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悲伤地将这个可怜的笑人搂在自己怀里,就像搂一个最亲的亲人。
丧事过后,族中人开始商量丧主家善后的事宜。先生身后,留下了一处塾院和一个孤女。塾院人人都想要,青砖青瓦高门楼,上好的四合大院,前院种枣,后院栽榆,谁会嫌弃呢?可那痴残的孤女,人人都不知道该拿她如何是好。
"真是越来越不机明了呀!"族中人摇头叹气,"都看见了吧,看出殡的时候她傻成个啥样?疯成个啥样?爹死了都不知道哭,连牲畜都不如了呢!"
"可不是,傻的不如个猫狗!"
人人摇头叹气,人人心里都想要那一处上好的大院子,可人人都不想要这一辈子的累赘。商量来商量去,商量不出个好主意。后来族中的女人们出来说话了,女人们,算来香柳娘应该叫她们婶子的,当然是远房的婶子,出了五服的。婶子们说,
"这有个甚难办的?给她寻个人家嫁了不就结了?"
"说得容易,她一个痴女,人家谁要娶她?"主事的男人们不耐烦地回答。
"这世上,莫非只有她这么一个痴呆?远的不说,河对岸,山沟野凹里,不信就寻不出个痴呆来!没有痴呆,那瘸腿少胳膊的,口不能言眼不能看的,我不信就没有!还有那没钱娶媳妇旱了大半辈子的老光棍汉,咱们看是个痴呆,他看还不是个宝?"女人家振振有词,掰着指头一一道来,"再说,她痴虽痴,干活可还算麻利,还算一把好手,娶回去,不会白吃饭,怎么就寻不着一个人家?"
男人们听了,如醍醐灌顶,开了窍,觉得这真倒是一个好主意,给她找个人家,托付了终身,也算对得起她死去的爹娘了。于是就托了媒人,四下里打问,不出一月,还真问着了一家,还真是不出百里,就在河对岸,山庄里,是户庄户人家,家里有房子有地,圈里拴着大牲口,是户殷实人家。弟兄三人,老二老三都娶了妻房,唯有老大,三十大几,是个痴呆,不会说话,只会傻笑,屎尿常常拉在裤兜里。媒人在中间,两下里一撮合,族中人觉得还般配,就算把桩亲事定了下来。那庄户人家的老太太,还专程坐了渡船过来,相看了相看女方。媒人和那远房婶娘将她引到了菜园外头,远远看着香柳娘提水浇地,掐花打杈,干活真是有模有样。那未来的婆母大人看了半晌,回头来,说了一句,
"这丫头,干活不多,话可不少!咋这么能说话,嘴不拾闲,像个话痨!俺儿子老老实实从不吭声,俺可最不待见这话多的女人!"
媒人还没说话,那远房婶娘先开口了,
"亲家呀,这人嫁过去,全凭你调教了!没见那调教鸟的人,为了听那声口,一把剪子,把那鸟舌头,想剪成尖的就剪成尖的,想剪成圆的就剪成圆的。人的舌头,还不和那鸟舌头一样?剪子能修鸟的舌头,莫非就不能修人的舌头?"
这话说得在理,那婆母大人沉吟着,慢慢点头,不说话了。
因还是在丧中,下定、过礼,一切仪式都静悄悄没有声张,匆忙间选了个好日子,两天后,人家就要来抬人了。族中的女人们开始打扮香柳娘,七手八脚,将她从菜园中拽出来,也懒得多说什么,反正说了她也不明白。女人们忙着烧开水,叽叽呱呱嘻笑着将她按在木桶里洗浴,给她梳头、开脸。女人们用丝线绞去她脸上的汗毛,忽然发现这绞后的脸竟是意想不到的清爽、秀美。这张脸让她们吵吵闹闹的嘴巴突然闭上了,这张脸让她们多多少少觉得事情有些过分。半晌,一个女人轻轻摇摇头,说了一声,
"香柳娘啊,你就要做新娘子了。"
她不答话,咧着嘴,嘻嘻笑着,好奇地望着铜镜中那个插花戴朵的女子,快活地说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这一夜,他到的比她要早,这是从没有过的。他们的大草滩上,空空荡荡,这让他吓一大跳。他手脚冰凉呆站在那里,觉得自己像个被抛到天边外的孤魂。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咩咩的羊叫声,他看到她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她在梦中行走的样子,仍然跛着,却疾走如飞。她抬头看到了他,一下子站住了,他顿时明白她是不愿让他在梦魂中重温自己跛脚的样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