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逍遙世間的絶妙智慧:煮酒論道   》 第11節:三、真正的高風大德----上德不德(2)      江湖夜雨 Jiang Huyeyu

  “禪讓”本來是上古的傳說中,將天子之位授於賢者的制度與方法。堯、舜、禹之間帝位的相互替代,就是“禪讓”。通過“禪讓”將權力和平地轉授於賢能者手中,這應該是一件光榮而正確的好事。但後世的“禪讓”卻名為“禪讓”,實際上刀斧相逼,甚至鮮血滿地,伏屍遍野,像曹傢代漢、司馬傢又代曹,無不是受禪者氣勢洶洶而禪讓者戰戰兢兢。當年的漢獻帝、魏元帝雖然委屈,但畢竟還是平安善終。而後世的廢帝們就沒有這樣的好命了,大都是活不了多半年就被幹掉了事。梁陳之際,陳武帝陳霸先“受禪”於梁敬帝蕭方智,沒有多久就把蕭方智悄悄弄死。年衹十六歲。東魏皇帝元善見被迫將帝位禪讓於高洋。一年零七個月後,元善見就被灌了一壺鴆酒,被毒死,時年二十八歲。北周小皇帝宇文闡將帝位“禪讓”給自己的外公楊堅。但老外公楊堅也絲毫沒有手軟,不久就殺了年僅八歲的外孫宇文闡。翻翻歷史,像董卓這樣的人都可以說自己有“德”而被“禪讓”,這“禪讓”兩字沒法不讓人覺得已經是味道極惡。
  民間俗語說:“百善孝為先”,而看一看二十四孝圖,像“郭巨埋兒”這樣的故事,又哪裏還有人性在內,活埋一個鮮活可愛的孩童這樣令人發指的行為居然被蒙上了百善之先的潔白麵紗,那這樣的“孝”善又何在?
  魯迅先生評道:“郭巨的兒子……抱在他母親的臂膊上,高高興興地笑着;他的父親卻正在掘窟窿,要將他埋掉了。說明雲,‘漢郭巨傢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劉嚮《孝子傳》所說,卻又有些不同:巨傢是富的,他都給了兩弟;孩子是纔生的,並沒有到三歲。結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纔覺得輕鬆。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傢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麽,該埋的不正是我麽?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當然,這個例子也許衹是故事,但事實中這種以“忠孝節義”害人的悲劇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上演着。《三國演義》中第19回說:玄德……到一傢投宿,其傢一少年出拜,問其姓名,乃獵戶劉安也。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劉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隨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遠行。”玄德稱謝而別,取路出梁城。……與曹操相見……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這個故事真讓人不寒而慄,劉安這廝殺自己的老婆如同殺豬一般。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仁德化身劉皇叔,居然吃了人肉後抹抹嘴,感恩揮淚。曹操聽了也派人送巨款奬勵。《三國演義》七實三虛,這事也不知道是實還是虛,但歷史上吃人尤其是吃女人的事倒是真有,而且屢見不鮮。漢末臧洪為袁紹所圍,城中食盡,“殺其愛妾,以食兵將。兵將鹹流涕,無能仰視。”(《後漢書》捲五十八《臧洪傳》)安史之亂時,著名烈士張巡鎮守睢陽城,被叛軍圍困後城中糧盡,他也是“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以饗軍士。曰:諸公為國傢戮力守城,一心無二,經年乏食,忠義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膚,以啖將士,豈可惜此婦。”(《舊唐書》捲一百九十四《忠義傳下?張巡》)
  還是魯迅先生,又辛辣地揭示了舊時以禮“強姦”人的本質,他在“男人的進化”一文中說:
  說禽獸交合是戀愛未免有點褻瀆。但是,禽獸也有性生活,那是不能否認的。……禽獸的種類雖然多,它們的“戀愛”方式雖然復雜,可是有一件事是沒有疑問的:就是雄的不見得有什麽特權。
  人為萬物之靈,首先就是男人的本領大。……後來不知怎的,女人就倒黴:項頸上、手上、腳上,全都鎖上了鏈條,扣上了圈兒、環兒。雖則過了幾千年這些圈兒環兒大都已經變成了金的銀的,鑲上了珍珠寶鑽,然而這些項圈、鐲子、戒指等等,到現在還是女奴的象徵。既然女人成了奴隸,那就男人不必徵求她的同意再去“愛”她了。古代部落之間的戰爭,結果俘虜會變成奴隸,女俘虜就會被強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一、探求人生的目的——逍遙而遊(1)第2節:一、探求人生的目的——逍遙而遊(2)
第3節:一、探求人生的目的——逍遙而遊(3)第4節:一、探求人生的目的——逍遙而遊(4)
第5節:二、最高超的作為----無為之為(1)第6節:二、最高超的作為----無為之為(2)
第7節:二、最高超的作為----無為之為(3)第8節:二、最高超的作為----無為之為(4)
第9節:二、最高超的作為----無為之為(5)第10節:三、真正的高風大德----上德不德(1)
第11節:三、真正的高風大德----上德不德(2)第12節:三、真正的高風大德----上德不德(3)
第13節:三、真正的高風大德----上德不德(4)第14節:四、超脫塵網的靈藥----清心寡欲(1)
第15節:四、超脫塵網的靈藥----清心寡欲(2)第16節:四、超脫塵網的靈藥----清心寡欲(3)
第17節:四、超脫塵網的靈藥----清心寡欲(4)第18節:五、物我兩忘的境界----齊物而觀(1)
第19節:五、物我兩忘的境界----齊物而觀(2)第20節:五、物我兩忘的境界----齊物而觀(3)
第21節:六、勘破生死的睏惑----了身達命(1)第22節:六、勘破生死的睏惑----了身達命(2)
第23節:六、勘破生死的睏惑----了身達命(3)第24節:六、勘破生死的睏惑----了身達命(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