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岩鬆看日本 》
第11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3)
白岩鬆 Bai Yansong
災難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缺乏應對的常識,因此,在結束本期節目時,我們內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都有責任讓公衆擁有更多的防災常識,這樣"出入平安"纔不僅僅是一句吉祥話,而能夠成為現實。
深入人心的防災觀念
去年7月份,一部名叫《日本沉沒》的電影在日本上映。電影假想了一個因為巨大的海底活動--日本島將在90天內沉沒的情節,以"國傢即將因災難而毀滅"為重點,提醒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正在享受平靜生活的日本人不要放鬆警惕,要永遠保持危難意識。這部影片在日本上映後,立即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並打破了日本票房紀錄。電影中的情節是人們想像出來的,而1995年1月17日凌晨5點46分的阪神大地震卻是日本人真實的集體記憶。這場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將近4.4萬人受傷,約65萬座建築物受損,經濟損失達10萬億日元,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遭遇的最大一場災難。為了紀念這場災難,2002年,日本政府和兵庫縣耗資60億元,在神戶市中央區建成了"人與防災未來中心"。5年來,已經先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50萬人到這裏參觀。
"人與防災未來中心"中心館長河田惠昭說:現在的年輕人大都認為災害與他們沒有什麽相幹,也一點也不瞭解災害實際上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損害。他們到這裏親眼看見,親身體驗了這些事情以後,就會感覺到實際上災害和災難並不是和他們毫無關係,而且也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就降臨,這個影響對這些參觀的年輕人影響是最大的。
在"人與防災未來中心",不但可以在這個電影放映館看到當年阪神大地震的模擬重現;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顯示屏瞭解災後重建的城市和街道;除了紀念和展示外,"人與防災未來中心"它還擔負着培養人才、調查研究、派遣抗災專傢、以及資料的收集和保存等多種工作,以把阪神大地震的經驗和教訓流傳給後世。日本千葉縣我孫子市的一位老人,就曾經親身經歷過日本歷史上的兩次大地震。"關東大地震時,我兩歲。阪神大地震時我上大學了,上長壽大學。那個時候還不知道災害的嚴重性,後來纔知道確實很嚴重,我還參加過捐款。"
在先後經歷了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老人深知地震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損失,所以,他和老伴多年來一直都非常註重家庭防災。我們看到老人傢裏的傢具都有專門的裝置和房屋墻壁固定在一起,防止地震時傢具倒下傷人。老婦人還隨手拿出一些儲藏的幹糧,她說這些防震食品是她昨天剛剛從超市買回來的。老兩口告訴我們,這些防災用品衹是傢裏儲存的很少的一部分。他們隨後又把我們帶到他們傢的庫房,擡出一個大箱子,裏面水、食品、手電筒等幾乎所有應對災害的必需品都一應俱全。這個家庭並不是專門為我們采訪安排的,而是我們在采訪老人社會話題時,順便問了一下。沒想到他們防災準備如此細緻。可見他們平時的防災意識有多強。
從大娘傢看到的防災用品,無論從包裝上,保質期上,似乎和其他的生活用品多少還是有些差別,那麽在日本這樣的商品是不是隨處都可以買到,在什麽樣的商店賣呢?於是我們又走進東京一傢防災生活用品店:東急百貨。這是一傢多層的百貨商店,一走進東急百貨地下一層的防災用品商店,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防災用品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片櫃臺面積大約有三四十平方米,五花八門的防災用品讓你想都想不到,有可自行發電、可收廣播、可給手機充電的多功能的手電筒,有防止室內衣櫃倒塌的固定器,有應有盡有的家庭防災救險箱……銷售員安土知宏告訴我們,近5年來,商店裏的防災用品銷售額一直在持續走高,生意非常好。有一件物品是特別值得我們藉鑒,是根據12年前的阪神大地震災後總結出來的。它是一個大急救包,裏頭有十幾種東西,例如人們遇到地震之後最需要的水桶和各種各樣的急救藥品等,裏面還有有一個類似於電筒的東西,一機三用,既是電筒,又是手機的充電器,同時又是收音機。因為當發生地震的時候,往往沒法通過電視去瞭解相關的災情,通過這樣一個收音機就可以了。還可以當手電用,還能給手機充電等,這個包折合人民幣不到一千塊錢。銷售員安土知宏說"五六年前,人們的防災意識不強,主要是老年人來購買。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特別是到周末,一些年輕的男士或者是情侶來買的也很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藝出版社 |
|
|
第1節:東京:日本初印象 | 第2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1) | 第3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2) | 第4節:和平博物館:一種理性的聲音 | 第5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1) | 第6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2) | 第7節:日本媒體怎樣看中國 | 第8節:衝突與希望 | 第9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1) | 第10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2) | 第11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3) | 第12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1) | 第13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2) | 第14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3) | 第15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1) | 第16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2) | 第17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3) | 第18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4) | 第19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5) | 第20節:道頓堀:走進天下廚房 | 第21節:村上竜:我衹為少數人寫作 | 第22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1) | 第23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2) | 第24節:感受動漫神話(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