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系列丛书:佛国悬疑探秘 》
鸠摩罗什发现的“世界”
佚名 Yi Ming
在克孜尔千佛洞的正前方有一尊巨大的雕像,他默默地守望着这个被称做“第二敦煌”的佛教石窟。这个人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对龟兹乃至中原地区佛教的影响是最大的,他的名字与克孜尔石窟和雀离大寺连在一起。
公元344年,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他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儿时的鸠摩罗什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因为那时的龟兹正处于和平富庶的年代,王室成员正醉心于开凿石窟,传播佛法。鸠摩罗什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母亲的影响下, 7岁的鸠摩罗什出家了。为了更好地修行,9岁时,鸠摩罗什跟随母亲到了尼泊尔,在名僧头达多处学习佛经。鸠摩罗什是个神童,能够日诵三千经。12岁时,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龟兹王听说他回来了,亲自远迎,并专门为他造了金狮子座,以锦褥铺之,并请他升座说法。西域各国国王一见他升座,都在他的座侧听讲。
公元 401 年,中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十六国时代,鸠摩罗什受邀来到长安,后秦王以国师之礼款待他。从此,他就在长安国立译场逍遥园,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
他所译经论,对后来的佛教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大乘佛教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应归功于这位大家。如今,人们常用的“世界”、“未来”、“心田”、“爱河”、“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等词语都是这位西域高僧留给我们的,可见鸠摩罗什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之大。由他翻译的佛经,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原佛学的经典,一些寺院甚至规定了某些经卷必须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为准。
在圆寂之前,鸠摩罗什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后秦姚兴弘始十五年(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后在逍遥园火化。烈焰焚烧,他的尸骨化为灰烬,只有舌头依然如生。这正应验了他临终的誓愿。
《神秘中国》创作组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
|
|
观音显圣拨云见日 | 救人性命的观音小白花 | “活大殿”传奇(1) | “活大殿”传奇(2) | 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 | 佛祖衣钵落入谁家 | 此袈裟非彼袈裟(1) | 此袈裟非彼袈裟(2) | 千佛洞中的秘密 | 壁画背后的文明奇迹 | 鸠摩罗什发现的“世界” | 雀离大寺的故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