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守望的距離 》
第11節:自我二重奏3
周國平 Zhou Guoping
然而,有這樣一種時候,我翻開書,又合上,拿起筆,又放下,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麽,找不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衹覺得心中彌漫着一種空虛悵惘之感。這是無聊襲來的時候。
當一個人無所事事而直接面對自己時,便會感到無聊。在通常情況下,我們仍會找些事做,盡快逃脫這種境遇。但是,也有無可逃脫的時候,我就是百事無心,不想見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歡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說:"我找我的時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於偶然的邂逅比由於有意的搜尋多。"無聊正是與自我邂逅的一個契機。這個自我,擺脫了一切社會的身份和關係,來自虛無,歸於虛無。難怪我們和它相遇時,不能直面相視太久,便要匆匆逃離。可是,讓我多堅持一會兒吧,我相信這個可怕的自我一定會教給我許多人生的真理。
自古以來,哲人們一直叮嚀我們:"認識你自己!"卡萊爾卻主張代之以一個"最新的教義":"認識你要做和能做的工作!"因為一個人永遠不可能認識自己,而通過工作則可以使自己成為完人。我承認認識自己也許是徒勞之舉,但同時我也相信,一個人倘若從來不想認識自己,從來不肯從事一切無望的精神追求,那麽,工作决不會使他成為完人,而衹會使他成為庸人。
七愛與狐獨
凡人群聚集之處,必有孤獨。我懷着我的孤獨,離開人群,來到郊外。我的孤獨帶着如此濃烈的愛意,愛着田野裏的花朵、小草、樹木和河流。
原來,孤獨也是一種愛。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麯子,兩者缺一不可。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未曾體味過孤獨的人也不可能懂得愛。
由於懷着愛的希望,孤獨纔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當我獨自在田野裏徘徊時,那些花朵、小草、樹木、河流之所以能給我以慰藉,正是因為我隱約預感到,我可能會和另一顆同樣愛它們的靈魂相遇。
不止一位先賢指出,一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嚮人講述,他就决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是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决非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則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謂分享和分擔,未必要有人在場。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遠沒有人知道,絶對的孤獨,痛苦便會成為絶望,而快樂--同樣也會變成絶望!
交往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卻不好掌握。帕斯卡爾說:"我們由於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由於交往而敗壞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一種交往是兩個人之間的心靈溝通,它是馬丁·布伯所說的那種"我與你"的相遇,既充滿愛,又尊重孤獨;相反,後一種交往則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場",既褻瀆了愛,又羞辱了孤獨。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運,在此時刻。兩顆靈魂仿佛同時認出了對方,驚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衹要有過這個時刻,愛和孤獨便都有了着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 第3節:幸福的悖論1 | 第4節:幸福的悖論2 | 第5節:幸福的悖論3 | 第6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1 | 第7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2 | 第8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3 | 第9節:自我二重奏1 | 第10節:自我二重奏2 | 第11節:自我二重奏3 | 第12節:失去的歲月1 | 第13節:失去的歲月2 | 第14節:探究存在之謎1 | 第15節:探究存在之謎2 | 第16節:永遠未完成 | 第17節:悲觀·執著·超脫1 | 第18節:悲觀·執著·超脫2 | 第19節:悲觀·執著·超脫3 | 第20節:有意義的徒勞1 | 第21節:有意義的徒勞2 | 第22節:有意義的徒勞3 | 第23節:有意義的徒勞4 | 第24節:有意義的徒勞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