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貼近中國人的教養:教養可以這麽浪漫 Close to the Chinese people's education: education can be so romantic   》 第11節:音樂欣賞 學樂器,還是學音樂(2)      李偉文 Li Weiwen

  因此,在學任何樂器之前,先讓孩子聽音樂,玩音樂、發現音樂,除非孩子要求,否則不要「教」他音樂。
  錯誤之後的驚喜
  不過,在體會到這一點之前,我們還是不免俗地犯過錯誤。因為藴慧會彈鋼 琴,因此在知道懷孕之後,傢裏就買了一臺電子鋼琴(體積小,但是彈出的聲音 和鋼琴很像);孩子上小學後,就送去街頭巷尾到處都有的連鎖鋼琴教室,每個 星期一晚上參加團體班學習。
  可是沒多久,我們就發現,AB寶平常根本就不會主動去彈,往往都是星期 天晚上被強押着練習隔天要驗收的進度。後來實在搞得每到星期天晚上傢裏氣氛 就很差,於是就幹脆把課給停了,不再要求她們彈鋼琴。
  神奇的事發生了。
  當她們不必上鋼琴課後,反而常常會在做完功課時,自己跑去彈鋼琴;看完 <歌劇魅影>的電影之後,要我們找譜子給她們彈;看了<交響情人夢>後,其 中好幾首古典樂也看她們自個兒彈得很高興。
  後來這幾年,隨着AB寶自己的要求,參加了許多學校及小區開辦的樂器演 奏課程,從打擊樂器,弦樂小提琴,管樂直笛、梆笛,到手風琴都學過,也都能 有模有樣的表演幾個麯子。
  音樂本身衹是一種工具,一種可以豐富生命經驗的工具,而不是成為炫耀比賽的工具,我們很高興AB 寶從彈樂器回到彈音樂的正確方向。我想,那句廣告詞是有問題的,因為學樂器的孩子會不會變壞,其實是不一定的。唯一能確定的是樂器一旦被孩子學過,就很容易變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節:推薦序 老師也驚奇第2節:作者序(1)第3節:作者序(2)
第4節:媽媽的心聲第5節:孩子的心聲第6節:臺灣囝仔未來競爭力(1)
第7節:臺灣囝仔未來競爭力(2)第8節:舒壓 打開舒解壓力的一扇窗(1)第9節:舒壓 打開舒解壓力的一扇窗(2)
第10節:音樂欣賞 學樂器,還是學音樂(1)第11節:音樂欣賞 學樂器,還是學音樂(2)第12節:衹有片段知識,沒有邏輯思索(1)
第13節:衹有片段知識,沒有邏輯思索(2)第14節:主動探索 科學與創意(1)第15節:主動探索 科學與創意(2)
第16節:英文愈早學愈好嗎(1)第17節:英文愈早學愈好嗎(2)第18節:讓孩子出國值得嗎?(1)
第19節:讓孩子出國值得嗎?(2)第20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1)第21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2)
第22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3)第23節:哭與笑,痛苦與承擔(1)第24節:哭與笑,痛苦與承擔(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