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正解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劉德江 Liu Dejiang
人們都覺得正人君子的世道已經過去了,又有誰會像孔子說的那樣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去做事呢?人如果離開了仁,心中衹有自己,一心想着為自己謀利益,那麽不義的行為將會接踵而至,這是毋庸置疑的。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篇第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發財和升官是人們所盼望的,若是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得到,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睏和地位卑賤是人們所憎惡的,若是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去擺脫,君子是甘心接受而不逃避的。君子離開仁,怎麽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呢?君子連吃一頓飯的工夫也不離開仁,在最緊迫的時候也一定按仁的要求去做,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按仁的要求去做。
人們喜歡富貴而厭惡貧賤是正常的,然而富貴的求取、貧賤的擺脫,都應用正當的手段走正道來實現。君子所應走的正道是什麽呢?是"仁"。違反仁道而得到富貴,君子不應該接受;違反仁道而擺脫貧賤,君子也應該拒絶。君子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君子,必須隨時隨地不能離開"仁"。
富與貴的誘惑,擺脫貧賤的要求,其力量實在太大了,是許多人想用畢生的努力達到的目的。這樣隨時隨地,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堅持走正道,是很睏難的。許多人就是因為抵擋不住誘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像賴昌星就是鮮活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極力提倡的"安貧樂道"並不是說要讓大傢都去做苦行僧,正當的生活還是必要的。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絶不能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祿而去損害他人的利益。所以孔子纔會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篇第七》)。那些通過不義手段而取得的榮華富貴,猶如過眼煙雲,曇花一現,與浮雲一般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一些貪官污吏,貪贓枉法,最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都將被繩之以法。從他們身上,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不能為財而不義。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就是說,做事一味地追求私利,就會招來很多怨恨。實際上,一味謀私的人不僅會招來怨恨,甚至還會招來殺身之禍。據說,有一天康熙皇帝做了一個這樣的夢,夢見自己到西北巡遊,在這個"大漠孤煙直"的荒漠中,忽然出現了一片緑洲,河水青青,河旁有兩棵參天古樹,樹上挂着金燦燦的皇冠、玉帶,旁邊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城池,真似世外桃源。夢醒後,隨即命人繪圖查訪,後來真的在茫茫戈壁中找到了一個與夢境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那裏沒有金碧輝煌的城池。於是康熙撥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到此監督修一座城池,來與夢境相吻。城池用於加強西部軍事防禦,以團结少數民族。
沒想到程氏父子領命到此後,見這裏荒涼偏遠,心想"山高皇帝遠",康熙日理萬機,哪能來此巡遊,就將建城銀款歸為己有,衹是草草修了一座小土城完事。五年後,朝廷某一欽差大臣到此西巡,想親眼看一下這座耗巨資修建的城池,可是眼前卻衹有一座小土城。
回去後,他立即上奏聖上。康熙一查到底,降旨將程金山父子處死。之後還用他兩個兒子的頭蓋骨反扣在一起,中間用白銀雕刻成二竜戲珠鑲成鼓架,再用他們脊背上的皮蒙製成一面人皮鼓,另外還用程金山本人的後腦勺做成一個人頭碗。為警示後人,康熙皇帝在離橋灣城西北兩百多米處修了一座名叫永寧寺的皇傢寺院。在永寧寺裏供着康熙皇帝的竜袍馬褂,同時也把人皮鼓、人頭碗懸挂在寺院上,讓人每日擊人皮鼓以警示後人:"做人要心正,做官要清正。"這兩句話在當地百姓間廣為流傳。為歌頌康熙大帝的英明,老百姓寫了"澤被無疆"四個大字獻給他,意思是"康熙帝的恩澤遍布祖國大疆南北"。
雖歷經數百年,陳列窗裏的人頭鼓、人頭碗真品依舊保存完好。一旁的櫥窗裏還列出了清代貪官的名錄及其下場的一覽表,其中包括為人熟知的軍機大臣和坤、雲貴總督李侍堯等。這些人最終無一例外被處以死刑,有的還株連九族。而一塊更大的展板上,則上書"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哲理",告誡國傢幹部要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
從程氏父子那裏,我們看到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現實寫照。追求個人利益本是人的本性中應有的東西,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基礎之一。孔子並不反對這一點,因為他的理想社會並不是由禁欲主義者組成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孔子敏銳地看到如果人人都從個人利益出發就會産生災難性結果,他們將不會顧及別人的利益,而變得不義。如果有這樣一個社會,人們行義必然能帶來利,謀利又完全合乎義,這是最理想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 | 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 | 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 | 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 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 | 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 | 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 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 | 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 | 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 | 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