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   》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許金竜 Xu Jinlong

  是這樣的。我六歲時進入的那所學校,叫做大瀨國民學校,是仿效德國學製的産物,在戰爭結束後又持續了兩年。我和井上廈先生同屬於一個孩子群體,進入國民學校學習,其後又從國民學校畢業的那個唯一的孩子群體。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一九四六年頒布新憲法並於翌年也就是一九四七年實施。與此同時,教育基本法得以製定並成立了新製中學。如果我們村子裏不成立那種新製中學,我就無法繼續升學了。當時,從我們村子步行可及的周邊地域內沒有舊製中學,如果要去上學,就衹能在鬆山租住民房以便就近往來於學校了。而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哎呀,就衹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了。由於父親故去,我對繼續升學之事便斷了念想。然而,村裏卻建立了新製中學,於是所有孩子就都可以繼續升學了,我也歡天喜地的去了那所學校。據說教育基本法是孩子們今後的教育之根本,我便請老師讓我看了看,還將其抄寫在紙上,覺得這是為孩子們製定的一部很好的法律,儘管這部法律面對的是國傢,而非我們孩子(笑)。
  老師們也非常熱心地學習嶄新的民主主義體製,經常對我們說什麽"你們,要自主性地去幹!"、"要民主性地去幹!"等。那時,我被推選為兒童農會的負責人,也辦了個小小的實業,是職業課老師和我一起做的。我們倆從大人的農協那裏藉來當時的十萬日元,搭建了設有哺育雞雛大溫箱的小屋,養了兩百衹小雞並賣給了農傢。
  其後,我加入新組建的棒球部並擔任遊擊手。那時又能讀書,又能自由自在且充實地生活。初中畢業後,便自然而然地升到了鄰鎮的新製高中。
  --您是一九五〇年四月升入高中的,當時還處於占領之下,可以想象,戰後的混亂以及粗野的氛圍,在農村的各個角落也捲起了形形色色的漩渦了吧。翌年,您從當地的縣立內子高中轉學到鬆山東高中的高二年級,這其中有什麽緣故嗎?
  根據愛媛縣轄內的學區製劃分,此前去了鬆山、宇和島、大洲那些近郊的學生,要回到原籍所在地轉入本地的高中。在高年級學生裏,也有一些人曾當過軍隊的預科練習生,這種人糾集在一起,擴展了藉助暴力控製同學的網絡,一旦被高年級或棒球部裏那些不良少年的小團夥給盯上,就會吃上很大苦頭。我的身上原本就有一種無所顧忌的個性,加之在新製中學所感受到的自由氛圍,便不加思索地在作文裏寫了棒球部那些倚仗暴力的事例。於是,我也被畫入了被盯梢的那類同學,雖說也曾進行一些抵抗,卻還是覺得沒必要再在這所學校裏待下去了。我就嚮母親說了自己的想法,母親便表示"那也可以吧!"現在細想起來,估計母親曾去學校和校長先生商量過此事。高一第三學期時,班主任就對我說:"已經定下來了,你就轉校去鬆山吧。"我覺得,老師大概是想從遭受校內小團夥迫害的學生中拯救出一個人來,況且,校內這個小團夥與鎮上的不良少年好像也有所勾結。這位老師還幫我尋找可以租住的民房,母親也四處籌措費用,我就這樣轉學到鬆山去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1)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第3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3)第4節:多餘的序言 文/莫言
第5節:作傢生活五十周年來臨之際第6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1)
第7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2)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第9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4)第10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5)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第12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1)
第13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2)第14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3)
第15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4)第16節:立志要當小說傢(1)
第17節:立志要當小說傢(2)第18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1)
第19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2)第20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3)
第21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1)第22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2)
第23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3)第24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