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聽月樓   》 第十回 聽月題詩 引生遇故      佚名 Yi Ming

  詩曰:
  夜漏無聲誰聽月,冰輪皎皎又有聲。
  天宮響振霓裳麯,送下清音到玉京。
  裴爺見宣公子竟認真要寫起絶據來為執照,肚內好不暗笑。書癡不知就裏,執意如此,少不得日後慢慢擺布他一番,方出今日心頭之氣。一面想着,一面假意發怒道:“好個不識擡舉的小子!老夫一團美意,招你為婿,你反出言無狀,竟肯寫絶據與老夫為憑。也罷:
  我本有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說罷,就命書僮取過文房四寶,與宣公子好寫絶據。宣公子並不作難,片刻寫完,還着了花押呈與裴爺。一看,衹見上寫道:
  立絶據。宣登鰲今立到
  裴年伯名下:情因朱陳面許,冰炭難投,若日後懊悔再求,年伯執此為憑,聽其處治,毫不怨尤。今恐無據,立此存照。
  裴爺看了絶據,籠於袖內,即氣忿忿的起身,也不嚮宣公子再交一言,竟出書房而去。宣公子自覺沒趣,也告別裴公子要行。裴公子還留他便飯,宣公子不肯相擾,帶了書僮,揚長而去。
  裴公子送出大門,見他去遠,方轉身進來。要覆乃尊之命,不敢到書房去,趕至後堂,見尊翁與兩個妹子坐在那裏,談說宣生拒絶一段情景,他便嚮前說:“宣生已去了。”說着,也一旁坐下。裴爺道:“他臨去可說些什麽?”以鬆道:“卻是嘿嘿無言,不悅而去。爹爹何不嚮他說明就是寶珠,他豈不十分感激?定要藏頭露尾哄他當面得罪爹爹,孩兒不解。”裴爺聽說,哈哈大笑道:“做好文章須要有波勢、有麯折,方描出拿竜捉虎的手段。若直截而下便成佳話,毫無趣味。”綺霞道:“宣生已寫絶據,定要寶珠,爹爹又不說明,宣生渾如夢寐,則千裏姻緣之綫,從何處穿起?”綺去也道:“柯寶珠明推暗就,倒是一對奇怪文字,叫人從何處下手收拾起來?”裴爺見他兒女們為宣生、寶珠之事反復辨難,不禁笑將起來,道:“你們衹依為父之計而行,不怕宣登鰲不前來跪求為父的,不怕寶珠還再假撇清了。”綺霞道:“爹爹計將安出?”裴爺附着綺霞的耳說了一會,綺霞點頭。又附着以鬆的耳說了一會,以鬆會意。父女們說罷,俱各相視而笑。大傢辦事去了不表。
  且言寶珠自回了裴傢兩個姊妹一番决絶的話,雖是義正詞嚴,及他姊妹去後,心中又懊悔起來,道:“宣生得我死信,遂至一病不起,乃千古多情之才郎,便與他相訂白頭,亦不為過;況奴蒙裴繼父從水中救起,再生之恩,豈可不知?大不該嚮裴傢姊妹們回得太愚蠢了些。設使外人知之,豈不說奴寡情至此!”想着愈加憂悶起來,伏幾朦朧睡去。恰值綺霞、綺雲姊妹二人走到寶珠房中,見寶珠在那裏打盹,如媚、如鈎嚮前尊聲:“姑娘們請坐。”綺霞搖着手叫他不則聲,順手在桌上取一條白紙,攆了一個紙攆。寶珠本是歪着頭睡在膀子上,鼻孔朝外,綺霞將紙攆送進寶珠鼻孔,一陣亂攆,攆得寶珠鼻內一陣奇癢。寶珠從夢中驚醒,一見是裴傢姊妹,將身站起相迎,俱笑個不住。然後大傢坐定,兩個丫環俱送了泡茶來吃。綺霞吃着茶,叫聲:“寶珠賢妹,你每想要到我傢聽月樓上去玩玩,此樓乃是仙筆所題,後樓雪窗亦可眺遠。今日無事,奉陪賢妹到樓上去遊玩一回,省得在此貪睡。”寶珠道:“很好。‘聽月’二字起得新奇。愚妹也要到樓瞻仰仙(足亦),以開懷抱。”說罷,姊妹三人起身出房,各帶丫環跟隨,一直往花園而來。
  到了花園,此刻已是秋末鼕初,閭林花影凋零,鳥聲稀少,衹有幾枝殘菊在幹畦邊插着,也不足供賞玩。姊妹三人直嚮樓下而來,到了樓梯,魚貫上去。樓上每日收拾潔淨,自有園丁辦理伺候。裴爺早晚上樓燒香,樓上滿壁圖書,俱是名人詩畫,陳設精工,紙墨筆硯俱皆古玩。四面推窗亮開毫無點塵,樓下自有管園僕婦煨的香茗伺候送上樓來。三位小姐上得樓來,先是裴傢姊妹見了仙匾,倒身下拜,寶珠也隨着禮拜。拜畢起來,大傢坐定,有丫環各送船茶一杯,在面前擺着。寶珠見匾上“聽月樓”三個金字寫的奪人眼目,已不勝驚訝,又見下寫“掌桂仙吏題”,一時不解,使問綺霞道:“姐姐,月如何可聽?出於何典?以開茅塞。”綺霞見問,便回道:“賢妹有所不知,衹因傢君新建此樓,尚未題名,那年八月十五日晚上,閤家在園內飲酒賞月,我父要在酒席前面試我們兄妹的才學,並將樓名各取一個上來,以定優劣。我兄取的‘餐鬆’二字,我妹取的‘雙鳳’二字,愚姐取的‘倚翠’二字,還有我父取的‘留雲’二字,承曾說由,忽月臺下飄落一張紅柬,上寫着:樓名俱取的不佳,他於月府桂樹下細加磨琢,成‘聽月樓’三字,以留千古仙(足亦)。我父將柬貼看過,又被一陣仙風吹去,柬貼無影無蹤。我父驚奇不止,即命掌燈上樓。一看,哪知未曾寫字之匾已有三個金字在上,如斧琢成,下書‘掌桂仙吏題’,即月府吳剛也。賢妹,你道奇也不奇?就是這‘聽月’二字,我們兄妹也將此意細細推敲,並不知出於何典,其意似不近理。仙吏又留詠‘聽月樓’七言詩一首,寫在匾下粉屏上,解釋‘聽月’二字之意,令人恍然大悟。賢妹何不近前,一看便知。”寶珠聽說,也暗自稱奇,起身進前,到粉屏前一看,果見字(足亦)寫的竜飛鳳舞。上寫道:
  詩曰:
  聽月樓高接太清,樓高聽月更分明。
  天街陣陣香風送,一片嫦娥笑語聲。
  寶珠看畢,連連稱贊道:“這個月聽得好,用意清新,近情近理,不枉是仙人之筆。”說着,將身坐下,又打動他的平日詩興,便對綺霞說:“姐姐,此樓得仙人賜以嘉名,將來尊府必有瑞兆;又得仙人賜以佳句,亦增賢姊妹翰墨之光。但你我姊妹們平日詩中唱和,不過詠物感懷的腐題。題之清奇,莫過‘聽月’。愚妹不揣冒昧,大膽拋磚引玉,不知姐姐意下何如?”綺霞領了乃尊的密計,正要將寶珠逗留在樓上,好照計行事的,今聽見寶珠要和“聽月樓”的詩,正好延挨功夫,便答道:“賢妹有此高興,愚姐理當奉陪,衹是獻醜。但不知和詩可還和韻?”寶珠道:“怎不和韻?”綺霞命丫環研墨,與綺雲、寶珠各取一幅錦箋,鋪於案上,構取詩思。丫環一旁捧茶伺候。三位小姐見墨已濃,濡動羊毛,不必過假思索,俱已一揮而就。大傢互相傳看,和“聽月樓”的詩,一首首俱有矯矯不群之句。先是綺霞詩曰:
  百尺高樓玉宇清,一天月色嚮空明。
  丁丁伐木遙如許,世外猶聞斧鑿聲。
  綺雲詩曰:
  樓外涼侵秋氣清,寒砧動處月光明。
  晴空隱約將衣搗,一片更摧玉杵聲。
  寶珠詩曰:
  樓傳仙筆意奇清,眺望旋驚夜月明。
  環珮叮噹來步履,非笙非笛落虛聲。
  大傢看畢,互相稱贊謙遜一回,每人詩後面俱有自己名諱漫題。綺霞命丫環將三幅詩箋貼於樓上粉壁,又是丫環送了一巡茶,吃過,綺霞對着寶珠道:“我們詩興既畢,何不到雪洞前眺遠一番,以豁睛眸?”寶珠自在傢中被父親拘住,不能遠走一步以解悶懷。今在裴府又得他們姊妹作伴,很不寂寞。樓高眺遠,更是雅事。一見綺霞所說正中心懷,便回道:“很好。”姊妹三人即起身到雪洞前四處一望,但見:
  一泓秋水接長天,遠樹迷離裊碧煙。
  最好晴光舒野徑,釣魚灘上送歸船。
  寶珠看着秋天一派野景,甚舒胸懷。先還與裴傢姊妹並肩站着,看後因越看越癡,竟把他姊妹拐在背後,他獨自伏在洞口呆望。裴傢姊妹將身退後,讓寶珠在雪洞口暢意觀望。綺霞眼尖,遠遠見兩個戴方巾的後生從樓下來了,一步近一步,認得前面是宣生,後面是乃兄以鬆誘他來了。他把妹子綺雲手上一擔,努一努嘴,綺雲點頭會意,同乃姐把身子輕輕退在椅子上,坐了喝茶,暗笑寶珠。寶珠也不知就裏,衹顧出神朝下面望,身子露着半截,他也不知下面有人看他,且自慢表。
  再言宣公子自在裴府寫據回去,好不懊惱,心中衹是納悶。過了兩日,又見以鬆。裴公子來邀他出去逛一逛。宣公子執意不肯出去。裴公子因得了乃尊密計,當面請出宣年伯,說知來意。宣爺不好推卻,逼着兒子陪裴公子出去逛一會。宣公子勉從父命,同裴公子一路尋秋,也談談別的閑心,卻走到花園後門口,正是聽月樓上雪洞,正坐着寶珠一人在那裏閑望。裴公子故作不知,問宣公子道:“你看那高樓上坐着一位佳人。”宣公子聽說,擡頭一看,吃驚不小,忙搶幾步嚮前。且看下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月樓仙跡 豔妾專房第二回 見姨驚美 拘禮辭婚
第三回 遊園偷情 尋香召釁第四回 拜壽留妹 玩詩逼歸第五回 訓女遺箋 妬姬作祟
第六回 拷逼掌珠 怒傷切戚第七回 計誘老拙 珠拾江心第八回 癡生染病 義友央媒
第九回 面許朱陳 硬寫絶據第十回 聽月題詩 引生遇故第十一回 訪美探樓 遇婢破夢
第十二回 巧試佳人 戲捺書生第十三回 許姻倩筆 赴選登科第十四回 姦相逼婚 怨女離魂
第十五回 新詩免罪 舊好露姦第十六回 謫官憐女 還珠見母第十七回 誤認嶽丈 錯逢嫫母
第十八回 睏園逾墻 完姻拒婿第十九回 正言規友 當道鋤姦第二十回 風散浮雲 情圓聽月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