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心理 》 解讀自我,洞察人性:身邊的心理學 》
第11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8)
亞當·喀什 Adam Cash
我們在跨越文化邊界時一定要小心,要尊重真理的相對性。
心理學分支
心理學家主要有三類:
實驗心理學家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研究,通常在學術環境中工作。
實驗心理學研究範圍很廣,但是個體的研究員一般有自己的專業。
應用心理學家直接把研究結果和心理理論應用到日常情境中來解决實際問題。
應用心理學家工作的領域很廣,比如商業界、政府、教育界,甚至是體育界。
臨床心理學家研究、診斷、治療心理疾病。
美國心理學會界定,必須獲得博士學位(比如哲學博士、心理學博士或者教育學博士)纔有資格成為心理學家。
美國幾乎所有的州都規定要取得執照才能從事心理學的工作,而這意味着要參加嚴格的執照考試。
第2章
混沌中理出頭緒
本章提要
要有科學的態度
進行假設
開展研究
好
像我一直都在尋找真理。
上大學的時候,我經常會光顧校園附近的一個小書店,裏面的書籍有宗教方面的,有哲學方面的,還有大衆心理學方面的。
至少一周一次,我會仔細地查閱架子上我認為有意思的書。
書是按照主題分類的:形而上學、東方哲學、西方哲學、佛教、道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新世紀、通靈?等。
每一類書我都翻閱過。
我在尋找某種答案,某種絶對的真理。
?傳說中一種遊離軀殼與活人進行的交流,如催眠狀態時通過聲音進行交流。
——譯者註
有一天,我意識到,雖然書店中每一類書我都抽樣閱讀過,但是我仍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然後,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這些書裏都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衹是機械地接受這些觀點,我怎麽能夠找到真理的答案呢?很多書衹是提出了一些主張,有合乎邏輯的觀點,也有故事,但都缺乏證據。
我衹能簡單地認為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
但是它們怎麽可能都正確呢?不同的作者看法相悖,甚至還互相批評。
究竟誰是正確的呢?
很多人希望找到證據來支持某種觀點,我猜我衹是其中一個。
如果說我已經從心理學中找到了所有答案,那肯定是吹牛,但是我很自信地說,我發現了一個領域,它正在努力尋求證據來支持它所宣稱的真理,這個證據就是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方法是利用觀察和實驗驗證真理的一種方法。
作為一門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心理學也使用經驗主義方法,它依靠科學研究來證實它提出的觀點。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引言(1) | 第2節:引言(2) | 第3節:引言(3) | 第4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 | 第5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2) | 第6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3) | 第7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4) | 第8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5) | 第9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6) | 第10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7) | 第11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8) | 第12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9) | 第13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0) | 第14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1) | 第15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 | 第16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2) | 第17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3) | 第18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4) | 第19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5) | 第20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6) | 第21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7) | 第22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8) | 第23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9) | 第24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0)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