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丰润县人
李玄伯早在《故宫周刊》第八十四期(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曹雪芹家世新考》里即已提出一个说法,曹家的原籍可能是丰润。但我早年未及寓目。所见的是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四日北平《新民报北海版》上登出了一段小文,题作“曹雪芹籍贯”,署名“守常”,今引如下:
清未入关时,辽东汉人之归附者,多隶汉军旗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即其一也。《皇朝通志》及《八旗世族通谱》皆谓其世居沈阳,而不知曹氏本籍河北之丰润焉。尤侗《艮斋文集·松茨诗稿序》:“曹子荔轩,与余为忘年交,其诗苍凉沈鬰,自成一家。今致乃兄冲谷薄游吴门,得读其《松茨诗》,则又体气高妙,有异人者。信乎兄弟擅场,皆邺下之后劲也。余既交冲谷,知为丰润人。”云云,按荔轩名寅字子清,雪芹之祖也。冲谷名鋡(
hán),世为丰邑望族,观此可知雪芹上世本为丰润人,其称沈阳,殆为寄籍。盖当时辽、沈一带汉人,绝少土著,多系内地人商贾是乡,或仕宦之谪戍者;而以冀、鲁籍为尤多。研红学者,谓《红楼梦》为一具民族色彩之说部,则亦非无因矣。
这篇文字,上来有一错误,即说雪芹是汉军旗,辩见下一节。所谓“八旗世族通谱”,疑即《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民族色彩不色彩,更待细论。现时只借它来说一下籍贯问题,看他所举的理由,是否充足,此说是否能成立。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曹锡远,世居沈阳地方”,《皇朝通志》卷八《氏族略》与之全同,《通志》实即本之《通谱》。这一纪载,当属可靠;但我们还须要一些旁证,才觉得放心。《白山词介》说曹寅是沈阳县人。《楝亭诗钞》署“千山曹寅子清”;《楝亭书目》也有“千山曹氏家藏”字样。千山一名,有两个意义:一是奉天凤城县的别称,一是长白山的异名。《施愚山先生全集》诗集卷首有校阅诸人姓字,曹寅是花钱刻板的人,署作“长白曹寅子清”,足见千山是长白,是泛词,而非确指凤城县。到韩菼《有怀堂文集·织造曹使君寿序》里则又说“三韩曹使君子清”,三韩也只是清初时代对满洲的异称,刘廷璣在《在园杂志》里曾批评当时人用三韩字眼的欠当;现代的人弄不清,恐怕又要把曹家疑作朝鲜人了。其他提到曹寅的,或说奉天,或说满洲;注意后者乃是说明“满洲旗人”,于考证原籍,并无更具体的帮助。唯《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职官》叶五十六说:“曹振彦,奉天辽阳人”;《浙江通志》卷一百二+二《职官》十二也说:“曹振彦奉天辽阳人”。这该是可靠的纪录。张玉书有《游千山记》,说;“辽阳城南五十里为千顶山。”这才是曹寅署千山的真意义罢。
守常先生丰润说,结论下得太快了。原文说:“余既交冲谷,知为丰润人。”可见这只指曹鋡;如果是指曹寅亦为丰润人,那么上文早说过“曹子荔轩,与余为忘年交”,何待于交了曹鋡之后才知道他是丰润人呢?至于尤侗称二人为“兄弟”,则可能是“同姓联宗”,清代官场之习气。是否即为血统弟兄,也难作为确证。
现在我要替守常先生找一点证据,证明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楝亭诗钞》很有几首关于冲谷的诗。《别集》卷二叶一:“冲谷四兄归浭阳,予从猎汤泉,同行不相见;十三日禁中见月,感赋,兼呈二兄”,有句云:“梦隔寒云数断鸿,”明以雁行喻兄弟。“二兄”指曹鋡的哥哥曹鈖(
fēn),鈖字宾及,同卷同叶另一诗题曰“宾及二兄招饮……兼示子猷”,内有“骨肉应何似,欢呼自不支……却笑今宵梦,先输春草地”的话。《诗钞》卷二叶十七又有一诗,题曰“松茨四兄,远过西池,用少陵‘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十字为韵,感今悲昔,成诗十首。”第二首说:“况从丱(guàn)角游,弄兹莲叶碧。”第三首说:“恭承骨肉惠,永奉笔墨欢。”第五首说:“念我同胞生,旃裘拥戈寐,”这是兼忆子猷从军的话(《别集》卷三叶七《闻二弟从军却寄》一诗,可证)。第九首则说:“伯氏值数奇,形骸恒放荡。仲氏独贤劳,万事每用壮。平生盛涕泪,蒿里几凄怆。勗哉加餐饭,门户慎屏障。”又卷四有《兼怀冲谷四兄》一诗,云“浭水不可钓;松茨闻欲荒。春风苦楝树,夜雨读书床。骨肉论文少,公私拂纸忙。”试看“丱角”、“骨肉”、“伯氏”、“仲氏”、“夜雨床”等,无一不是兄弟行的字眼;口气的恳挚,更不能说是泛泛的交谊。最可注意的是第三首两句。阎若璩这位大师在《潜邱箚记》卷六,有一首《赠曹子猷》的诗,首二句说:“骨肉谁兼笔墨欢,羡君兄弟信才难,”在第一句下便注道:“令兄子清织造有‘恭惟骨肉爱,永奉笔墨欢’之句。”由此可证,被引用的两句,总不会是本有他解而被我们误认作指兄弟的。如此,则曹寅和曹鋡确有着“骨肉”的关系,自“丱角”为童时,便在一起“弄莲叶”,长大时“夜雨”连“床”而“读书”,这绝不是什么“同姓联宗”了。
尤侗的《松茨诗稿序》,除了“乃兄冲谷”“信乎兄弟擅场”两语外,在篇末还有一句话,说:“予既承命为序,而即以此送之;并寄语荔轩曰:君诗佳矣--盍亦避阿奴火攻乎?”阿奴火攻,本是周嵩的故事。《晋书》卷六十九周顗传上说(亦见《世说》卷中之上雅量门周仲智条):“顗性宽裕,而友爱过人。弟嵩尝因酒塡(左“目”)(chēn)目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所燃蜡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阿奴”是晋人呼弟弟的口语,这也是兄弟间的典故,尤西堂引用,足见“乃兄”“乃弟”等语皆非泛词了。(而胡适当年在青岛报刊上却力图否认这层兄弟关系。)
弟兄的关系既然确立,那么籍贯问题便有意思。李恩笃《受祺堂文集》卷二叶二十二《曹使君淡斋初度序》说:
公(曹鼎望)嫡系上溯济阳王〔按指宋曹彬〕,忠勳炳然,具载宋纪.厥后讳伯亮者,永乐中从豫章北渡,占籍渔阳之金县,世擅儒宗。……
原来他家是曹彬的后裔。(曹彬周岁时家人给他“试睟”时,他唯取一戈一印。而曹雪芹写宝玉“抓周”时,则唯取簪环脂粉。大概是有意对比罢?)《施愚山先生文集》卷十九叶十三,《封中宪大夫曹公暨王恭人合葬墓志铭》也说:
丰润曹氏,……先世出宋武穆公。后累迁至丰润,自明永乐间伯亮公始。亮三传始以仕显不绝。
这是丰润曹氏的谱系历史。“武穆公”是彰武军节度使曹玮,曹国公济阳郡王曹彬的第三子,灵寿人。明初由豫章北迁,伯亮随至丰润落籍。三传,有了出身,以后仕宦不绝,是明朝“旧家”。我细检《丰润志》,曹姓人极多,是一大“望族”。村子以“曹家庄”为名的就有十几个。曹雪芹的远祖,当是明永乐以后由丰润出关。是商贾离乡呢?还是仕宦谪戍呢?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明代辽东的曹姓,人数很多,仕宦不已,看来也不像“商贾离乡”或“谪戍”的。单据《奉天通志》一书,列举辽东曹姓官员,就太嫌费篇幅了。现在只择辽、沈一地的,举几个看看,其馀像广宁、海州卫、锦州、开原、铁岭、凤城等处都有曹姓,不能遍举。
一、卷一五六叶十三,沈阳卫岁贡;明:
曹聪:沁源知县。
曹鸾:大城县主簿。
二、卷一五九叶四,正德十二年丁丑武科:
曹质夫:沈阳卫人,升试百户,武举。
三、卷一八二叶七,乡宦:
曹启明:沈阳人,顺治初,任山东蒙阴县知县,“仁慈有惠政”。子国祥,勇力过人。
四、卷一八三叶四,乡宦:
曹士琦:字韩伯,沈阳人,顺治时任河南汲县知县,“廉明仁恕,招抚流移,整饬驿递”
。……历升陕西汉羌、汉中、安普道,贵州威清道,十八年,任云南临元道。
五、卷一九四叶十四,乡宦表:
曹良:沈阳人,补常州府学训导(正德年代)。
六、卷一九七叶九,乡宦表:
曹礼先:沈阳人,监生,(康熙)九年任四川分巡川东兵备道。
七、卷一九七叶五九,乡宦表:
曹秉桢:字峙乃,奉天监生,(康熙)二十三年任江西兴国县,贵州安平县。
在一九二三年,辽阳县东出上了一块石刻,叫作“明故孺人曹氏圹记”,年代是弘治十三年。“赐进士文林郎不孝男磐泣血记”说:“先妣孺人,姓曹氏,辽阳人,父讳俊,娶本郡朱氏,正统六年四月壬辰生先妣,性仁厚慈善。年十九,归家君讳敏字以学……弘治十二年十月戊申殁。”这个孙磐是个有名的人物,此处不便枝蔓。
其次,《职官表》里有个著名的辽东总兵都督曹义,从明宣宗朝,历英宗,到景帝,天顺元年二月甲辰封“丰润伯”召还,这也是一个有趣味的线索。
最可注意的还是上面第七项曹秉桢。康熙四十二年,曹寅作诗送刘廷璣行,题下注道:“时峙乃二弟同行。”这正是曹秉桢了。秉桢其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不收,足见不是近支。由此可以确定,辽东曹家,有随兵入关的,有留居关外的,而到曹寅时代,虽然入关已久,但和关外族人还是叙得起来,保持联系。辽东曹氏明、清之季,文武仕宦甚多,则曹世选一支的归旗,怕也是明末官佐兵败被虏的,不像“商贾离乡”了。
至于曹鋡家,始终在关内,曹世选“从龙”进关时,正该先到丰润一带,曹鋡家也许保存谱牒,或是彼时年代相去未久,所以叙得起来,重认一族人。
丰润曹氏可考的最上世是曹登瀛,下一辈是士直、士真、士淳。我疑心曹世选的“世”,就是“士”的讹写,他们正当同辈。另有曹邦彦,则又与曹振彦排行,似非偶然。后来看到《故宫周刊》,李玄伯也正如此想。我也早曾根据《县志》把丰润曹氏列成世系表,与李氏所列亦有不同之处。表中丰润曹氏都是咸宁里人。则咸宁里一村,其即雪芹之老家乎?
【附记】
一九五七年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所出《文学遗产增刊》五辑,页三一八---三二八,编收了贾宜之《曹雪芹的籍贯不是丰润》一篇大文,副题:“评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内容共六节,各有小题:一、“丰润,咸宁里”;二、“丰润曹氏世系表”:三、“曹雪芹的籍贯可能是丰润”;四、“曹雪芹的籍贯不可能是丰润”;五、“曹雪芹的籍贯不是丰润”;六、“曹雪芹寄籍北京,祖籍辽阳”。(着重点为引者所加,后同。)
此文主要论点具如上列。具体指责有三:“咸宁里是一里,不是一村”,故拙说不妥,一也;我列的世系表多误,二也;曹雪芹的籍贯是辽阳不是丰润,由于我把阎若璩的诗解错了,三也。
贾先生自称是丰润人。他知道丰润咸宁里是一里,不是一村,当比我们外地人清楚,这点承他指出,应当感谢。(强辩一下:“村”“里”初无严格区分,傅鼐葬西山,地名却叫独树里。大城里的坊巷,既称里,有的也竟称村。丰润曹姓,人多聚居,或者叫作“村”也行吧。)
我撰写泪文时并无从揣知有无丰润曹氏谱,只能从《丰润县志》中有限的零散资料和偶然提示的关系来爬梳组织,藉窥梗概。《县志》既非族谱可比,我之无法据以“恢复”全部族谱原貌,当属情有可原,亦自然之理。虽然如此,蒙贾先生指出拙表“其误”有“十六”之多,我还是十分感愧的。因为他根据族谱原书列出了较为完善的世系表,对研究者自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在此顺便说明一点:贾先生以《曹谱》补正拙表,很好,但他似乎看不到我只能依据《县志》的零散不备的资料来试行组织,--却指责我是“故意”要“漏丢”,要“填造”。比如,他说“士湻(淳)子三:桢、新、邦”,而“周表在士湻底下填邦一人,漏丢桢和新。其误一。”“《曹谱》十三世森,其父桢……。周表故意地任性地把森填在邦彦底下。其误三。”等等。
另一种情况:《县志》所载人名不全时,我考出还应有一人,以空圈表其世次--这本来是对了,可是贾先生也不加谅,说这不行!比如,他说:“《曹谱》首望子三:鈵(bing)、锟、钤。周表漏鈵,代之以口。其误六。”等等。
又一种情况:大排行可知者若干人,但《县志》中表不出确切支系时,我只能就其世次、酌其可能、暂以虚线附排于一处,表明是一辈,因不可能分辨各出何支。比如,云望之下,可从《县志》确知者,只有铮、鑛;馀者同辈的,只好概以虚线悬列待定。而贾先生说:“《曹谱》云望子六:……周表填造铮、鑛……锦等十一人之多。查鈵者首望之子,鉁(zhen)者斗望之子,……其误七。”等等。
当然,手持《曹谱》,这类问题都是一目了然,就不必像我费很多时力去钩稽组织了。所以我需要申明的只是,在我撰文时,根本不发生“故意”“任性”制造什么的问题。这一点,其实贾先生也并非不能懂得。
贾文出后,我托人觅借,亦得见《曹谱》。将此谱原书对照贾文第四节以次所引诸段文字,都发现错、漏、标点欠通、叶数不合等处,不一而足。由此可想,贾先生是手持原谱撰文作说的人,只引录有限文字,竟出现很多疏略。如果这是我,不知贾先生又当如何评论?
至于他说我解阎若璩诗句解错了,恕不烦絮,因为贾先生连我的原文文意也未看清,驳辩便徒成词废了。
贾文最后罗列了一系列资料(全部是拙著本书所引用者,但不加说明),来证明曹氏祖籍是辽阳,--好像大家连这还不知道。他似乎也未弄清楚:我指的正是辽阳的曹氏到底是土著还是移民,比如李煦一族就是从山东莱州而流落东北、沦为旗奴的,我们的着眼点不是为某一人排家谱,而是联系历史大事探讨其中某一群人的种种经历及其意义。若只是曹氏籍属辽阳这一点点事实,则仅举拙著的“辽阳俘虏”一节的标题,即早已十分明白,贾先生似不应没有看到?
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文汇报》刊出李西郊先生《曹雪芹的籍贯》一文。李先生也是丰润一带人,也看的是丰润《曹谱》,也如贾先生访询了“曹府长老大川先生”。有意思的是,李淬先生根据同样的条件而得到的结论,却与贾先生正相反。
兹节引李文,以备参考:
曹雪芹是宋初真定灵寿济阳王曹彬的后代。曹彬的第三个儿子彰武节度使曹玮,五传到了曹孝庆。……曹孝庆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曹善翁,……落籍在江西新建县的武阳渡。次子曹美翁,落籍在江西的进贤县。……曹善翁有二子,长子曹子义……曹子义生三子,长子曹端可,次子曹端明,三子曹端广。曹端明字伯亮,在明永乐初年,迁居到河北省的丰润县,卜居城内咸宁里。三子曹端广从兄北来在丰润住了一个时期.又移居辽宁省的铁岭。从此曹孝庆的后人又分了江西系、丰润系、铁岭系三系。……到了明朝末季,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东北,于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一六一九)七月,攻陷铁岭,此时曹端广的后人曹雪芹的远祖曹世选被俘,被编入满洲籍正白旗包衣旗。……到明天启元年(天命六年,一六二一)清又攻占了辽阳,并定都于此。当时清朝曾大力建设辽阳,并于城东五里太子河边营建宫室。统治者的眷属迁到辽阳来。这个时候曹世选家也就在辽阳定居下来。……(丰润、铁岭)二系之间,明朝时代常有联系。到了清初因为他们做官为宦的多了,联系也就更加强了。如周汝昌先生所考,……他们二系源流既如上述,曹雪芹与丰润曹是一曹,可以断言。
贾先生以为曹雪芹与丰润曹不是一曹,曹寅与曹鈖、曹鋡兄弟称呼是官场习气的连宗。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按《浭阳曹氏族谱》本不包括曹世选这一支,但元下卷二记载“十二世讳邦字柱清,颖异好学,智虑过人,于崇祯二年(清太宗天聪三年)以各地荒乱,遂赴辽东避兵,因彼地原有族人引荐,随本朝大兵出口,占籍正红旗,随征屡立奇功。顺治十年授吏部他赤哈哈番……”〔汝昌按,他赤哈哈番相当于头等笔帕式〕。又元上卷一载十三世曹鼎望撰《曹氏重修南北合谱序》说:“盖自明永乐间,始祖伯亮从豫章武阳渡协弟溯江而北,一卜居于丰润咸宁里,一卜居于辽东之铁岭。--至辽阳一籍,阙焉未修,尚属憾事。”根据《曹谱》所载“因彼地原有族人引荐”的话,这族人就是曹世选。所说的“始祖伯亮从豫章武阳渡协弟溯江而北”,这是说曹端广跟着他哥哥曹端明上北方来。到了北方,曹端广先是住在丰润,然后移居铁岭。到现在,东北的曹氏还说老家是丰润的。事实上从豫章往铁岭也要经过丰润。至“辽阳一籍,阙焉未修,尚属憾事”,这就明明指的是曹雪芹的先人曹世选、曹振彦、曹玺、曹寅等说的。意思是说辽阳一支,空着还没修在谱里,实在是一件憾事。“辽阳”两字非常突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曹振彦、曹寅等所报的籍贯正是“辽阳人”。那么《曹谱》虽然未及收入曹世选一支的记载,但根据“曹端广卜居铁岭”“彼地原有族人引荐”“辽阳一籍阙焉未修”等语而看,再以曹寅与曹鈖、曹鋡的诗句互征,曹雪芹是曹端广一支的后人,与丰润曹是一曹,曹寅与曹鈖、曹鋡等有骨肉关系,这是很肯定的。
这个问题我在一九五九年与丰润曹大川先生谈过,曹先生表示,贾先生更正了周先生对《曹谱》不合的地方,这是对的(附按:周先生当时并未见到族谱,仅据《县志》资料搜辑,当然不能尽如族谱之完备的确,这本是很自然的事),但他认为曹雪芹与丰润曹不是一曹,这完全错误了。据大川先生说,曹端广一支在东北尚有草底家谱,并他的先人曹鈖的《瘿庵集》,曹鋡的《雪窗诗稿》、《松茨诗稿》。希望能查找出来,以利于研究曹雪芹的世系问题。
当然,李先生所说的也不一定就都对。但是至少可见总不致于是像贾先生所盛意指斥的那么一回事。
我所列的表,仍其旧貌,因究竟直接关系不大,存之以便读者判断上述事相。
注:
从本节中,部分“着重”的内容,因不好标入,所以字用了深黄色标出。特此注明!后面出现类似的情况同!(由于时间关系,本站不再一一标出,如有需要请到“抚琴居论坛”中查找)
(文中原本插有一个长长的“丰润曹氏世系表”,因表格很长,不好绘,而且参考价值不是很明显,所以删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