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读遍红楼   》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      Hu Wenbin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
  ——《红楼梦》“春秋”笔法又一例
  《红楼梦》一书多用“史笔”,前人洪秋蕃在《红楼梦随笔》中多有“抉隐”。例如“贾政不学无文”,“贾母确背前盟”、“宝钗矫诈盗名”、“袭人奸淫肆妬”等等,无不揭
  其隐恶,直吐胸臆。文末又云:“他如苟且之事,暖昧之行,诸如此类:举不胜书,莫不含蓄其词如诗人之厚,而又激扬其语如史笔之严,然则《红楼梦》真枕经葄史之文哉!”(见《书录》第242页)核之《红楼梦》书内正文,第13回秦可卿“病”死之经过,有脂批作证经过了“增删”,但所留下的文字令人“无不纳罕”已足醒世人眼目。他如珍琏蓉三人与尤氏姊妹之“鬼混”,亦多用不写之写,字里行间衬以“史笔”,明眼人心知肚明!
  然而,细读《红楼梦》可见作者在贾敬身上更是用“春秋”法子以掩盖其人真面目。秦可卿之判词中有云:“漫言不肖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二句道破天机。贾敬之死,出于吞丹砂烧胀而死,但作者加了一笔“守庚申”的情节,弦外之音昭然若揭。如果再细读第74回惜春与嫂子尤氏的口舌之战,我们又可见作者的“史笔之严”。例如,惜春在决心逐出入画之后说道:
  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于是尤氏反唇相讥道:
  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
  惜春还击道:
  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姑嫂之间话赶话说出的“气话”。但这段话背后却大有深意,因为宁荣二府是以军功起家,而唯独贾敬是“乙卯科进士”。巧的是正是这位独一无二的进士撇下偌大的家业不管,反去烧丹炼汞,结果是烧胀而死。“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
  重要的是行文至此,作者突然写出了一句雷霆万钧的话:“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所谓“尤氏心内原有病”是什么“病”?“怕说这些话”又是什么“话”?追索一下,惜春只说了“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倘如此,读者不仅要问:尤氏为什么对“清清白白”四个字如此敏感,以至于“羞恼激射”?她原有的“病”是否与“清清白白”有关呢?
  我很疑心,因为我想起第63回,那回目就是“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所谓“死金丹”者即贾敬,“独艳”者即尤氏。尤氏“病”根即可由此而上下“抉隐”,或许这就是作者所用的“史笔”一例!
  2005年11月18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卷首絮语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此书系自愧而成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顽石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智而通则悟
难得糊涂宁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实非别书之可比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尤氏心内有什么“病”?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裙钗一二可齐家
万不可奢华过费敏探春“兴利除弊”三人成众,众志成城(1)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不过实录其事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娶妻当如薛宝钗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1)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2)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