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馬雲正傳   》 第11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2)      劉世英 Liu Shiying

  到了下課鈴即將敲響的最後關頭,大嗓門的老師終於還是"成全"他了:"衹許你老老實實,不許你亂說亂動……"
  如果用一句歌詞形容馬雲此刻的內心感受,那便是香港巨星劉德華那句"你就像一個劊子手把我出賣,我的心仿佛被刺刀狠狠地宰"。老師那洪亮的嗓音,正是如刀割般狠狠紮在馬雲的心坎上……
  他趕緊把頭低下去,恨不能在地上打個洞鑽進去。
  更要命的是,老師那洪亮的話音剛剛收尾,班裏最調皮的那個男孩子突然扭過頭朝嚮馬雲,對他做了一個極富挑釁性的鬼臉。緊接着,在那孩子的"點化"下,全班同學立刻"如夢初醒",一邊看着馬雲,一邊不懷好意地交頭接耳議論起來了。到最後,竟有人模仿當初紅衛兵教訓馬雲爺爺的口氣,栩栩如生地當衆表演。
  幼時的馬雲,雖然也很調皮,卻是個有着極強自尊心、內心極其敏感的孩子,他哪裏受得了這等屈辱。出奇憤怒的他迅速抓起語文課本,"嘩"的一下,就朝那個最先挑起是非的"混蛋"砸了過去!
  這一砸,倒不是"肉包子打狗",反倒引起"戰事升級"--被砸的那孩子更猛,抱起整個書包,"咚"的一聲,嚮馬雲猛擲過來!
  馬雲躲閃不及,那孩子書包裏的鐵文具盒角剛好擊中他的額角,可憐的他頓時血流如註……
  那時,馬雲剛上小學三年級。
  少年馬雲堅定不移地實踐着他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俠骨仁心"。到了四年級的時候,他在學校又幫人打架,白骨都露出來了,沒有麻藥,衹好直接縫針,這一縫就是13針,疼得馬雲差點把那顆原本就沒紮牢的大門牙咬碎了。讓醫生頗為震驚的是,這個剛剛10歲出頭的孩子居然沒掉一滴眼淚--好一個"男兒有淚不輕彈"!
  由於經常為同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馬雲的勇敢逐漸贏得同學們的好感。到了期末班裏評三好學生時,他本以為以自己的"好人緣"和"英雄氣概"評個"三好"絶對是"小菜一碟的"。結果,他連候選資格都被無情剝奪了:全班竟沒一人提名他。
  震驚不已的馬雲倍感失落,往常的自信與"英雄氣概"在那一瞬間立刻蕩然無存。
  就在此時,突然有一個來自西安的女孩子起身離開座位,在全班同學驚恐的目光中,衹見她大步快速走到比其身體還高的講桌前,抓起黑板擦,拍案而呼:"我選馬雲!"
  那女孩大義凜然般的舉動,絲毫不遜於當年劉鬍蘭就義時之感人場景。
  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讓少年馬雲頓時"受寵若驚"。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中華民族那些諸如"男女授受不親"般的"優良傳統",早已從父輩們身上傳給這些天真無邪的孩童們。在男女生偶爾說句話都感到臉紅的習俗下,那女孩的大膽舉動着實讓他颳目相看、敬佩三分。
  而對於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衝昏了頭的馬雲來說,能不能評上三好學生,早已經微不足道了。直到今天,馬雲仍記得那個西安女孩的名字:曾瑾。
  2. 自學成纔的"英語神童"
  馬雲的功課似乎從來就沒好過,從小學讀到高中,他的成績從來沒有躋身過"甲A"行列。不過,對蕓蕓衆生而言,命運似乎總是公平的。西諺有雲:上帝關閉了你的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啓另外一扇窗。
  13歲那年,馬雲還在讀初中時,他的班裏來了位教地理的女老師。這位女老師,人長得是美若天仙,學生們看得是賞心悅目;課講得是生動有趣,學生們聽得是如沐春風。
  有這樣的好老師,着實讓少年的馬雲眼前一亮,正是"玉山白雪飄零,燃燒少年的心"。在這個懵懂少年的心中,講臺上的她不僅僅是一位為人師表的"園丁",更是一位完美無瑕的"天使"。
  有一天,這位"天使"在課堂上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她在西湖邊上欣賞風景,旁邊來了幾個外國遊客嚮她問路以及杭州的旅遊景點。瞭解杭州地理的她,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與外國朋友對答如流,讓外國朋友非常高興,連聲稱贊她。最後,這位"天使"總結道:"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學好地理,不然人傢問咱們的時候,如果答不上來,多給中國人丟臉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師的一句不經意間的"閑話",本是調節一下課堂氣氛。然而,少年馬雲聽了之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並陷入了深思之中:老師說學不好地理就會給中國人丟臉,可如果光學好地理卻不會說英語,那不也是沒用嗎?
  深思之後便是茅塞頓開,他决定發憤圖強,苦學英語!就在那堂地理課結束以後,一放學回傢,馬雲就開始行動了。他從自己的小"金庫"(儲蓄罐)裏拿出6毛錢,到小賣部裏買了個袖珍型的紙喇叭,並確定了自己的偉大目標--苦練英語,成為"杭州英語第一人"!
  從此,他開始每天堅持聽英文廣播,包括英國的BBC,美國之音。除此之外,那位地理老師常去的西湖邊,也成了馬雲最愛去的地方,成了他學習英語的
  "寶地"。
  馬雲的少年時期,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間,那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在神州大地剛剛颳起,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外國遊客,像趕集似的涌入這片古老的東方聖土:他們遊覽長城、故宮這樣的名勝古跡,參觀上海外灘、東方明珠這些近現代的宏偉景觀……當然,在這中間,少不了美麗的"人間天堂"杭州,少不了雷峰塔、西子湖。
  於是,在西湖邊,每當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遊客,馬雲就主動湊上去和人傢練幾句,還經常免費給老外充當導遊,騎着自行車帶着他們圍着杭州城滿大街跑……
  瘋狂英語的發起者李陽老師說過,中國人學英語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怕"字--怕丟臉而不敢說,怕丟臉而不敢大聲說。而馬雲的優點恰恰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因"臉皮厚",所以不怕出醜,不怕被人嘲諷,也不怕遭人白眼,他衹有一個信念:衹要給我機會說英語,別人怎麽說都不重要!
  馬雲就這樣孜孜不倦地苦練英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昔日的"差生"竟然成了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的英語奇才。一個從沒出過國的中國學生,口語流利到如此程度,的確是罕見的,就在西湖邊上,由於馬雲經常給外國遊客做導遊,有時候連老外都以為這個小朋友是從歐美回來的歸國"小華僑"。
  經常出去做導遊,找老外練口語,不僅讓馬雲練就了過硬的"真功夫",更讓他在小小年紀就打下了廣泛的人脈基礎,並不斷衝擊着這個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據馬雲後來回憶,"在和這些外國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外國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讓我瞭解到外面還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1979年一天,15歲的馬雲一個人站在杭州香格裏拉大酒店門口:他又開始尋找"獵物"了。結果,就是在那一天,他結識了一對來杭州旅遊的澳大利亞夫婦。
  那對夫婦非常喜歡這個經常騎着自行車帶着他們跑遍杭州城的中國少年,喜歡馬雲的韌勁、樂觀、刻苦。後來,在那對夫婦回國以後,馬雲還一直和他們保持着長期的通信往來,"幾乎每個禮拜通一次信",成為那個時代的"筆友",更是忘年之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南文藝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第3節: 撮合百萬意中人的"網絡媒人"
第4節: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第5節:締造阿裏巴巴神話的至尊掌門第6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1)
第7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2)第8節:草根化創新:廣告無界第9節: 瘋狂但不愚蠢的"瘋子"
第10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1)第11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2)第12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1)
第13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2)第14節:風雨馬老師第15節: 那段教書的日子
第16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1)第17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2)第18節:"觸網"大洋彼岸(1)
第19節:"觸網"大洋彼岸(2)第20節:西雅圖的意外"觸網"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