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正說魯迅   》 第11節:鐵屋中的吶喊(1)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三、鐵屋中的吶喊
  魯迅在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話:"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鼕",這也是"五四"運動之前,魯迅生活的真實寫照。究竟是誰擾亂了魯迅的平靜生活?這位高人動用了怎樣的攻心策略,讓魯迅出山的呢?
  《新青年》裏面有一個編輯,叫錢玄同。我們現在知道這名字,他是大名鼎鼎的學者,他看周大哥在傢裏抄一些古碑,字寫得很好,很古雅,爐火純青的感覺,於是便問周樹人:"你抄了這些有什麽用啊?"兩人開始了很微妙的對話19,周樹人回答:"沒什麽用。"你問有什麽用,我就幹脆直接回答你沒有用。周樹人也明白,你是不是想嚮我直銷什麽東西,拉保險?他的意思是說不要指望我,人不做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我就是無聊20。知識分子有的事情看起來很高雅,其實是一種偽裝,都是為了打發無聊的人生,都是消磨人生的方式。知識分子就會笑話別人,比如看不起女同志逛商場。人傢逛商場也能逛得生命力蓬勃,比你天天在傢摸這幾本書還要更有人間味呢,誰說寫文章一定比打沙發高雅,事情和事情本身是不能相比的,要看你有什麽意義。你縫一個針綫包是一個很俗的事情,送給志願軍馬上就不俗了,馬上意義就上去了,所以我們不能看行動本身是雅是俗,任何一個事情本身也可能是雅的,也有可能是俗的,還有可能是騙人的,魯迅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魯迅的高明之處,就是從來不裝孫子,"我就沒有什麽用",魯迅經常解剖自己說自己無聊,魯迅標識了自己的無聊,雖然是無聊,但露出了一個奇門,畢竟有一個套路。錢玄同從這個套路入手,你說你無聊,那我請你出來玩玩,說正好我們這兒有一個事,你看這個事怎麽辦?我們這兒有一個雜志剛剛挂牌上市,廣告造得挺火,可是産品一直打不出去,你看怎麽辦?大哥在傢裏,下雨天打孩子,閑着也是閑着,你為何不出來幫我們兄弟一把,你這麽有經驗,幫助我們小哥幾個,我們一塊把生意做大做強。錢玄同用感情、用比喻、用道理來說動,來打動周樹人。可是周樹人不是那麽輕易被說動的,別給我來這套,不行不行,我都快40歲了,我早就洗手不幹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早就不幹了,我不跟你們小孩子瞎玩兒。我們知道,過去的舊社會,人的壽命短,40歲都是老頭子了,十四五歲的人都結婚了,十六七歲就有孩子了,30歲就當傢了,過去40歲的人開口就叫老漢,周樹人覺得自己是一個老頭兒了。
  錢玄同是一個激進分子,他說中國之所以老氣橫秋,都是一幫老人害的,他說人一過了40歲就該槍斃21,中國才能進步,說40歲以上的人就沒有新思想了,就落後了。可是錢玄同自己到四十多歲就不提這個事了,腆着臉活了下來。可是魯迅還記得這個事,錢玄同40歲的時候,魯迅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錢玄同,其中有一句"做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22。
  錢玄同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名闖將,20多歲的錢玄同便開始給《新青年》雜志投稿,積極支持文學革命,也在積極為雜志尋找合適而優秀的撰稿人,他想到在日本留學的同窗好友周樹人和周作人,周作人很快就有稿子交來,而他的兄弟周樹人卻遲遲沒有動手。年輕氣盛,生性執拗的錢玄同便不厭其煩地經常拜訪魯迅,最終錢玄同是如何說服魯迅的呢?
  錢玄同去說動周樹人的時候,周樹人覺得自己歲數不小了,從年輕的十幾歲離傢出走,到獨自在外面奮鬥、尋找人生的道路,這麽多年過去了,經過了許許多多的變革、消沉、再變革、再消沉,他覺得好像沒什麽希望了,一切都是重複的,一切都是循環的,難道中國真的能進步嗎?我們不要以為魯迅生來就是那麽深刻,一下子達到那樣高度的,他更多的時候是懷疑,不自信,既不相信別人,對自己也不相信。他想算了,我都快40了,過幾年,從單位辦一個病退,就安度晚年了。我們後來知道,魯迅55歲就去世了,此時此刻,距離他去世還有18年,可此時的他還沒有出山呢!還把寶劍挂在墻上閑呆着呢!為什麽不出山?不是覺得自己功夫不夠,而恰恰是功夫太高,覺得自己沒有好的對手,也沒有好的觀衆,出去幹嘛?誰也欣賞不了他,所以不願意出山,後來他迫不得已出山,一出山就笑傲江湖18年,那18年是非常風光的18年,結果怎麽樣呢?還是沒有對手!那18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18年,魯迅連一個對等的知音都找不到,最後還是寂寞地離開人世,他是獨孤求敗的一生,寂寞地來,寂寞地去,沒有對手23。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1)第2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2)第3節:愛恨情仇(1)
第4節:愛恨情仇(2)第5節:母親娶媳婦"(1)第6節:母親娶媳婦"(2)
第7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1)第8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2)第9節:棄醫從文(1)
第10節:棄醫從文(2)第11節:鐵屋中的吶喊(1)第12節:鐵屋中的吶喊(2)
第13節:吟罷低眉無寫處第14節:陣營內的矛盾第15節:改造民族魂(1)
第16節:改造民族魂(2)第17節:改造民族魂(3)第18節:革命與金錢(1)
第19節:革命與金錢(2)第20節:戰士"鬥智不鬥力"(1)第21節:戰士"鬥智不鬥力"(2)
第22節:懂得休閑,懂得放鬆第23節:人生觀與生存哲學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