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崔莺莺临去秋波一转,金圣叹惊艳"十分大方"
张生到城中住下后,便到普救寺游玩,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走到佛殿时,正碰上莺莺引红娘拈着花枝出来。张生一见崔莺莺的美貌,一声惊叹:"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张生的反应是:"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这句话颇为让人费解。关于这个"颠不剌",解法众多。王伯良把"颠"解为轻佻;凌濛初则认为"颠不剌"就是"没头脑没正经之意",也就是"颠"的意思,而戏曲中凡是"颠",都有风流、放浪的意思。还有解释认为,"颠不剌"就是绝顶的意思。但不管是风流的见了万千、轻佻的见了万千、还是绝顶美女见了万千,这句话意译过来都是一样的:我张生风流成性,什么样的女人我没见过,但像这样漂亮的姑娘还是少见啊。
他还描摹崔莺莺的神态:"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这一句,把崔莺莺的娇滴滴的姿态写得神意俱出。明代人对此句论争过一番,有人主张作崔莺莺的"轻狂"解,有人主张作"不轻狂"解。金圣叹就赶忙解释:
而此处先下"尽人调戏"四字,写双文虽见客人走入,而不必如惊弦脱兔者,此是天仙化人,其一片清净心田中,初不曾有下土人民半星龌龊也。看他写相府小姐,便断然不是小家儿女。
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公侯将相之家的小姐,反而是十分大方的,是不是有人在看她,她本人根本没有去注意这些,所以神态自若。
崔莺莺有多美?一张粉脸宜喜宜嗔,宫样画眉,唇若樱桃,齿如玉粳;腰肢娇软,袅袅娜娜;她方才说了一句"满阶苔衬落花红",张生便认作"呖呖莺声花外啭"。谁想得到寺院里碰见神仙姐姐了呢?难怪张生意乱情迷。
红娘发现有人,便说"那壁有人,咱家去来"。这句话反倒提醒了崔莺莺,她回头看了一眼张生,才款款地走下。
金批《西厢》则把这一段科白改成:"(莺莺云) 红娘,我看母亲去。"从莺莺看到了张生到没看到,这个改变,证明金圣叹极力否认莺莺曾主动与张生眉目传情。这样崔莺莺倒是纯洁了,单纯了,可是也被动了,寡淡了。
张生向和尚打听,得知崔莺莺乃是河中府崔相国的小姐。不过,他似乎还未对这个身份有直接的兴趣,他仍然沉迷在她天姿国色的美貌当中:"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眼看着崔莺莺走了,张生只得叹道:"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看到这一句,金圣叹又强作解人了。其实,他也是欣赏"临去秋波那一转"的,不过他说:"妙眼如转,实未转也。在张生必争云'转',在我必为双文争曰'不曾转'也。忤奴乃欲效双文转。"他的意思是,崔莺莺眼若秋水,并非特意为谁而转,但多情人如张生,就会认为崔莺莺的眼波是为他而转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