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宋詞鑒賞辭典   》 范仲淹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授廣德軍司理參軍。仁宗時,纍遷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竜圖閣直學士,與韓琦並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加強對西夏的防禦。慶歷三年(1043)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再進前所陳十事》,要求原有法度的範圍內,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對,主持“慶歷新政”,次年出為河東陝西宣撫使,歷知鄧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穎州,卒於途中,年六十四。謚文正。富弼為撰墓志銘(《範文正公集褒賢集》),歐陽修為撰神道碑(《歐陽文忠公集》捲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範文正公集》二十捲,《別集》四捲,《奏議》二捲,《尺牘》三捲。《彊村叢書》收《範文正公詩餘》一捲,《全宋詞》據《中吳紀聞》捲五補輯一首。魏泰《東軒筆錄》謂仲淹守邊日,作《漁傢傲》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今衹存“衡陽雁去一首。
  ●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衹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玌悴。
  衹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係?
  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范仲淹詞作鑒賞
  范仲淹的這首詞寫的是對歷史的評價、對人生的看法,是為詞之別調。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擺脫詞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見的影響,這就决定了本篇的風格必然是戲謔的。
  上片大意是,昨天夜裏讀《三志》,不禁笑話起曹操、孫權、劉備來。他們用盡權謀機巧,不過是枉費心力,衹鬧了個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與其像這樣瞎折騰,還不如什麽也別幹,索性和劉伶一塊兒喝他個醺醺大醉呢。下片則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詞》的詩意,人生一世,總沒有活到一百歲的。小的時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衹有中間一點點青年時代最可寶貴,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呢!就算作到了一品大官、百萬富翁,難辭白發老年將至的命運!全篇純用口語寫成,筆調很詼諧,似乎是赤裸裸宣揚消極無為的歷史觀、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和一派頽廢情緒。實際上它是詞人因政治改革徒勞無功而極度苦悶之心境的一個雪泥鴻爪式的記錄。胸中塊壘難去,故須用酒澆之。憤激之際,酒酣耳熱,對老友發牢騷、說醉話,頗有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難言況味。
  ●漁傢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傢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徵夫淚!
  范仲淹詞作鑒賞
  范仲淹的《漁傢傲》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傢、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裏,可謂大手筆。
  范仲淹守邊時,作《漁傢傲》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修嘗稱為“窮塞主”之詞雲雲。現僅存一首。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區域。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故稱“塞下”。“秋來”,點明了季節。“風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作者用一個“異”字概括南北季節變換之不同,這中間含有驚異之意。“衡陽雁去無留意”。雁是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飛嚮南方避寒。古代傳說,雁南飛,到衡陽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說:“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序》)。詞裏的“衡陽雁去”也從這個傳說而來。“無留意”是說這裏的雁到了秋季即嚮南展翅奮飛,毫無留戀之意,反映了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下邊續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戰地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起謂“邊聲”,總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着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境,它處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輓到對西夏的軍事鬥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長煙落日”之後,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象連綴起來,展現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下片起句“濁酒一杯傢萬裏”,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這“一杯”與“萬裏”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産生。燕然,山名,即杭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漢和帝永元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於,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後漢書。和帝紀》)。詞意是說,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是無從談起的,然而要取得勝利,更為不易。“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發的是凄切之聲,深夜裏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上鋪滿了秋霜,耳聞目睹盡皆給人以凄清、悲涼之感。下句:“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將軍白發徵夫淚”,由自己而及徵夫,總收全詞。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徵夫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麯地傳達出來,情調蒼涼而悲壯。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徵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禦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
  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捲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裏。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范仲淹詞作鑒賞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寫秋夜景象,作者衹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樹葉紛紛飄墜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並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裏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藉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寒聲碎”這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出這聲響是帶着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之聲,由秋聲而感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捲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捲起珠簾,觀看夜色。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感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裏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捲起,環視天宇,顯得奔放。“天淡銀河垂地”,評點傢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因為千裏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裏”,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畢肖。古來藉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裏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自《詩經。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愁態。范仲淹這裏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諳盡孤眠滋味。”由於有前句鋪墊,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於感人力量。“都來此事”,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於體內體外,故或寫愁由心間轉移到眉上,或寫由眉間轉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兩者兼而有之,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詞作鑒賞
  此詞以低徊婉轉、沉雄青剛的筆觸,抒寫了羈旅相思的情懷。詞的上片寫穠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下片直抒思鄉情懷。全詞大筆振迅,意境深闊。
  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雲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嚮遠方伸展,連接着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着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靄本呈白色,但由於上連碧天,下接緑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寒”字突出了這翠色的煙靄給予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一幅極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圖。
  上片結尾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三句寫景中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為上片的寫景轉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
  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與“旅思”意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凄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情之深自見。
  下片三、四兩句,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說鄉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時候,實際上是說它們無時無刻不橫梗心頭。如此寫來,使詞的造語奇特,表情達意更為深切婉麯。“明月”句寫夜間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儘管月光皎潔,高樓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觀賞,因為獨自一人倚欄眺望,更會增添悵惘之情。
  結拍兩句,寫因為夜不能寐,故藉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卻都化作了相思之淚,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這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而又自然。寫到這裏,鬱積的鄉思旅愁外物觸發下發展到最高潮,詞至此黯然而止。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方式。這首詞的特殊性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即闊遠之境、穠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藉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卻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寫得闊遠而穠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阔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頽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王禹稱寇準錢惟演
陳堯佐潘閬林逋楊億
陳亞夏竦范仲淹柳永
張先晏殊張昪石延年
李冠宋祁梅堯臣葉清臣
歐陽修王琪解昉韓琦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