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类 》 《詩經》心得 》
第11節:第二章(4)
劉緒義 Liu Xuyi
讀《詩》有如讀史。讀三千年前的《詩經》,更應當把它當史來讀。《詩經》雖不是歷史,然而,正如揚之水先生所說的,在五百年間的行吟歌唱之中,它“包含了思想史、社會史、風俗史中最切近人生的一面”。詩思中藴藉着的人生倫理、信仰道德、價值觀念乃至思維方式、情感意志,都是思想史、社會史和風俗史中精純的一章。
甘棠:兩種相思一樣情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召南·甘棠
“為有相思能駐景”,男女之間因相愛不得相見而生相思,因相思而使時間停住,光景停留。人與人之間也可能超越愛情,感人恩澤,欲思報而人不在,因為懷念而相思。同樣也可使時間永駐,光景停留。兩種相思一樣情。
後一種相思,唱徹五百年的歷史長河。“高高盛盛的甘棠樹啊,莫去剪它莫去砍,召伯當年就曾住在那裏。高高盛盛的甘棠樹啊,莫去剪它莫去折,召伯當年就在那裏乘涼。高高盛盛的甘棠樹,莫去剪它莫去拔,召伯當年就在那裏休息。”
詩人雖然沒有交代,“那是一個春天”;也沒有告訴我們,那是一個偉人。然而,三千年以降,人們實實在在都能感覺到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那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感情。人們所思念的對象,可想而知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
《甘棠》可能是《詩經》中最早的一首有關個人崇拜的詩。詩中的召伯,是西周初年著名的周、召二公之一,姓姬名奭。召是他的封地。他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滅商,被封於北燕,是春秋時燕國的始祖;周成王即位時尚年幼,他出任太保,與周公旦分陝而治,陝以西歸他管理。在召公治下,政通人和,《史記》說是“决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因而深受當地貴族和平民的愛戴。傳說他曾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晚上也睡在這裏,召公死後,後人為了紀念他,捨不得砍伐這棵樹。所謂“人惠其德,甘棠是思”。這首詩就是這麽來的。
詩人沒有交代他的功績,沒有誇耀他的神聖,一種自然素樸的情懷,卻始終縈繞着心頭,一個凜然不可褻瀆的形象,屹然紙上。多少年了,甘棠樹上,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實纍纍;多少年了,甘棠樹下,桃李成蹊,淚眼如花。
三千年前的孔子就特別重視這首《甘棠》。在孔子詩教的生涯中,他評點最多的詩恐怕就是這首《甘棠》了。上博竹簡殘留的《孔子詩論》就有四處是關於這首《甘棠》的:
第24簡中說,“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為,惡其人者亦然。” 第13簡、15簡,合起來就是,“《甘[棠]》……及其人,敬愛其樹,其報厚矣。《甘棠》之愛,以邵公……”第10簡稱之為:“《甘棠》之報。”如此多的筆墨,集中在一個人,一棵樹上,這在孔子不多的言論中是少見的。
孔子為何如此重視它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民性使然”。人性不分貴賤,不分古今。人性使然,百姓敬樹如敬人;人性使然,人們愛人如愛德。偉人是怎麽形成的?不是靠的威權,不是靠的槍炮,更不是造神造出來的。偉人是人性鑄成的光環在他身上的映照,這樣的偉人,三千年也罷,三萬年也罷,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褪顔色和光環。
有人說,孔子之重視《甘棠》,是因為詩中所唱的召公,行的是文王之教,孔子尊文王而重《甘棠》。是說固有道理,然把孔子之愛《甘棠》當成是愛屋及烏,顯然委麯了聖意。
《左傳·襄公十四年》傅士鞅曰:“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左傳·昭公二年》季武子“遂賦《甘棠》”,韓宣子曰:“起不堪也,無以及召公。”又,《左傳·定公九年》:“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不忠。苟有可以加於國傢者,棄其邪可也。《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棄其人。《詩》雲:‘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無以勸能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章(1) | 第2節:第一章(2) | 第3節:第一章(3) | 第4節:第一章(4) | 第5節:第一章(5) | 第6節:第一章(6) | 第7節:第一章(7) | 第8節:第二章(1) | 第9節:第二章(2) | 第10節:第二章(3) | 第11節:第二章(4) | 第12節:第二章(5) | 第13節:第二章(6) | 第14節:第二章(7) | 第15節:第二章(8) | 第16節:第三章(1) | 第17節:第三章(2) | 第18節:第三章(3) | 第19節:第三章(4) | 第20節:第三章(5) | 第21節:第三章(6) | 第22節:第三章(7) | 第23節:第三章(8) | 第24節:第三章(9)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