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长城又叫做边墙?
将长城称之为边墙,主要是在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因为明代将长城筑于这些地域,所以明代把长城又叫做边墙。明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
明内外长城与内外三关是怎么划分的?
明王朝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北方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即内、外长城。内、外长城由北京怀柔县境内的火药山分岔,内长城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而入山西省界,经灵丘县、繁峙县至偏关县老营堡柏羊岭,并在此处与外长城相接。外长城西北行经河北省赤诚县、张家口市、怀安县而入山西省界,又经天镇县、大同市至偏关县老营营堡柏羊岭,同内长城相连。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明辽东长城大致分为几部分?
东起山海关西至鸭绿江岸的明辽东长城,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辽河套长城,是三段长城中修筑时间最早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走向内凹,从辽宁黑山县白厂门镇起到开原县镇北关止,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墙外,其余全线城墙皆为夯土版筑。二是辽河西长城,修筑于明正统年间,由王翱、毕恭主持修建,从山海关外的辽宁绥中县李家乡无名口起,至黑山县白厂门镇止,其间既有夯土墙也有石墙,还有山险墙,形势十分险要。三是辽河东长城,修筑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由韩斌、周俊、李成梁先后主持修建。其行经路线,从开原县镇北关起到丹东市鸭绿江的虎山,长城结构,有劈山石墙、土墙、木柞墙等。
明清为什么在湘西修筑苗疆长城?
长城之制,多是为防御外敌而设。如中国北方明长城,即是用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防线。湘西地处中华腹地,北接川鄂,西障滇黔,南有百越,东连湖广,按理不应当视作“边陲”,不应有“长城”这样的“边关”。但事实上,明清二代,却一直将湘黔境视为化外之境。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设“九边总说”,其中就有“麻阳边”,《清史稿·兵志》同样设“黔楚苗疆”。湘西长城之兴,正是明清政府为防范苗民而设置的。
苗族在明清二代,并非均在王化之外,大部分苗民处在中央政府任命的土司统治或流官管辖之中,这一部分苗民叫“熟苗”。那些化外之苗民,则被称为“生苗”,“苗疆”即指生苗聚驻的地方。明清二代,生苗所据苗疆,大致在湘西、黔东北的腊耳山脉一带和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而尤以腊耳山苗民“凶悍难驯”,因此,以腊耳山为主的“苗疆”,就成了明清二代军事征剿的重点。
腊耳山不仅疆域广阔,且地势险要,又因其地西通黔贵,北连川鄂,一旦生事,则三省苗民必群起响应,声气相求,故在明清二代开辟苗疆的数次征战中,腊耳山往往是主战场。而二代间苗民反抗民族压迫,屡起义举的,也多以腊耳山为据点和屏障。以腊耳山为中心,环其周边设军事据点,修筑哨卡碉楼及关墙,自然便成为明清二代对苗疆实施军事征剿与政治经济封锁的基本手段。
湘西苗疆长城修建情况怎样?
据地方志及相关报道均称:“湘西长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一说法只能说是“部分准确”。像长城这样的巨型军事工程,本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更何况其间兵事连绵,战事难断,加上长城也非仅靠一堵墙即能自成防御体系,还须在周边辅以哨卡、碉楼、营汛,以构成内外防线。正因为这样,湘西长城的出现乃至成型,经过了二百多年的经营,才得以布点成阵,由阵连线,由线而形成包括哨卡、营汛、碉楼在内的防御性军事系统。
这段长城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1405年,当时因苗疆答意等五寨生苗“出没劫掠”,湖广都指挥谢凤“请于要害之地,筑堡屯兵以御之”。谢凤的屯堡具体如何布置,已难道其详,但屯堡之制的出现,却是湘西长城的先声。
1426年,湘西、黔东干旱严重,苗民因饥荒起义,总兵萧授统兵镇压;1431年,“腊尔苗叛,都督萧授都御史吴荣率汉士兵十有二万讨平之”。萧授在镇压腊尔山苗衅时,即在湘黔边界先后共营建了24堡,称“湾溪24堡”,留官兵7800多人,“环其地守之”,对腊耳山实施军事包围。考“湾溪”现在凤凰县竿子坪以北,距凤凰县城约45公里,正处在“边墙”线上。但“湾湾24堡”的名称及位置,已难以确考。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苗再次起义,明王朝先后派万镗、张岳统帅湘、黔、川三省汉兵进剿。张岳在镇压苗民起义后,“疏罢湾溪等堡,更设哨所汛十有三,各哨以士兵仡蛮数百人,复召募打手数十人戍守”。以后又增设7营3哨,总计23营哨。根据这23营哨的基本布局,可以看出,以腊耳山为中心,环腊耳山沿边,“自西而东而北,即从现在的贵州铜仁、松桃、经凤凰西南、麻阳、凤凰东北,至吉首和古丈、保靖县界,构成一个弧形防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