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      彭林 Peng Lin

  古代祭祀的等級主要是看用牲的情況,而不是看祭器。古代天子用太牢,諸侯用少牢,士用特牲(豕),所以禮書纔有《郊特牲》《少牢饋食禮》《特牲饋食禮》等等的名目。但也不是一律的以多為貴,天子南郊祭天就用特牲——一頭牛,《禮記?禮器》說:“祭天,特牲。”孔穎達疏:“特,一也。天神尊貴,故止一特也。”
  由於上述的理由,祭祀黃帝的儀式用九鼎八簋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出難題,放在哪裏都不是。如果把它當作祭器陳設在享殿正前,鼎內就必須盛牲體,但由於典禮沒有牲,就衹好陳設空鼎空簋,實在是不成體統。如果按照禮書的記載,將鼎陳設在門外,也很睏難,因為祭祀廣場根本就沒有門;退一步而言,即便有門可以放鼎,簋也無法處理,簋原本是放在堂上的,裏面必須有黍稷,現在將八個空簋放在堂上,其他什麽也沒有,顯得十分尷尬。不知出於怎樣的考慮,主辦者居然將九鼎八簋放在了祭祀廣場的兩側,實在是出人意料。不知究竟要表達什麽意思?我們由此得到的印象是:它們連正經的擺設都不是,而是如同戲臺上的道具。
  我認為,禮器的安排一定要前後照應。如果决定不按照傳統的祭祀方式,就不必再陳設九鼎八簋,完全可以取消。
  與祭者的服裝
  古代祭祀,參與祭祀者必須身穿祭服;若是國傢大祭,則有更為嚴格的着裝要求。《開元禮》規定:“諸享官以下,各服祭服。”不同級別的官員有不同的祭服。如今祭祀黃帝,當然沒有必要再去穿舊時的祭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為祭祀民族之祖的國傢級典禮,與祭者理應身穿民族服裝。韓國、日本等地祭祀孔子的儀式,主祭者或者穿祭服,或者穿民族服裝。奇怪的是,黃帝故鄉的祭祀大典中,站在主祭方隊中的所有成員居然一律都是西裝革履!有人或許會說:“這是順應時代潮流,有什麽不可以!”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
  相傳嫘祖發明蠶桑,黃帝製作衣裳,民衆得以禦寒抗凍,遮羞蔽體,漸入文明之境。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尚在披獸皮樹葉之時,我們的先民已經穿上麻和葛類,甚至是絲綢的衣服,這是人類歷史上何等驕人的大事。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不斷推陳出新,琳琅滿目,尤以漢、唐、宋、明最為絢麗多彩。《大明宮詞》等電視連續劇,根據各種資料製作的中華古代服裝,款式大方,色澤明快,曾經引起國內外觀衆的驚羨。因此,身穿民族服裝祭祀黃帝具有特殊的意義。滑稽的是,2004年清明節,中央電視臺直播祭祀黃帝大典時,演播室裏的主持人和嘉賓都身穿“唐裝”出現在觀衆面前,表明他們都知道今天的祭典有特殊意義;而黃陵的主祭者對此似乎渾然不知,一個個身穿“洋服”站立在祭殿之前,並且時不時在鏡頭前整一整西服、領帶。主祭者在祭文中還自稱黃帝子孫,侈談五千年文明,豈非絶大的諷刺?
  早期的中山裝
  衆所周知的原因,如今的中國事實上已經沒有統一的民族服裝,但並非沒有解决的辦法。依我之見,祭祀黃帝大典的服裝,至少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中山裝。辛亥革命之後,滿清服裝不受歡迎,孫中山發明了著名的“中山裝”。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山裝被作為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服裝,受到社會各階層和海外華人的歡迎。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傢領導人總是身穿中山裝接待外賓,出席各種盛大的典禮,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和自信。20世紀80年代以後,西服取代了中山裝,成為中國官方活動的“正服”,民族服裝遂歸於虛無,令人扼腕長嘆。二是“唐裝”,這是在上一世紀中國民間服裝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海外華人中多有穿着者,由於在2001年上海的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都穿着“唐裝”亮過相,大衆也可以認同,衹是樣式、用料等還可以進一步改進,以便為更多的人接受。三是綜合各朝傳統服裝之長專門設計一套。我國服裝是一份寶貴的資源,應該充分利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