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美國的夢想   》 第11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9)      李濤 Li Tao

  聯邦黨人對反聯邦黨人很是理解,他們並沒有像曾經的清教徒對待異端那樣對待不同政見者,而是頗有耐心地嚮人們闡釋憲法。當聯邦黨人答應把《權利法案》當做憲法第一到第十修正案予以通過後,反聯邦黨人的顧慮被打消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場派係之爭也隨之平靜地消弭了。
  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之間並不存在本質性的矛盾,他們的爭論充其量是對憲法的"分歧",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都贊成共和製、聯邦製,都支持分權原則、政教分離,都主張軍隊國傢化,也都認為確有必要設立一個聯邦政府。他們的分歧衹是出在"到底應給聯邦政府多少權力最為合適"上。聯邦黨人多是當時的精英,多生活在城市,其中很多還是製憲者。反聯邦黨人則多來自農村,他們對總統和大權在握的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城市、精英的不信任。
  爭論並不是壞事,它能促使爭論雙方都對問題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審視。正是因為反聯邦黨人的出現,《權利法案》纔得以被寫入憲法。今天,沒有人能否認《權利法案》在保護公民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和《獨立宣言》一樣,《權利法案》也成為美國人自豪的資本。
  聯邦權力和州權力之爭,城市和農村之爭,精英和大衆之爭,工業和農業之爭,都在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的這次爭論中浮現出來。後來,這些爭論綜合成南北矛盾,並最終導致了美國內戰的爆發。
  在製定1787年憲法時,美國人盡可能地設想各種政治上的可能性,對人的私利、人對權力的欲望,他們並沒有回避,而是積極地用分權製衡的制度,去防範權力的擴張。200多年過去了,美國憲法依舊生機勃勃,權力製衡機製依舊在發揮強大的作用。但一個在當時並不算新的事物--政黨,卻沒有被寫入憲法。這是因為,1787年憲法的製定者全部都是共和的支持者,都無一例外地認為公共利益應當居於一己私利之上。政黨卻不然,任何一個政黨的利益相對於天下之利都是私利,政黨是為某個團體存在的,其潛臺詞就是"牟取私利"。製憲者將政黨當做政治中的邪惡,認為對政黨能剋製就剋製。
  在美國建國之初,人們還沒有産生現代意義上的"合法利益集團的概念",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裏,建議用共和代議製剋製宗派的産生。具體操作起來,就是一面盡量讓民衆選舉出精英人物當政,一面盡可能地包容各黨派利益,讓諸政黨在彼此競爭中,相互抵消力量,避免出現一黨獨大的狀況。
  在麥迪遜看來,讓黨派和宗派消失是不現實的,他的這一看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美國的第一屆內閣産生了分歧,華盛頓政府中兩個最重要的人物,傑斐遜和漢密爾頓各執一詞,爭得不可開交。最終,傑斐遜退出內閣,以組建政黨的辦法和漢密爾頓相抗。
  在經濟政策上的不同看法,是傑斐遜和漢密爾頓衝突的導火索。
  漢密爾頓是華盛頓政府的財政部長,他是商人,對金錢有着敏銳的嗅覺。美國在建國之初尚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傢,在國中大多數人都滿足於農業的好收成時,漢密爾頓就提出了"工商立國"的思想。他提醒人們,製造業不單關係着國傢的財富,還關係着國傢的獨立和安全。漢密爾頓在1792年寫就的《關於製造業的報告》,被後人譽為"美國工業化的憲章",漢密爾頓力求將美國引入資本主義道路,讓美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工商業國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 牛仔成為世界憲兵(1)第2節:序 牛仔成為世界憲兵(2)
第3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第4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2)
第5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3)第6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4)
第7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5)第8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6)
第9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7)第10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8)
第11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9)第12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0)
第13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1)第14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2)
第15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3)第16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4)
第17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5)第18節:國傢的誕生-當自由不再是夢想(16)
第19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1)第20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2)
第21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3)第22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4)
第23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5)第24節:膚色與暴力--邊疆與邊界的命運(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