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高糧價的誘因和背後的危機:糧食戰爭 》
第11節:探析糧食危機誘因(2)
佚名 Yi Ming
研究機構都有一個糧食供應會減少的預期:一是因為天災,二是因為人禍。
天災因素在於:由於全球環境持續惡化,各地極端異常天氣不斷出現,導致部分主要糧食産區遭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災害。比如2007年澳大利亞百年一遇的大旱,推動了全球糧食價格的整體上漲;美國的高溫造成了很多主要糧食産區減産;持續惡劣的氣候也釀成了歐洲小麥主産區災難性的損失。無疑,天災頻發帶來的減産是2007~2008年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人禍因素在於:巴西作為玉米生産大國,把35%的玉米用來提煉乙醇;和巴西采取一樣舉動的還有美國,27%的玉米産量也用來提煉乙醇,而且呈快速增長趨勢,布什總統簽署的《新能源法案》表明,美國將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將達到360億加侖。全球汽車數量的增加和原油價格的高漲,讓全世界人都明白了要先下手搞替代能源,這樣汽車要“喝”玉米提煉出來的乙醇,那麽供應給人吃的玉米就少了,互相一爭,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巴西等國是世界農業大國,其出口的農産品占到世界貿易量的大半,這些國傢自己用得多了,那麽世界糧食貿易的供給就會大幅減少,從而推動國際糧價大幅上漲。
這裏還有一個“人禍”,就是全球人口的增長,要吃糧的人多了,需求增加了,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傢糧食消費增長了25%左右。
可以歸結為一句話:美元跌,石油漲,糧食漲;石油和糧食同漲同跌。從長期的歷史數據分析,全球的糧價和石油價格似乎同步漲跌。原因在哪裏?
糧食在種植過程一需要化肥和農業機械,化肥是石油的衍生品,農業機械需要燒柴油,所以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糧食整體價格也必然走高,因為糧食的生産成本也高了。
從歷史上看,大米和玉米等糧食的價格都與石油的價格是正相關的。所以,從資産價格和成本方面分析,國際原油價格的走高是大米等主要糧食價格走高的深層次原因。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糧食戰爭已經打響 | 第2節:告別廉價糧食時代(1) | 第3節:告別廉價糧食時代(2) | 第4節:高糧價刺痛了誰 | 第5節:國際𠔌物市場價格走勢 | 第6節:令人擔憂的世界人口增長 | 第7節:疲弱的美元也吃糧(1) | 第8節:疲弱的美元也吃糧(2) | 第9節:糧食是怎麽“吃”人的 | 第10節:探析糧食危機誘因(1) | 第11節:探析糧食危機誘因(2) | 第12節:糧荒威脅全球安全 | 第13節:國際糧食救援行動告急 | 第14節:美國的“糧食武器” | 第15節:扭麯的美國農業補貼制度(1) | 第16節:扭麯的美國農業補貼制度(2) | 第17節:食物營養結構被嚴重扭麯 | 第18節:對食物鏈條的全過程控製 | 第19節:“食物帝國”的生意經 | 第20節:“食物帝國”背後的“食物巨人”(1) | 第21節:“食物帝國”背後的“食物巨人”(2) | 第22節:食物的政治化(1) | 第23節:食物的政治化(2) | 第24節:食物的政治化(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