"的"兩"字改為"斤"字,管理員發現後,把他狠狠訓斥了一場。
大傢都各有各的辦法,我傢卻不知該怎麽辦,衹能食堂給多少,自己吃多少。每頓飯都是菊蘭端上個大臉盆,跟着大傢排在長長的隊伍後邊,等着一勺一勺地舀稀飯糊糊。一戶一戶舀到頭以後,人們還不立刻端上盆子散去,而是低着頭兩衹眼一直盯着鍋底,等着勻那一點點殘湯飯底子,直到舀飯人拿飯鏟鏟淨最後半勺子後,纔無可奈何地走去,哪怕天氣再冷,把飯等涼了,也不在乎。菊蘭端回了稀飯糊糊,全家人圍在一起,纔一個個舀到各人的碗裏。每次吃畢飯後,西玲在炕上往後一挪,總低聲地長嘆一聲氣:"唉!"不知是喝脹了撐的,還是嫌沒喝夠而難受的。誰也不敢問,也不願問。衹是3個大人互相看看,默默地,眼圈兒禁不住紅了起來。
我心想,總不能眼睜睜地把人往死的餓呀!傢裏還有十來間廈子,四間半大房呀!把房拆掉賣上一部分換些糧票,買點兒糧吃吧!母親卻捨不得地說:"10間爛廈房,住着能遮風雨,但拆下來卻是一把渣,能值幾個錢,能買幾斤糧啊!況且政策有規定,社員房屋不許隨意買賣,咱當幹部的能違反政策嗎?"東邊院子前面有間半大房,倒是能值幾個錢。但隊裏飼養室占用着,我能挖社會主義的墻根嗎?不行!不行!這下我真不知該怎麽辦了。
1960年是解放後最睏難的一年,而這年的12月又是這最睏難的一年中吃糧標準最低的一個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出版社 |
|
|
| 第1節:《農民日記》序(1) | 第2節:《農民日記》序(2) | 第3節:農民日記(1) | 第4節:農民日記(2) | | 第5節:農民日記(3) | 第6節:農民日記(4) | 第7節:農民日記(5) | 第8節:農民日記(6) | | 第9節:農民日記(7) | 第10節:農民日記(8) | 第11節:農民日記(9) | 第12節:農民日記(10) | | 第13節:農民日記(11) | 第14節:農民日記(12) | 第15節:農民日記(13) | 第16節:農民日記(14) | | 第17節:農民日記(15) | 第18節:農民日記(16) | 第19節:農民日記(17) | 第20節:農民日記(18) | | 第21節:農民日記(19) | 第22節:農民日記(20) | 第23節:農民日記(21) | 第24節:農民日記(22)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