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當代懸疑小說之父:丹·布朗傳   》 第三章 運籌帷幄(4)      莉薩·羅格剋 Lisa Rogak

  這次旅行中,布朗還有幸覲見了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布朗稱這種覲見有點半公開半私人的性質,教皇衹是與一組遊客呆上了半個小時,最後的時候,和他們一起祈禱,為他們賜福。布朗倒是覺得覲見之前的一些事挺有意思。進入會議室時,瑞士警衛隊要對他們逐個地搜身,大傢都以為這是為了防止遊客私自攜帶武器而進行檢查,但實際上,他們的本意卻是為了防止遊客偷運“聖水”,四處兜售。
  在梵蒂岡,唯一不需要搜身的地方就是墓地,但每天衹允許十一個人參觀。雖然參觀了墓地,但是布朗並沒有被准許參觀梵蒂岡秘密檔案館。
  一年多的寫作實踐讓布朗學會了如何構思和撰寫一部小說——而且這部小說已經成功賣給了紐約一傢大出版社——布朗覺得自己對商業小說創作的要領也略知一二了。首先,背景是至關重要的。布朗一再強調,為每本小說量身打造一個故事背景與精心設計故事情節和悉心刻畫人物同樣重要。而背景中地點的選擇又是最關鍵的一環,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說能挖出多少秘密,這些秘密又怎樣與讀者的接受環境融為一體。
  衹有合適的場景纔會讓故事顯得自然可信。背景定下來之後,作傢還必須對它進行細緻深入的調查,掌握各方面細節材料。
  《數字城堡》完成後,布朗就决定下部小說啓用新的男女主人公——比蘇珊·弗萊徹和戴維·貝剋更具靈活性和外延性的人物。雖然他那時還沒有想好一位可以擔當係列故事的主人公,但他已經為這位英雄設計好了一段浪漫情緣,就像《數字城堡》裏的那樣。
  在《數字城堡》的主題研究和資料搜集過程中,布朗知道了如何同那些願意幫助自己解疑答難的專傢取得聯繫。但要從中找到願意為《天使與魔鬼》提供資料和信息求證的專業人士可就不太容易了,而他也不能總指望靠嚮梵蒂岡的上層人物發郵件來獲取信息。
  於是,布朗衹好求助於那些曾跟他合作過的專傢,看他們認不認識梵蒂岡方面的專業人士。有人就嚮他推薦普蘭頓——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的總管理員。布朗覺得這個建議很不錯,因為以前在埃塞科特學院教書的時候,每次遇到問題他總是嚮學院的圖書管理員求援。
  就這樣,布朗和普蘭頓在一封封電子郵件中建立起了聯繫,彼此間的友情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深。雖然布朗後來還找到了其他的信息渠道,但普蘭頓的回覆卻是最及時,最有效。不僅如此,普蘭頓還經常為他找出一般學者都很容易忽略、但卻很有幫助的書。
  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丹·布朗完成了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下一步,他决定還是按老習慣對這些資料作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然後再開始構思故事的發展主綫,不斷充實完整,最後再動筆。實際上早在資料研究階段,他就又幹起了他揚言最不喜歡幹的事:沒有任何協約的情況下又開始考慮下部小說。但既然離《數字城堡》的上市還有十八個月,而這期間他又沒有其他的事幹,他和布萊斯都認為應該緊緊抓住這段時間,好好寫作。這時的布朗已儼然以職業作傢自居了,儘管他還沒從寫作中拿到一分錢的報酬。
  布朗創作《數字城堡》的時候,還身兼兩份教師工作,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那非比尋常的定力和效率。但現在為了能夠全職寫作,他辭去了學校的工作。時間變得充裕起來,布朗寫作生涯的第一個考驗也接踵而來。
  1997年的秋天,離《數字城堡》出版還有好幾個月,布朗就有些坐不住了。那時,他已經進行到了創作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他最熱衷的一步:撰寫小說。開始還頗見成效,但是沒幾天,布朗就發現自己如坐針氈。他此時不願也不想坐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這樣的情況持續一段之後,布朗决定開車去波士頓參加一個電子聲辯係統的展覽。這個小麥剋風似的的電子裝置,可以將說話人的聲音通過電腦程序自動轉化為記錄下來的文字。這次活動讓對科技並不十分感興趣的布朗又一次充滿了活力與動力。他開始采用這種全新的方法來梳理思路,創作又變得有趣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關於作者關於譯者第一章 密碼之源(1)第一章 密碼之源(2)
第二章 羽翼初豐(1)第二章 羽翼初豐(2)第二章 羽翼初豐(3)第三章 運籌帷幄(1)
第三章 運籌帷幄(2)第三章 運籌帷幄(3)第三章 運籌帷幄(4)第三章 運籌帷幄(5)
第四章 首嘗敗績(1)第四章 首嘗敗績(2)第四章 首嘗敗績(3)第四章 首嘗敗績(4)
第五章 迷茫歲月(1)第五章 迷茫歲月(2)第五章 迷茫歲月(3)第六章 破釜沉舟(1)
第六章 破釜沉舟(2)第六章 破釜沉舟(3)第七章 時來運轉(1)第七章 時來運轉(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