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      劉心武 Liu Xinwu

  "您說他幼稚?""李翠蓮"很不滿意地望望我,然後忽然問,"您知道我為什麽大熱天也總戴着這手套嗎?"我未及吱聲,她已經褪掉了手套,啊,她缺失了右手的中指!跟着,她果然"快嘴",告訴我她對老祁的理解:老祁埋果核,是因為他總覺得每個果核都是一條命啊,他這"惜命"的"癖好",更體現在他幾十年社會風雨裏,對身邊人們的態度。比如,20年前機關大搬傢,她在參與擡辦公桌的過程裏失手,造成了這樣的傷殘,那時侯她還是花朵般年齡,這打擊該有多大!誰還願意娶她?正當她情緒低落到不想再活的程度時,有天老祁特意走到她跟前,跟她說:"這不算啥。心裏啥也不缺,以後日子準甜!"老祁總是忍不住要湊攏"倒黴"的人跟前,撂下他琢磨好的話,有人聽了他這鍋爐工的話,沒反應;有的聽了當時感動,後來也就忘懷;但像她這樣的,因為祁師傅埋下善意鼓勵的"果核"而度過心理危機、人生睏境、永銘心旌的,光單位裏就很有一些。一位新近當選為工程院院士的,十幾年前被誣陷,在食堂裏吃飯都沒人理,祁師傅就偏過去跟他坐一處,分香煙抽,跟他說:"黑煤燒紅了纔好看哩。"例子之多,怕要超過祁師傅埋過的果核……
  送走了"李翠蓮",我沒馬上回書房,在渠邊柳林裏徘徊了許久。
  別臨時擺動舌尖
  忽然接到30年前教過的一個學生電話,他說剛從牙科診所回到傢裏,不知怎麽的就想給我挂一個電話,問詢了好大一圈,纔得知我的電話號碼,聽到是我接聽,他高興得不行;我卻有點懵懵然,不禁笑問他:"你怎麽牙齒有了問題會想起我來?我可不是牙醫啊!"他那邊笑得更歡,說:"您還記得嗎?有一回在課堂上,您出了一個問題後,跟我們說:誰也別臨時擺動舌尖……"
  我一時想不起來,他就提醒我,啊,我終於想起來了!
  老實說,對於我在中學的教學生活,"文革"前的一段,比較願意回憶,遇到教過的學生,也特別地有親切感,"文革"中的一段,則有不堪回首的感覺,那時教過的學生遇到我多半熱情洋溢,有的還真誠地跟我說:"原諒那時候我們不懂事。"我卻往往還是寧願把那些因為他們"不懂事"而造成的對我,以及對整個教師群體的從精神到身體的傷害,埋藏在記憶深處輕易不加檢視。打電話來的那位,屬於所謂的"小三屆",就是在因"文革"突然爆發而滯留在學校的"老三屆"都被安排上山下鄉去"改天換地",以及剛進校門課椅還沒坐熱就被匆匆打發到"生産建設兵團""屯墾戍邊"的"六九屆"離校以後,到"文革"結束之前,進入中學的那幾批學生。教"小三屆",一方面在"知識無用"的社會氛圍裏難以施教,另一方面,畢竟校園裏的狂暴局面暫告一段落,像我這樣的青年教師,也就盡量本着良心,鑽些空子,爭取多給學生一些有用的知識。
  記得那時上自習課,可溫習的知識並不多,我就會去口頭出一些問題,遊戲似的活躍課堂氣氛,或者用蠟紙鐵筆刻寫、油墨滾子復印--現在的年輕人怕都不認識這樣的工具了--印出的篇子上會有一些淺易然而令當時學生覺得無比親切有趣的問題,這些口頭或紙面的問答都是不計分數,而且我跟學生相約"勿與外人道"的。有一回,我就問他們:"誰能準確地說出來,自己嘴裏有多少顆牙齒?"一時竟無一人舉手,我就接着說:"對自己的身體都缺乏瞭解,這怎麽行呢?誰也別臨時擺動舌尖,去舔着算牙齒的數目!"同學們全笑了,最後,我允許他們同座之間互相張嘴點數,得出數目,然後又告訴他們門牙、犬牙、前磨牙、臼齒的區別,讓他們自己分析每種牙齒的功能。30年後打電話來的學生,在電話裏回憶出更多的例子,比如我發給他們的篇子上,印出陰歷初一到三十的30個格子,讓他們在每個格子裏畫出當夜月亮的形狀;又讓他們把從自己傢到學校的一路上所看到的植物,在"喬木"、"灌木"、"草本"的三個格子裏加以填寫;還有一回是問他們知不知道自己的10個手指的指紋有幾個"箕"、幾個"",竟都從未註意過,於是我跟他們講到群體的共同性和個體的差異性,講到破案時指紋的重要性,等等。
  那30年後事業有成的學生在電話裏對我說:"感謝您,能在那麽個時候,給我們這樣的啓蒙,這些年老同學碰到一起,聊起來,都覺得那些看起來非常淺顯、零碎、細枝末節的小知識,實際上在我們的青春發育期,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我以為,那就是最原本的人文情懷的熏陶!"他的評價似乎是太高了,但他的電話引出了我更多的回憶與思緒。也是教"小三屆"的時候,有一回一個男生幹部對幾個女生不出操跑步、跨越障礙"學軍"非常氣憤,對我居然準予她們休息更怒不可遏,有個本也該請假的女生則因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去參加了激烈的軍訓操練,褲腿裏流出了經血,那男生幹部竟斥責她"軍訓還揣瓶紅藥水,真是假革命"!這事情發生後,有天在自習課上我就問他們:"為什麽你們有的被叫作男生,有的被叫作女生?"這問題一出口,不啻爆響一聲驚雷,後來我自找臺階下臺,課後"工宣隊"領導找我談話,還算理解我的動機"並非耍流氓",但嚴正指出我那樣做的效果是"腐蝕青年",這就是30年前的世道人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西是開放的空間,到處是革新的足音。但是樸素、淺顯、本原而且似乎屬於細枝末節的啓發性知識,仍然具有魅力,比如洪昭光教授的養生講座,會把許多人從對宏大的前提、深奧的理論、神秘的功法、玄妙的偏方的盲目迷信中一下子解脫出來,原來要想健康長壽,首先要像少年人先知道自己有多少顆牙齒一樣,把自己是怎麽回事弄清楚。當然,當前的社會,尤其需要不僅弄懂自己,而且還要弄懂他人,弄懂群體,弄懂時代,而所有的弄懂都必須從最樸素、淺易的起點上自覺地及早入手,"別臨時擺動舌尖"。那天一位沾親的白領麗人來對我喟嘆:"原來我算起來自己朋友不下幾十個,現在身陷睏境,纔發現真正的朋友衹有一個,而且,她以前被我排在朋友名單的很後面……"我聽了回味了許久。是的,比如"誰是我真正靠得住的朋友"這樣的問題,也得從最樸素、淺顯的基點上,去加以求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