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二、李白(5)      闵泽平 Min Zeping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夕阳西下时,诗人攀登上峰顶,在那里,他可以与太白星倾耳交谈,也似乎可以乘着和和习风,飘然飞升,穿过层云,直到月亮旁边。李太白感觉太白星与他亲密无间。更令人拍案的是《龙城录》中的记载:
  退之(韩愈)尝言李太白得仙去。元和初,有人自北海来,见太白与一道士,在高山上笑语久之。顷道士於碧雾中跨赤虬而去,太白耸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东去。此亦可骇也。
  《龙城录》传说是柳宗元所撰,但大家都心存疑虑,凭借柳宗元的见识水平,即使造假,想必不会制造出如此拙劣的野史,李太白自然也没有活到元和初年。这里的描述确实让人惊骇,不过,李白终成正果,却是太白自己与众多读者共同的愿望。
  3. 闹市杀人
  在后世的武侠世界中,道士与侠客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士占据的名山大观,往往也会成为侠客出没的地方。李白求仙访道,出入道观丘壑,练就了仙风道骨,也练就了一身豪侠之气。这使李白与武侠世界的道士颇为接近——不是那种身穿青袍高冠鹤氅手执拂尘玉树临风的道士,而是腰悬配剑气宇轩昂功力深厚的武林高手。想想峨眉派、青城派名震寰宇,似乎李太白能够偷学得一招两式也是寻常之事。
  二十四的李太白出川之后,曾经到湖南一游,当时蜀中的朋友吴指南陪伴着他。第二天夏天,这位吴指南病死在洞庭湖边。李太白一如武侠世界中的侠客,慷慨仗义,“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哭声惊天动地,让赶路的行人都为之恻然,老虎也被惊动了,闻讯跑了过来,但诗人“坚守不动”,临危不惧,气势上压倒了老虎,老虎只得悻悻而去。李太白将友人吴指南埋在湖边,独自转道金陵。过了若干年,李太白回到洞庭湖,扒开坟堆,发现吴指南尸体上的筋肉尚存,于是拿出白刃,剔掉筋肉,将尸骨包好,随身携带,昼夜不离开自己。后来到了鄂城(今湖北武昌),寻找一块坟地,将他隆重地安葬下来。
  这件事情是李太白自己透露出来的,前因后果都写在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他告诉裴长史的目的,是想让对方知道自己是个重情仗义之辈,从而尽可能地提携自己。后来许多专家对这段文字也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剔骨葬友的做法,正显示出了李白蛮人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李白深受南蛮文化的影响。南蛮文化还影响了李太白哪些方面呢?似乎还有让李太白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把剔骨的白刃,当然,这把白刃不仅可以用来剔去尸体上的筋肉,还可以刺杀活人。
  李白在很多诗篇里都谈到了闹市杀人的事情。如《结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又如著名的《侠客行》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白马行》中则声称“杀人如剪草,剧孟同遨游”,《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则言:“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辑高义,举世钦英风。”有今人据此笑称李太白为“古惑仔”,对打打杀杀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结果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专家纷纷出来抨击这种不严肃的言论,认为这是对崇高诗人的亵渎。他们还认为李太白在诗歌中描写的是侠客的举动,并非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文学家有虚构与夸张的权力及自由。
  侠客与“古惑仔”虽然都崇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在处事原则与境界上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李太白当然不是“古惑仔”,以后也不会出现这样高素质的“古惑仔”,虽然他确实参加过街头斗殴事件,其《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有一段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场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