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數字時代的傳媒夢想:連綫   》 第11節:信念如同福祉(3)      加裏·沃爾夫 Gary Wolf

  特德·內爾森知道自己的讀者是誰,他和他們關係密切。在一次簡短的政治討論中,特德引用一則民意測驗數字說,紐約登記的自由黨員中有50%是計算機專業人士。
  “持這種政治觀點的人大多是獨善其身的天才,他們在學校裏感到窒息,不合時宜的蠢才把他們擋在了後面。”他寫道,“從某個角度看,他們的本性决定了他們的政治立場。”
  《電腦解放》的愛好者中有一些微電腦商業的開創者。蘋果電腦的發明者斯蒂夫·沃茲尼亞剋(Steve Wozniak)在蘋果電腦上賺了上億美元,這個赫赫有名的黑客創造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分支産業。通過一係列充滿幻想的廣告宣傳,蘋果電腦本身也參與傳播了“電腦是一種政治力量”的觀念。他們最有名的廣告是1984年在“超級碗”賽場播出的,廣告中的Macintosh電腦成了反擊專製政府的武器。
  在《語言技術》和《電詞》中,路易斯已經在反思,蘋果電腦誕生後世界發生了什麽變化。他的雜志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與令人炫目的好消息相伴而來的是什麽樣的挑戰。他眼中的讀者,是“愛思考的計算機使用者,他們正參與信息技術的全球革命”。
  可以想見,翻譯軟件的銷售額卻並沒有增長。在雙月刊出版8期之後,賈普·範德米爾叫路易斯到他的辦公室談話,賈普告訴他,他的雜志是一份被時代淘汰的産品,他在公司也將被淘汰。
  “喔,”路易斯說,“這太殘酷了。”
  在Ink停止支持後,路易斯不得不尋求新的東傢,這樣雜志才能繼續前進。他找到了莫裏斯·凱澤(Maurice Keizer),一個荷蘭商人。他擁有一種滾動廣告牌技術的專利,這種廣告牌是薄塑料帶做的,和一臺電動機連在一起。基於這項發明,凱澤成立了一傢小公司,正準備通過收購雜志來擴張這個業務。在阿姆斯特丹的Vondelpark附近,他擁有一座四層樓房。1988年夏天,他把地下室交給路易斯使用。路易斯的隔壁是從Ink跟過來的彼得·魯頓,魯頓的隔壁是簡。她會給每一傢科技公司打電話,找任何會說英語或法語的人,努力嚮他們賣廣告。
  凱澤對《電詞》的內容有那麽一點點興趣,不過他的最終動力還是錢。他想迅速建立一個龐大的雜志公司,把投資轉化為資本型資産,讓自己從創業者變成資本運作者。他認為《電詞》是達到自己目的的一個廉價橋梁。在他眼裏,路易斯是一個可以隨便開發的資源,他看中的不是這傢夥對未來的誇張想象,而是他組織操作一份雜志的經驗——寫作、設計、拼版、發行、廣告,而且不需要太多資金支持。
  衝突在所難免。隨着《電詞》一期期出版,路易斯也變得越來越自信,他認為自己正在發現社會變化的引擎。路易斯堅信,他報道的那些人物,是“地球上勢力最強大的”。這種誇張措辭——如果它的確誇張的話——凱澤並不覺得有趣,路易斯今後將要遇見的一長串出版人和投資人也不會對此感興趣。
  凱澤有許多不成形的貪婪想法,他利用雜志來做資本傢的圖謀也沒有明言。地下室的氣氛有些緊張,他們坐在廉價木門鋸出來的桌子旁,聽簡一個勁地甩電話,每次被拒絶就用英語臭駡一通。看起來可供大傢打嘴仗的彈藥很多。不過,即便是關係最融洽的時候,路易斯也沒能說服凱澤。他拼命解釋《電詞》不是一個玩具、業餘愛好、廉價搭售品、小型商貿雜志,讀者也不衹是那些腰帶皮夾裏挎着計算器的傢夥,《電詞》描繪了正在他眼前發生的變化,它是通嚮這個劃時代的轉變的工具,但凱澤什麽也不相信。
  《電詞》的發行量從來沒有超過1.5萬册。當莫裏斯·凱澤在1990年5月關閉雜志時,路易斯把他的行頭搬到一個藉來的公寓裏,憑藉凱澤在供貨商那裏的信譽又印了一期雜志。這期雜志的封面寫着一行大字:“投資這本雜志吧!”在編輯手記中,路易斯稱:“在36個月、歷經兩個發行人之後,《電詞》獨立了。”但它並不獨立,也再沒出過下一期。凱澤對路易斯提起訴訟,要他賠償最後一期的費用。他說自己並未授權出版,還要求查封這個前雇員的銀行賬戶。路易斯和簡提起反訴,要求獲得《電詞》這一名稱的所有權,要求發放簡做廣告工作的薪水,但凱澤一直拖欠着沒給。
  路易斯在Wilhelminastraat有間無電梯的公寓房,簡和他蝸居在一起,這房子一個月的租金大約是150美元。前門打開就到了那間狹窄的臥室,走幾步就到了公寓的後墻,當然,放一張床還是有地方的。這可不是簡所想象的幸福,但路易斯卻不覺得。
  “這和過去差不多嘛,”他對她說,“一傢人在一起,男耕女織的那種。”
  “那個年代他們沒有別的選擇。”簡答道。
  但路易斯是個鬥士,所以簡也不會放棄。她打了幾百個電話尋找新的支持者,在他鬱悶甚至憤怒時,她始終保持樂觀的笑容,一次又一次拿起電話。他們分享着同志般的親密,這種有些傻氣的相互依戀最終熬成了愛情。
  當然簡也非常沮喪,現在他們沒有辦公室,沒有收入,也沒有人為那一長串賬單付賬。每挪一次窩都得靠朋友幫忙,這些人的好心差不多都要超出極限了。不過,他倆堅信事情很快就會有進展,這信念如同隨身的福祉,這信念也讓他們有理由贏得朋友的幫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鐵道出版社
第1節:推薦語第2節:譯序第3節:引言第4節:目錄(1)
第5節:目錄(2)第6節:從零開始(1)第7節:從零開始(2)第8節:從零開始(3)
第9節:信念如同福祉(1)第10節:信念如同福祉(2)第11節:信念如同福祉(3)第12節:朝聖(1)
第13節:朝聖(2)第14節:朝聖(3)第15節:朝聖(4)第16節:朝聖(5)
第17節:反饋(1)第18節:反饋(2)第19節:反饋(3)第20節:反饋(4)
第21節:反饋(5)第22節:着迷(1)第23節:着迷(2)第24節:着迷(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