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洪昭光健康飲食精華:吃好不吃藥   》 第1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一、食物也可以治病
  藥補不如食補
  近年來,隨着居民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重要變化,與之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突出問題。早在古代,藥王孫思邈就強調了預防為主的養生思想:"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更強調了寓醫於食,寓藥於食,藥食同源的養生思想。我們衹要更好地繼承,遵循運用這些科學的養生模式,就能最有效地避免提前得病,提前衰老,提前殘廢,提前死亡,才能更好地生存,有意義地活!
  看病難,看病貴
  人這一輩子免不了有個生病的時候,而老年人是一個容易患病的特殊群體,根據衛生部的統計,2007年病人醫藥費用繼續上漲,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費達4874.8元,比06年增加了350多元。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對整個醫療費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數達到130756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1005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7.7%。我國已經真正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傢。隨着這一態勢的發展,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註。
  老年人是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衛生部曾經有過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人口傷殘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衛生資源的1.9倍。從國民經濟的角度看,損失健康的代價更是驚人。可是我國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較經濟發展卻相對滯後。一方面,國傢醫療資源消耗迅速增長,2001年為6140億,2003年為8000億,2005年已達10026億,占GDP總額的5.5%;另一方面,慢性病的患病率又勇創新高,發病年齡年輕化,患病人數數以千萬計。
  "健康是金子",這是1953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口號,旨在號召人們關愛健康,珍愛生命,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質量。據社科院發佈的2007年社會藍皮書公佈,在調查的17個社會問題中,"看病難,看病貴"排名第一位,而以往廣受關註的教育收費則排到了第六位。
  根據衛生部公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最新結果,目前在我國居民中,生活方式病越來越常見。其中,超重的有兩億人,患高血壓的有1.6億人,患糖尿病的有4000萬人……
  上述數字實在不容樂觀。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那些防病治病的道理沒有深入人心,人們在思想上還是沒能註意,沒能形成一種信念,當然也就不能變成行動。
  有一個同志,生病半年花了50萬,每天花費3000多,錢對他來說是小事。每天有6個護士照顧他,傢裏覺得不放心,又雇了3個保姆,還有自己兩個女兒,加上老伴、住院醫生、科主任,一天一共有14個人伺候着他,結果還是死了。14個人照顧、50萬花着,也沒能留住他一條命。
  有一位教授,患有冠心病,本來應該避免突然用力。有一次搬書時,書很重,但他一次搬了一摞,一使勁屏氣,當即心跳就停了。經過大力搶救,心跳復蘇了,可大腦死亡了,成了植物人,4年醫藥費花了150萬元,傢人也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一位幹部,鼕天搬大白菜,樓上樓下地奔忙,用力過度,結果纍倒。大白菜不過幾元錢,醫藥費卻花了6萬元,還差點丟了性命。一位副主任醫師,為趕寫三篇文章,連續72小時不吃不喝不睡,結果發現時已死在辦公桌旁。設想,如果他們曾受到很好的健康指導,並身體力行,這樣的不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單能節省醫藥費,還能繼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緒論 吃出健康(1)第2節:緒論 吃出健康(2)第3節:緒論 吃出健康(3)
第4節:緒論 吃出健康(4)第5節:緒論 吃出健康(5)第6節:緒論 吃出健康(6)
第7節:緒論 吃出健康(7)第8節:緒論 吃出健康(8)第9節:緒論 吃出健康(9)
第10節:緒論 吃出健康(10)第1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第1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2)
第1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3)第1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4)第15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5)
第16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6)第17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7)第18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8)
第19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9)第20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0)第2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1)
第2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2)第2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3)第2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